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感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宝宝的注意、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使宝宝的感受更加敏捷、准确、精练。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各种感觉教育显得至为重要。

  • 标签: 感觉 幼儿时期 感受性 教育
  • 简介:患儿,男,4个月,因腹胀、腹部包块5d,门诊以“腹胀待查,先天性巨结肠?”收住院。体查:发热,腹部膨隆(图1),腹肌稍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不明显,左侧腹部扪及明显包块,边界不清;移动浊音阴性;双下肢无出血点,直肠指检无明显裹指感,直肠前壁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挤压包块见脓液自尿道口流出。

  • 标签: 婴幼儿 输尿管 腹部包块 重肾 积脓 先天性巨结肠
  • 简介:3脑瘫患儿运动障碍的常用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运动障碍的治疗注重点从最早的改善功能障碍(痉挛与变形),到此后的提高活动能力(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近年来如何提高儿童的社会参与能力已经成为脑瘫治疗的新的焦点之一。

  • 标签: 运动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 康复管理 日常生活能力 系统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基因相关多态区域(MAOA-uVNTR)基因多态与青少年抑郁障碍(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有无关联,以及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stressfullifeevents,SLEs)之间的交互作用与MDD之间有无关联。方法394名研究对象(MDD患者187人,正常对照207人)采用SNaP-shot系统进行基因分型,评估受试者近1年内的SLEs,采用统计学软件比较各配对组别MAOA-uVNT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建立基因×环境(GXE)交互作用的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OA-uVNTR基因型与SLEs交互作用与青少年MDD患病的关联。结果MAOA-uVNTR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青少年MDD是否发生、抑郁严重程度、是否共病焦虑、是否出现自杀观念/行为/企图均无直接相关;男性及女性MAOA-uVNTR基因型与SLEs均不存在和青少年MDD患病相关的交互作用。结论尚不能认为MAOA-uVNTR与青少年MDD相关;MAOA-uVNTR与SLEs间不存在与青少年MDD相关联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 标签: 单胺氧化酶A基因相关多态区域 重性抑郁障碍 关联分析 青少年
  • 简介:邻苯甲酸酯(phthalatesesters,PAEs)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有机物,作为增塑剂而被广泛应用于塑料产品。近年来,由于塑料制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PAEs已成为全球最普遍的污染物之一。2003年,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报道了儿童接触PAEs的状况和该酯类物质作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人体的毒性作用;呼吁更多研究关注PAEs的接触量、代谢动力学和对健康的影响¨0。本文就目前研究中关于PAEs与儿童健康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儿童健康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PAES 美国儿科学会 塑料制品
  • 简介:适合1岁3个月的宝宝游戏目的歌谣配合手指动作,锻炼宝宝手口一致的动作能力,提高其大脑反应水平。歌谣的节奏感非常强,经常配合游戏说歌谣,可以丰富宝宝的音乐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将会影响宝宝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 标签: 手口一致 节奏感
  • 简介:目的探讨孔法儿童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MLA的可行及优越.方法本组对31例急性阑尾炎患儿行孔法MLA.术中在脐部和右下腹孔置入微型腹腔镜器械,将阑尾自5.5mmTrocar孔拖出,体外结扎系膜,切除阑尾,再将阑尾残端回纳腹腔,腹腔镜观察腹腔无异常后,切口对合粘贴.结果本组31例患儿手术时间25~35min,平均30min,术后8~12h患儿开始饮水,10~12h即可下床活动,术后3~5d均痊愈出院.无切口及腹内并发症.结论孔法儿童微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方法简便,比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更简单、经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切口更小,瘢痕更小,美容效果更好,适用于儿童急性单纯阑尾炎.

