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输尿管中上段的长狭窄或缺损目前尚无理想的手术方法。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利用自体腹膜治疗2例输尿管长狭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8岁,因右侧腰痛7月入院。患者曾因右侧输尿管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狭窄接受输尿管镜下狭窄扩张及留置输尿管双J管治疗,拔除双J管后病情加重,复查CT提示右侧输尿管上段狭窄段长约6cm。患者接受输尿管成形手术治疗,术中纵行剖开狭窄(未切除狭窄),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将输尿管缺损侧以临近自体腹膜包裹形成新的管腔。狭窄取少许组织,病理结果为炎性组织。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重建 肾盂输尿管积水 腹膜
  • 简介:汪先生患隐疾,在某专科医院治疗2个月,花费过万元,中西结合,进口抗生素,内服汤剂,外敷生肌玉红膏。越治越重,十分苦恼。经市府某领导介绍,请余诊治。自述:在睾丸与肛门中间生一肿块,初起花生米大,隐隐作痛,渐渐红肿增大,不得不到医院就医。中西医结合,西药进口抗生素消炎杀菌,中药内服消炎解毒重剂,外敷生肌玉红膏,效果欠佳,反倒红肿如桃。

  • 标签: 针药结合 生肌玉红膏 医院治疗 消炎杀菌 中药内服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对散发性或家族性局灶节性肾小球硬化(focalsegmentalglomerulosclerosis,FSGS)患者进行FSGS致病基因热点突变进行筛查,了解这些热点突变在我国FSGS患者的发生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经肾脏活检确诊的40例FSGS散发病例及一个22人的FSGS家系LF-01。收集散发病例的外周血,采用盐析法提取基因组DNA;对LF-01家系进行调查,收集实验室检测数据,并留存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对40例散发病例及所有家系成员进行ACTN4第8外显子,TRPC6第2、5、12、13外显子和INF2基因2、3、4外显子筛查,通过PCR扩增外显子后,直接测序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LF-01家系共9人为患病或可能患病状态,该家系表现为不完全外显遗传模型。40例散发FSG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7岁,男女比例为26:14,其中2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我们对所有样本进行了ACTN4第8外显子,TRPC6第2、5、12、13外显子和INF2基因2、3、4外显子筛查,均未发现有已知的基因突变。结论国外报道的FSGS致病基因的热点突变ACTN4、TRPC6和INF2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群FSGS的致病基因。

  • 标签: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家族性 基因
  • 简介:在社会进步,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劳的同时,精神紧张等一系列情志之变也随之增多,加之不良卫生习惯,性功能障碍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对功能性阳痿诊疗搜集,兹将个人辨治浅见赘述于下,供同道参考。

  • 标签: 功能性阳痿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良卫生习惯 性功能障碍 社会进步 物质文明
  • 简介: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中疑难症之一,多数医生和患者认为是不治之症而放弃治疗。然而笔者认为,除睾丸等生殖器官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不可逆性病变者外,只要明确诊断,去除诱因,因病制宜,坚持治疗,多数患者还是有治愈希望的。近10年来,笔者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综合疗法治愈本症20余例,兹举隅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无精症 中西医综合疗法 先天发育异常 男性不育症 可逆性病变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由于肾脏既是排泄尿酸的重要器官,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靶器官,因此慢性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自1998年-2006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慢性尿酸性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高尿酸血症 膳食结构 发病率
  • 简介:原发性HSV感染的潜伏期为一周左右。约10%的感染者出现症状,90%为隐性感染,只有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才能出现症状。当生殖器疱疹的诊断确定后,酌选以下办法及药物治疗,治疗的基本要点是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两个方面。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药物治疗 中西医结 合方 免疫功能低下 HSV感染
  • 简介: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承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年会”将于2009年10月16日~10月18日在天津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交流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成果,跟踪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热点和前沿,提高我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事业的发展。大会组委会热忱欢迎全国广大普外科医师及相关医护人员积极参加此次盛会。

  • 标签: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普通外科 技术学习班 年会 中西医结合外科 专业委员会
  • 简介:中医辨证论治是依据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而进行论治的。其理论基础是几千年前的《周易(易经)》、《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几千年来,经历代名中医临床实践和发挥,在缓慢地发展。但可肯定中医能治好许多疾病。由于封建制度、封建的师古泥古思想严重,违反《内经》、仲师经典或规律者被称为中医的离经道之叛逆者。我认为这正是中医不能随着时代前进而向前发展的缘由。

  • 标签: 中医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方法论 《伤寒杂病论》 中医临床实践 《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