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1饮食量下降可能是口腔内有炎症宝宝易感染的疾病中,手足病、疱疹性咽颊炎的症状之一就是口内发疹并有炎症。口内发疹、发炎常会引起疼痛造成食欲不振,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无法摄入水分而导致脱水。当发现宝宝食欲不振或口内有发疹或发炎现象时,应尽早就医。

  • 标签: 疱疹性咽颊炎 食欲不振 手足口病 口腔内 饮食量 发疹
  • 简介:粪便松软和腹泻是不同的,有的宝宝平时的粪便就此较松软,而在换乳期开始吃的新食物中,如果含水分比较多,就很容易使粪便更加松软。这和我们所说的腹泻完全是两回事,无需担心。

  • 标签: 家庭护理 腹泻 粪便 换乳期
  • 简介:注意要点家长应仔细观察宝宝的食欲、脸色、呼吸状态,并写下观察记录作为就医时的参考。

  • 标签: 家庭护理 呕吐 呼吸状态
  • 简介:手足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主要流行于每年的5~7月份,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少数表现为重症过程,合并病毒性脑炎后,容易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pulmonaryedema,NPE),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本研究就2009年4月至2009年5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HFMD重症病区(PICU)中收治的33例危重HFMD患儿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HFMD危重症诊断标准见卫生部2008年版HFMD诊疗指南[1]。本组33例患儿,男23例,女10例,发病年龄4月至3岁,其中≤1岁13例,1岁以上20例,

  • 标签: 呼吸机正压通气 气管插管 手足口病 肺出血 病死率 支持治疗
  • 简介:怀孕期间,指甲和头发一样长得会比较快,有些人的状况很好,也有一些人发现她们的指甲变脆了也易裂了。有没有一种孕妇保持指甲亮泽的安全方式呢?恐怕没有。因为指甲是多孔组织,指甲油中的有害物质很多,它们都能通过指甲进入身体。如果你是美甲师,那么尤其应该注意,因为每天都要长时间地吸入毒素——这是最危险的。多数专家都建议在怀孕和哺乳期间不要进行指甲护理

  • 标签: 指甲护理 怀孕期间 指甲油 有害物质 哺乳期
  • 简介:天气越来越冷,妈妈们都开始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小宴宝不受严冬侵袭,可还是有些困扰人的皮肤问题接踵而来。

  • 标签: 皮肤问题 护理 婴儿 保健知识
  • 简介:剖宫产是在新手妈妈的小腹部切一条10厘米长的开口,打开腹腔,切开子宫,把胎宝宝取出,然后再层层缝合。剖宫手术伤口较大,创面广,是产科最大的手术,有很多后遗症和并发症,产科医生在特殊情况下才会采取这种方式取出宝宝。剖宫产常见的并发症有子宫出血、发热、肠粘连、尿潴留,最严重的并发症有羊水栓塞、肺栓塞,甚至会导致猝死,后遗症有宫外孕、慢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要想避免并发症除了依靠医生,还要新手妈妈自身的配合。因此术后加强自我护理与保健,才能促进身体很好的恢复,

  • 标签: 自我护理 剖宫产 子宫内膜异位症 产科医生 慢性输卵管炎 手术伤口
  • 简介:手足病是以EV71病毒及萨奇病毒A16型为主的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属自限性疾病。但近年来,急危重症患儿逐渐增多。多省市大面积流行且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中医在治疗手足病及急危重症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从中医“五运六气”学说来阐述手足病流行及发病的病机,根据病因病机提出重症的分期辨治。经近年来临床实践,证实中医治疗重症手足病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并发症的病情及预后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 标签: 手足口病/中医药疗法 中医学 传染病 五运六气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儿童哮喘发病情况和过敏原及肺功能变化。方法应用皮肤点刺试验测定儿童哮喘患者的过敏原。应用F2600和303型肺功能仪分别测定不同年龄组哮喘儿童发作期的肺功能变化。结果122例患者中过敏原测定96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78.7%,对屋尘过敏者81例,占84.4%,对尘螨过敏者63例,占65.6%,对多价昆虫过敏者49例,占51.0%。0~3岁组哮喘发作时75%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25/PF)值为(0.4637±0.0969),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V-PF)值为(0.1579±0.1000),吸气时间与总呼吸时间之比(Ti/Tt)值为(0.3760±0.0377),中期呼气流速与中期吸气流速之比(Me/Mi)值为(0.6437±0.1308),与正常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4~6岁组和7岁以上组哮喘发作期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PEF25%~75%)与正常预计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深圳地区儿童哮喘与外源性过敏原密切相关,肺功能仪测定儿童哮喘的肺功能变化有助于评估哮喘的发病情况。

  • 标签: 过敏原 肺功能 儿童 哮喘 病例分析
  • 简介:1病例摘要患儿,男,4个月。该患儿以持续发热8~15d、皮疹、手指脱皮10d为主诉,经当地医院转入。入院时查体:体温39.8℃,脉搏120次/min,呼吸22次/min。精神不振,嗜睡状,双眼睑浮肿,充血。面部皮肤脱屑,耳后淋巴结轻度肿大。口角溃疡,咽部充血,扁桃体度肿大,舌质红可见杨梅舌。手指及手掌脱屑,背部皮肤潮红可见斑丘疹。化验:WBC:134×109/L,N:00.79,L:0.21。经院内会诊后确诊为典型川崎病。进行保护性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经过早期给予丙种球蛋白与阿斯匹林联合应用及对症处理,抗生素用予继发感染的治疗和临床护理,患儿住院19d,病情好转,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治愈出院。2护理2.1高热护理患儿发病早期多为高热,体温持续38.5℃~39.8℃之间,持续8~15d。需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每4h测体温1次。高热时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枕、冰袋置于头部及大动脉处冷敷,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用温水擦浴,鼓励患儿多喝开水,静脉补充液体。用药物降温时,及时记录体温变化,患儿出汗增多时,需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皮肤干燥。注意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易...