  • 标签: 二孔法 儿童 微型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由中国著名儿科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组织国内数十位临床专家编写的《现代小儿肿瘤外科学》第版已于2009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全面反映儿科肿瘤外科学国内外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儿童医院50年来收集的病例资料与积累的临床经验编写。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儿科肿瘤的特点、病因、病理、

  • 标签: 肿瘤外科学 科学出版社 小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儿童医院 儿科肿瘤
  • 简介:1病案举例1.1案11.1.1一般资料2007—04—13,贵州省黔西南州中医院儿科收入患儿文某,男,4岁,布依族,安龙县龙广镇人。以“发热1月余”为主诉入院,既往体健,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平产,聪明睿智。1个多月前,无明显原因持续发热(中高热),按感冒治疗无效。20d前,在州某医院作各种化验检查及骨髓检查确诊为“粒一单核细胞自血病(M4)”,

  • 标签: 白血病/中医药疗法 发热 中草药/治疗应用 辨证论治 儿童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和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分子诊断中心(本中心)2015年建立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和临床诊断流程(复旦流程1.0)及其升级后的流程(复旦流程2.0)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复旦流程1.0和2.0对本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送检行代测序分子诊断的连续样本,进行初步数据分析结果、流程用时和准确的比较和分析,并以典型病例具体说明复旦流程2.0的主要特点。结果2017年11月7-14日取得家属的知情同意的、行临床外显子检测的112例进入本文分析,初步数据分析结果的比较,进入人工数据审核的变异数量,复旦流程1.0平均210个,复旦流程2.0平均25个;完成112例从样本送达测序完成到初步报告形成时间,复旦流程1.0为78.8h,复旦流程2.0为19.8h;与人工审核后阳性结果判读符合率为63.6%(7/11),阴性结果判读符合率为84.2%(85/101)。结论复旦流程2.0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和自动地进行大样本量的数据分析,可以用于临床大样本量的高通量数据分析及解读。

  • 标签: 高通量数据分析及解读 全外显子组序列分析 临床外显子组序列分析 表型基因型关联性
  • 简介:为促进我国新生儿危重病医学的发展以及新生儿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拟于2018年7月26~29日(26日报到,29日上午撤离)在广州市联合举办"第届新生儿生命支持技术高峰论坛"。本次会议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8-06-03-048;Ⅰ类学分8分).

  • 标签: 生命支持技术 新生儿科 高峰论坛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儿童医疗中心 危重病医学
  • 简介:目的总结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实施孔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56例,其中急性单纯阑尾炎34例;急性化脓阑尾炎18例;慢性阑尾炎4例。采用脐窝上缘10mm和耻骨联合上缘4mm切口进行手术。结果本组均一期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3d(3~6d),除1例脐部切口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孔法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适用于部分急性单纯阑尾炎、早期化脓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

  • 标签: 阑尾炎/外科学 阑尾切除术/方法 外科手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与儿童过敏紫癜复发(HSP)的相关。方法:选取扬州市洪泉医院于2019年11月-2022年6月初次诊断为过敏紫癜患儿共108名,出院后通过电话、网络、再入院等形式随诊1年。依据复发情况将出院后未复发分为对照组,过敏紫癜再次复发为复发组。收集两组患者入院相关实验室指标、出院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复发组患儿出院后激素治疗、出院后饮食、运动限制比例低于未复发患儿(P<0.05);紫癜缓解时间(<6天)、有前期感染病史人数和入院时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SⅡ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2)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发现:C反应蛋白、SⅡ水平升高为HS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紫癜缓解时间(<6天)、出院后激素治疗、运动限制为儿童HSP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3.系统免疫炎症指数预测儿童过敏紫癜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95%CI0.697-0.867,P<0.001),SⅡ对儿童过敏紫癜复发的预测的敏感性74.5%特异性为70.2%(P<0.05)。结论:SⅡ水平的升高是儿童过敏紫癜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HSP的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 标签: 过敏性紫癜;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复发;危险因素
  • 简介:李显春主任医师认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常为寒热错杂,虚实交接,主要病机为风、热、痰三邪犯肺,伤肺,或阻肺致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发生咳嗽。饮食积滞为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李主任根据这一病机特点,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精选方药,组成止咳号方,该方在治疗上脾肺两治,突出消积导滞,清热化痰。经临床广泛应用,疗效甚佳。

