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情况,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方法:使用糖发酵试验,M.R.试验,V--P试验,靛基质试验,尿素分解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吲哚试验和枸橼酸盐试验以鉴定菌种,进行药敏试验,同时用K-B法进行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检出的281株大肠杆菌,其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结论:临床治疗大肠杆菌感染是应当充分依据大肠杆菌耐药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标签: 致病性 大肠杆菌 耐药性 K-B法
  • 简介:近年来院感事件的增加,让院感问题倍受关注,本文通过对MDRO(微生物实验室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鉴定阳性结果、药敏试验对两种及以上类别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1]感染新生儿的干预管理,探索预防NICU院感的有效措施,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消毒隔离,贯彻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结果成功预防了院感的发生,保障了医护人员和其他患儿的安全,由此得出加强对MDRO感染者的干预管理能有效的预防院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新生儿
  • 简介: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mansoni)由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mansoni)的幼虫寄生于人眼、皮下或脑等部位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虽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39个国家有该病报道,但由于病例数极少,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经常误诊,很难术前确诊,即使是手术后病理科也不容易明确诊断,往往需要求助于病原微生物教研室协助诊断。本院收治了1名乳腺氏裂头蚴病患者,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 裂头蚴病
  • 简介:紫杉醇作为肿瘤化疗药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乳腺癌化学治疗中的一线药物。紫杉醇还适用于卵巢癌、肺癌和头颈部的肿瘤。对于常规化疗无效的肿瘤,如淋巴瘤、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膀胱和生殖细胞肿瘤,也可以应用紫杉醇化疗[1]。然而,随着紫杉醇药物的广泛应用,肿瘤对紫杉醇耐药的矛盾日益突出。紫杉醇作为一线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有效率为30%~60%,而作为二线药物或者单药化疗药物,其有效率为20%~40%[2]。乳腺癌对紫杉醇耐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肿瘤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获得涉及多种机制。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探讨乳腺癌对紫杉醇耐药的机制,以期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地选择化疗方案。

  • 标签: 乳腺肿瘤 紫杉烷类 抗药性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乳杆菌治疗复杂性阴道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复杂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每晚睡前阴道放置乳杆菌胶囊和甲硝唑,疗程为10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8%,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总复发率分别为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治疗复杂性阴道炎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杆菌 复杂性阴道炎 甲硝唑
  • 简介:哺乳期分支杆菌乳腺炎在以往少见文献报道。其特点为经常规抗感染、穿刺或切开引流后仍反复形成脓肿、窦道、红肿、低热,且用常规方法换药伤口经久不愈,反复复发,易形成哺乳期乳瘘经久不愈,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科曾收治2例哺乳期分支杆菌阳性病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炎 哺乳期 分支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昔洛韦联合甘露聚糖肽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疗效。方法:将66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随机分为甘露聚糖肽联合昔洛韦治疗组34例与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RGH年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复发间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营洛韦治疗GH疗效肯定且能降低GH的复发率。

  • 标签: 甘露聚糖肽 泛昔洛韦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 简介: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是常见疾病,多见于哺乳期妇女,非哺乳期妇女相对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病原菌。Walker等报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是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临床细菌谱随之发生了变化,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l临床细菌谱和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的监测,对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乳腺炎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手术室存在的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手术室感染控制的重点环节,制定出手术室感染管理考核标准,并按照考核标准加强日常督导检查。结果:手术室医院感染得到了控制。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能有效保证手术室的医疗安全,提高手术室的感染管理质量。

  • 标签: 医院感染 质量标准 感染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新辅助化疗对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56例术前未行治疗的乳腺癌标本和36例术前曾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标本中ERCC1基因的表达。结果未化疗组的乳腺癌中,ERCC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7.5%,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t=0.229,P〉0.05)、肿瘤大小(F=0.586,P〉0.05)、淋巴结转移(t=0.365,P〉0.05)、病理分型(t=0.434,P〉0.05)、组织学分级(F=0.820,P〉0.05)、ER(t=0.523,P〉0.05)、PR(t=0.416,P〉0.05)和HER-2(t=0.847,P〉0.05)均无明显相关性。新辅助化疗组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未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8,P〈0.01)。结论耐药基因ERCC1的表达不受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但新辅助化疗可能上调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术后化疗中应予重视。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核苷酸切除修复 ERCC1 多药耐药基因
  • 简介:<正>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始终是围产医学的一大挑战,绝大部分的孕期感染孕妇无明显症状,但却可能对胎儿及新生儿造成很大危害[1,2]。自20世纪80年代始,学者们就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包括孕妇血清学筛查高危人群、羊水分析胎儿有无感染、超声观察胎儿有无感染的异常表现,直至出生后甚至生后一段时期才能判断胎儿感染的严重程度、有无后遗症等。常见的宫内感染病原体有:弓形虫(toxoplas-