  • 标签: 小儿川崎 川崎病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手足病患儿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建立判断发生死亡的风险评分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重症手足病病例,其中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病例数据用于建立死亡风险模型,2014年1~6月的病例数据用于模型的验证。以入住PICU首次血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乳酸、WBC计数、血糖、心肌酶谱(CK、CK-Mb、LDH、Mb)、PCT、CRP检查结果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筛选出曲线下面积(AUC)〉0.7的实验室指标,确定各项指标的最佳界值。以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实验室指标对预后的影响,以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各项实验室指标的β值作为原始赋分,同时对β值取整后作为简化赋分,建立风险模型并验证,考察不同总评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362例数据纳入死亡风险模型的建立,男230例(63.5%),女132例,年龄(24.0±14.8)个月,死亡25例(6.9%);验证数据共171例,男111例(64.9%),女60例,年龄(24.3±13.5)个月,死亡11例(6.4%)。1血NT-proBNP、乳酸、WBC、血糖、心肌酶谱和PCT的ROCAUC均〉0.7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乳酸、WBC和血糖是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0.67(3.64~258.68)、5.22(1.22~22.33)、10.04(2.12~47.53)和10.56(1.88~59.27)。3WBC〉16.5×109·L-1、血糖〉7.8mmol·L-1、NT-proBNP〉10ng·mL-1、乳酸〉3.2mmol·L-1、NT-proBNP1.3~10ng·mL-1分别赋2.31、1.65、3.42、2.36和1.98分,简化赋分分别为2、2、3、2和2分。4使用原始赋分和简化赋分,以验证数据预测死亡的ROC曲线AUC均为0.99;简化赋分以4分为界值时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6%。结论4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简化赋分对预测重症手足病患儿的预后有较好价值,总评分≥4分的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风险评估 预后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手足病患儿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水平和意义。方法根据病情将86例手足病患儿分为1期组(19例)和2期组(67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RTPCR法定性检测大便肠道病毒71型(EV71)-RNA。结果2期组EV71-RNA阳性率明显高于1期组(P〈0.05);2期组血清IgG、IgA、IgM、补体C3水平高于1期组(P〈0.05);2期组外周血CD3^+T、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低于1期组(P〈0.05);2期组外周血B细胞比例高于1期组(P〈0.05);2期组CD4+/CD8+比值低于1期组(P〈0.05);2期组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浓度低于1期组(P〈0.05)。86例手足病患儿外周血血管活性肠肽浓度与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及CD4+/CD8+比值呈正相关(分别r=0.533、0.532,P〈0.05)。结论血管活性肠肽可能是反映手足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记物。

  • 标签: 血管活性肠肽 手足口病 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
  • 简介:近年手足病(hand-foot-mouthdisease)在儿童中流行情况较为严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易造成流行[1]。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2]。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手足病,持续发热并出现嗜睡、易惊、烦躁不安、抽搐等神经、呼吸系统症状,住院隔离治疗的患儿161例。男95例,女66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11岁。手足病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办公厅《手足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3]。1.2研究方法1.2.1标本采集征得患

  • 标签: 肠道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 实时荧光定量 检测 柯萨奇病毒 咽拭子
  • 简介:《实用新生儿护理学》已于2015年12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继《实用新生儿学》和《实用新生儿外科学》之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持编纂的又一力作。本书由张玉侠教授主编,来自全国1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4名新生儿医学和护理专家参与编写,并分享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新生儿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展现了我国新生儿护理较高的学术水准。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护理专家 临床工作经验 学术水准 实用新生儿学 新生儿医学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本院门诊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口服中药及静滴利巴韦林;对照组50例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手足口病/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柯萨奇病毒 肠病毒 传染病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解毒汤治疗手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甘肃省皋兰县石洞卫生院收治的手足病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祛湿解毒汤煎剂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发热、拒食、流涎、疱疹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87.7%(57/65),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拒食、流涎、疱疹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祛湿解毒汤治疗手足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清热祛湿解毒汤 儿童
  • 简介:目的了解2014年重庆地区手足病的流行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传染病报卡的手足病病例和住院的手足病病例,描述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对住院并采集了粪便标本的手足病病例,以RT-PCR方法行肠道病毒DNA扩增和鉴定并测序分型,构建系统进化树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207例手足病患儿进入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男∶女为1.5∶1,以散居及幼托为主(97.9%),发病中位年龄2.1岁(1d至17岁),5岁以下患儿占94.2%;呈现4~6月和9~12月2个流行高峰,分别占全年发病的36.9%和52.8%。364例住院且行病原学检测阳性的手足病病例进入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其中239例为重症病例,EV71感染占64.4%;单纯EV71195例(53.6%)、单纯CA1618例(4.9%)、单纯CA623例(6.3%)、单纯CA106例(1.6%)、混合感染45例(12.4%)、其他肠道病毒77例(21.1%);EV71在1~6月检出率高,CA6在9~12月检出率高,EV71/CA6混合感染占9.3%。病毒序列分析显示2014年重庆地区分离到的EV71属于C4a亚型,CA16为B1b亚型,CA6与日本及西班牙等地的代表菌株同源性较高,CA10与中国其他地区流行株同源性较高。结论2014年重庆地区手足病流行呈双峰模式,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及幼托儿童为主。手足病流行的病毒株为EV71C4a亚型和CA16B1b亚型。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特征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