  • 标签: 咳嗽/中医药疗法 止咳二号/治疗应用 李显春 名医经验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甲基丙酸尿症(MMA)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经验。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脏科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MMA患儿为研究对象。从病案中采集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结局数据。结果9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男5例,女4例,确诊年龄1个月至9.9岁。9例患儿均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入院,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其中2例患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患儿均无阳性家族史。9例患儿均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尿有机酸测定确诊为MMA,其中8例患儿同时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尿液检查提示6例患儿尿微量蛋白升高。1例行肾穿刺活检提示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外系统表现为精神、智力和发育落后、抽搐发作和贫血等。9例患儿确诊后均给予维生素B12等治疗。1例患儿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并进展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于住院期间死亡。余8例患儿经治疗尿甲基丙酸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精神状态和肾功能均明显好转。8例患儿随访1~6个月神经系统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再发现肾脏损害。结论MMA可合并较严重肾脏损害,部分患儿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能使病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并明显改善预后。

  • 标签: 甲基丙二酸尿症 肾脏损害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包皮手术中干燥闭塞龟头炎(Balanitisxeroticaobliterans,BXO)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自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包皮手术(瘢痕包茎、包茎、包皮过长、隐匿阴茎)且包皮送病理检查的患儿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结果本研究中BXO的年龄分布集中在4~8岁。在221例送病理检查的患儿中,有35例显示包皮BXO变,其中60%来自于临床诊断瘢痕包茎的患儿;瘢痕包茎BXO的阳性率为61.8%(21/34),远高于临床诊断为包茎(11.1%;8/72)、隐匿阴茎(6%;5/83)及包皮过长者(5.9%;1/17)。结论瘢痕包茎患儿BXO阳性率较高,该疾病患儿的包皮建议常规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有利于后期指导治疗。

  • 标签: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 瘢痕 发病率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价环磷酰胺(CTX)治疗增殖狼疮肾炎(PLN)的疗效和安全。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11月30日,获得CTX治疗PLN的相关RCT文献。由3名系统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文献偏倚评价。依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选择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进行文献偏倚评价。计数资料采用OR值及其95%CI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CI表示。对同质资料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125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37篇RCT文献(n=2296)进入Meta分析。19篇文献采用了正确的随机化方法,6篇文献采用了分配隐藏,4篇文献采用盲法,纳入文献均未提及是否选择报道结果,均未报告其他偏倚来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大剂量CTX组病死率(OR=0.24,95%CI:0.06~0.89)及SCr倍增发生率(OR=0.38,95%CI:0.15~0.96)显著低于小剂量CTX组。②CTX/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终末期肾病(ESRD)(OR=0.56,95%CI:0.31~1.00)、SCr倍增发生率(OR=0.46,95%CI:0.26~0.81)及复发率(OR=0.18,95%CI:0.04~0.82)显著低于单用糖皮质激素组;肾功能稳定(OR=1.94,95%CI:1.15~3.28)、带状疱疹(OR=2.63,95%CI:1.21~5.74)及闭经(OR=3.74,95%CI:1.85~7.57)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组。③CTX组带状疱疹(OR=3.92,95%CI:1.20~12.86)及闭经(OR=4.04,95%CI:1.66~9.82)发生率显著高于硫唑嘌呤组。④CTX/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率(OR=0.46,95%CI:0.28~0.76)及总缓解率(OR=0.66,95%CI:0.48~0.91)显著低于霉酚酸酯/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组,闭经(OR=6.13,95%CI:1.98~18.94)及WBC减少(OR=2.30,95%CI:1.41~3.76)发生率显著高于霉酚酸酯/糖皮质

  • 标签: 环磷酰胺 狼疮性肾炎 META分析
  • 简介:过敏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全身小血管炎,病情发展而引起紫癜肾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大部分患儿病情缓解,主张HSP患儿早期使用激素。当患儿出现肾病水平的蛋白尿,或肾脏病理有50%以上肾小球新月体形成,或肾功能下降时,可采用多联药物强化治疗,免疫抑制剂可选择静脉注射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等。近年来,对反复复发的HSP及重症紫癜肾炎患儿,采取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治疗已取得明显疗效。

  • 标签: 紫癜 过敏性 肾炎 血液灌流 血浆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