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在孕妇妊娠期间严重危害母亲及胎儿的健康。虽然多数GDM孕妇在分娩后能恢复正常血糖水平,但是其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和2型糖尿病(T2DM)的风险以及再次妊娠时GDM的复发率高于糖代谢正常孕妇。为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分娩后糖代谢异常和T2DM者,产后血糖筛查和随访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对GDM患者产后血糖筛查的时间和方式以及随访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为探索科学的GDM产后随访模式提供参考。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产后血糖筛查 产后随访
  • 简介:新生儿低血糖是围产期新生儿常见症状之一,如果长期持续低血糖可造成广泛的脑损伤,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因而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极为重要。现对本院双胎新生儿之一反复低血糖1例进行报道,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患儿男36h足月双胎剖宫产。出生体重2000g,脐带绕颈2周,羊水Ⅲ度污染,Apgar评分:1min8分、5min10分、10min10分。

  • 标签: 低血糖 新生儿 影响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化疗药物顺铂、卡铂和紫杉醇对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动物方法检测不同化疗药物使用前后Wistar大鼠空腹、糖负荷后1h及2h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结果顺铂、紫杉醇和紫杉醇+卡铂联合化疗后胰高血糖素升高(P〈0.05),糖负荷后仍未下降,两紫杉醇组7d恢复,顺铂组14d恢复,卡铂组无变化;化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糖负荷后1h所有化疗组胰岛素分泌指数均降低(P〈0.05),紫杉醇组首先恢复,卡铂组随后恢复,但联合化疗组和顺铂组14d仍未回复。糖负荷2h仅顺铂组显示受损。紫杉醇组和卡铂组血糖变化与胰高血糖素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化疗可致胰岛分泌功能受损,卡铂和紫杉醇较轻。顺铂和紫杉醇可引起胰高血糖素和血糖升高。

  • 标签: 顺铂 紫杉醇 卡铂 血糖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暂时性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以避免发生永久性的脑损伤,利于降低早产儿的伤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资料的10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依据血糖是否低于2.6mmol/L分为低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比较两组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早产儿的入院年龄、出生体重、胎龄、1分钟Apgar评分、小于胎龄儿、宫内感染和急诊剖宫产均对低血糖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临床干预因素中早产儿的窒息复苏效果、是否行营养支持、入院体温、是否经转运系统入院和是否是本院患儿也对低血糖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对刚出生的早产儿,重视引起暂时性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时进行低血糖的监测和治疗,以及进行正规有效的管理,可以大大减少早产儿暂时性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早产儿 低血糖 影响因素
  • 简介:分析各种影响护理质量和造成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的原因,探讨将人文管理用于护理管理中的办法。根据护士的不同性格特征,合理安排工作,改进工作方法,积极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她们在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护士的护理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激发潜能 护理工作能力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护理体会从必要性.管理理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护理管理必须贯彻人性化原则,要改变管理理念,尊重护理人员;实施情感管理,温馨氛围中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民主化雨制度化,科学程序保证理念落实。结论:人性化管理使护士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科室整体形象得到改善,医院服务效益得到提升。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43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后,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情况的表现出:非常满意9例,基本满意15例,一般满意6例,不满意13例,满意度为69.76%;研究组44例患儿,除了采用常规护理后更注重细节管理,患儿及其家属的表现为:非常满意22例,基本满意9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3.18%;两组护理方法满意度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效果,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护理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法:回顾以往,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及效果,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社区护理人员接受再培训和业务进修后,护理的熟练技巧和急救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居民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由过去的35%提升到86%。结论:要推进社区护理管理的规范化改革,帮助提高社区护理的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规范化管理
  • 简介: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护理科学的发展。为了适应医院改革,提高护理质量,适应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需要,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尊重和理解护理人员,