  • 标签: 宫内感染 胎儿感染 产前超声检查 血清学筛查 产前诊断 水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的发病因素,提出相关质量控制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600例,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与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00例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50例,发病率为8.3%,其中普通外科22例,妇产科11例,心血管内科9例,其他科室8例。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与医院感染发病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比较高,多与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有关,要积极加强感染质量控制管理。

  • 标签: 医院感染 质量控制管理 危险因素
  • 作者: 马丽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2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观察自控温水冲洗在产褥感染及产后会阴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0.5%聚维碘酮会阴擦洗直到出院,研究组采用自控温水即刻会阴冲洗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会阴舒适度。【舒适、紧绷、烧灼感】。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48小时会阴伤口疼痛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及产后会阴伤口感染。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会阴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48小时会阴伤口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及产后会阴伤口感染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对比结果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用自控温水冲洗方法,方便患者进行自行操作,保护患者隐私,提高其产后会阴舒适度,且不增加会阴伤口及产褥感染机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控温水冲洗;产褥感染;伤口感染;产后
  • 简介:目的:通过痰液直接涂片镜检法、痰液浓集涂片镜检法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其诊断价值,进而为日常临床检查方法提供一个客观有效的参考,探讨操作简单、阳性率高的痰涂片查结核抗酸杆菌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涂片法和浓集涂片法,检测3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内抗酸杆菌,并进行比较。结果:结核抗酸杆菌检出率,浓集涂片法为71.87%,直接涂片法为34.37%。结论:浓集涂片法痰内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

  • 标签: 结核抗酸杆菌 浓集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 阳性率
  • 简介:<正>有人将TORCH定义为以下感染:弓形虫(toxoplasma)、风疹(rubella)、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及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始终是围产医学的一大挑战,绝大部分的孕期感染孕妇无明显症状,但各种病毒却可能对胎儿及新生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那我们究竟该不该做产前TORCH筛

  • 标签: TORCH RUBELLA 巨细胞病毒 产前诊断 宫内感染 疱疹病毒
  • 简介:目的了解孕晚期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及菌株耐药性,为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合理抗生素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1月-12月产检门诊孕35~37周女性阴道分泌物,采用肉汤增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对无乳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测定无乳链球菌对7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对体外药敏试验表现为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菌株加做D试验。结果共收集阴道分泌物拭子1305例,分离鉴定出无乳链球菌157株,分离率为12.0%。157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3种药物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2.6%,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6.7%、47.8%、31.2%;其中5株D试验阳性。结论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高度敏感,青霉素可作为分娩期抗生素预防的首选药,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应根据其体外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 标签: 无乳链球菌 GBS 耐药性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耐药过程中p38MAPK活性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以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对细胞凋亡的影响;MTT检测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的半数药物抑制浓度(IC50);Westernblot检测SB203580处理MCF-7/ADM和MCF-7两株细胞后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细胞内MDR-1mRNA水平。结果SB203580(10μmol/L)干预24h后MCF-7/ADM细胞的凋亡率为(26.73±4.90)%,与未干预组和对照组凋亡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43.80,P〈0.001);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明显提高(F=148927.10,P〈0.001),相对逆转率达68.45%;与对照组和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MDR1mRNA(F=9139.24,P〈0.001)及p38MAPK(F=685.42,P〈0.00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与乳腺癌耐药密切相关,其可能机制为p38MAPK保护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逃避凋亡,阻断该通路可增强乳腺癌耐药细胞发生凋亡。

  • 标签: 乳腺癌 细胞凋亡 P38MAPK 多药耐药
  • 简介:目的:对于口服抗感染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由此为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到本门诊妇科就医的患者口服抗感染类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替硝唑片连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以及甲硝唑片分别占用药频度(DDDs)的前3位;盐酸头孢他美脂分散片连同阿奇霉素分散片以及氨苄西林胶囊分别占日均费用的前3位;盐酸头孢他美脂分散片连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以及替硝唑片在金额排名中分别占前3位;甲硝唑片以及替硝唑片连同氧氟沙星片在这12种门诊妇科扣分感染类药物中占序号比是最大的;阿奇霉素分散片连同盐酸头孢他美脂分散片以及氨苄西林胶囊是序号比最小的。结论:本服务中心妇科门诊以用途广泛、有效、安全的口服抗感染类药物在临床的使用量大、频度高,并且对用药经济性进行了较好的掌握,用药情况相对比较合理。同时由于盐酸头孢他美脂分散片其价格相对较高,我们在对其控制使用。

  • 标签: 妇科 抗感染 用药频度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