  • 标签: 护理管理者 激励机制 医院改革 人性化管理 卫生事业 护理科学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血糖异常点的数量与孕妇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GDM孕妇150例,依据75gOGTT异常点数量分组,1项时点异常为GDMA,2项时点异常为GDMB,3项时点均异常为GDMC。对三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①GDMC孕前BMI和肥胖率高于GDMB和GDMA(P〈0.05);②GDMC胰岛素使用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GDMB组和GDMA组(P〈0.05);③GDMC巨大儿发生率高于GDMB和GDMA(P〈0.05)。结论OGTT异常点数量多的孕妇孕前BMI高或肥胖、胰岛素使用率高、胰岛素抵抗强、巨大儿发生率高,且异常点越多,以上情况越显著。此类GDM孕妇需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干预。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异常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添加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以及对GDM患者的最佳营养治疗方案。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在孕24~28周诊断为GDM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分别接受医学营养治疗+小麦纤维素颗粒和医学营养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饮食干预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plasmaglucose,FPG)和餐后1h、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id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idcholesterol,LDL)水平,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FPG、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1h、2h小时血糖、HbA1c、LDL、TC和TG[(9.60±1.71)mmol/L、(7.90±1.48)mmol/L、(4.40±0.7)%、(3.19±0.49)mmol/L、(5.62±1.21)mmol/L、(2.09±0.48)mmol/L]均低于对照组[(10.30±1.68)mmol/L、(8.90±1.65)mmol/L、(4.80±0.8)%、(3.56±0.58)mmol/L、(6.13±1.17)mmol/L、(2.57±0.52)mmol/L],(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DM患者饮食中添加小麦纤维素颗粒4周可以显著改善GDM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 标签: 小麦纤维素颗粒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血脂
  • 简介:目的:对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在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急诊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5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采用危机管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诊治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诊治疗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危机管理 急诊 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完善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产科护理管理标准,规范护理行为,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做到安全管理。结果:通过临床实践找出存在的不足,在产科护理管理中持续进行质量改进,有效控制了不良因素的发生,确保了护理质量优质、安全。

  • 标签: 产科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ICU护理不良事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年、2013年我院开展无责上报与循证持续改进制度前后ICU病房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3年医嘱交代遗漏2例(18.18%)、给药失误1例(9.09%)、非计划拔管6例(54.55%)、器械操作致伤0例低于2012年19例(25.33%)、8例(10.67%)、29例(38.67%)、10例(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与2013年合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86例,构成从高至低分别为非计划拔管/脱管40.70%、医嘱交代遗漏24.42%、器械操作致伤11.63%、给药失误10.47%、药物渗漏3.49%与误吸2.33%。结论:医院通过无责上报制度掌握ICU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特点,循证分析发现潜在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持续改进,成效显著。

  • 标签: ICU 护理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早产现已是常见的临床问题。随着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早期营养对其生长、疾病转归和远期健康的影响。我院在2008-2010年收治的63例早产儿中进行早产儿喂养管理,从制定个体化喂养方案、乳汁选择到喂养方式有一些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早产儿 喂养管理
  • 简介:目的:为使晚期癌痛患者达到最佳镇痛目的,同时麻醉药品在患者家中存放又不能发生意外。方法:患者符合宁养服务各项要求,宁养院按“三阶梯”止痛原则给予无创镇痛。结果:患者、家属按要求配合药品管理,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大剂量麻醉药品在患者家中存放未带来社会问题。

  • 标签: 家居护理 麻醉药品 管理方法
  • 简介:目的:开展优质护理,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改革护士分工排班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结果:顺利推行责任制护理,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责任制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优质护理 护理服务 责任护士 病人为中心 排班模式
  • 简介: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产妇分娩期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72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给予其心理护理+整体护理。结果:本组产妇172例,剖宫产14例,其中因产程较长强烈要求剖宫产4例,胎儿宫内窘迫8例,持续性枕后位2例,其中产妇总产程为6h~10h,产时及产后2h内出血量100ml~150ml。结论: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不但可以改善其心理状况,确保分娩的安全、顺利,还能促进其术后的快速恢复,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产时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2例产妇行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产妇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92.3%,对照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为84.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行舒适护理可以切实提升产妇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效果极佳。

  • 标签: 剖宫产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