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是每个社会不可避免的历史演变过程.老年人口在全世界呈迅速上升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54.67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8.98%,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99.49万,占总人口的14.87%,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达37.62万.2003年2002年相比增加的老年人口为5万人,比预期的2万人要多得多.老年人寿命期望值延长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老年人中的慢性病状况也很普遍,特别是癌症、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营养 健康 蛋白质 脂肪
  • 作者: 程贵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老年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忠县 404300
  • 简介:老年人牙齿常见问题:(1)牙齿磨损:经过六七十年的使用,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基本上已磨耗殆尽,没有了这一坚固的保护层,较软的牙本质外露后,对冷、热、酸、甜都会很敏感;此外,本来磨牙的咬合面是有尖嵴窝沟的,就像一座小山有好几个山峰和山谷一样。但是,在天长日久的咀嚼过程中,这些“山峰”也逐渐被磨短磨平,牙冠的咬合面因此失去了高低起伏,咀嚼效率自然就变低了。(2)楔状缺损:它是出现在牙齿颈部的“V”状缺口,由于外形酷似木匠用的楔子,便称之为楔状缺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使用横刷法刷牙,且用力过大,牙刷毛过硬。因为尖牙前磨牙(也就是紧挨尖牙后面的两颗牙)的牙颈部是最突出的地方,所以在刷牙时牙刷接触最多,也最容易被磨损。就像成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样,即使牙釉质再坚硬,也经不起小小的刷毛几十年如一日般错误的拉锯运动,所以也有医生将楔状缺损称为“刷牙缺损”。(3)食物嵌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塞牙”,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因牙齿磨损、缺损造成的牙齿外形改变,失去了正常的牙齿之间的接触,使食物容易进入牙缝;二是老年性牙周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或牙根外露,造成牙缝变大。(4)残根残冠,根面龋:残根残冠是由于长期的龋齿、楔状缺损、牙裂、牙折等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造成的。根面龋则是因为牙周萎缩,牙根暴露,口腔卫生状况也欠佳,于是被致龋的细菌钻了空子。

  • 标签: 老年人;口腔健康;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上海男性高龄老人骨健康状况分析维护。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来我院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BMD测定的男性1227例,部分患者骨转换标志物检测;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骨转换标志物中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N—mid骨钙素(N—mid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正常水平状态;尿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尿吡啶啉(PYD)正常状态且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其中PYD中60—69岁80—89岁、60-69岁≥90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腰椎骨密度80—89岁、≥90岁组高于60-69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髋部骨密度80—89岁、≥90岁低于60—69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高龄老人(≥80岁)骨折患病率比60—69岁组高2倍。结论男性高龄老人以髋部骨密度检查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依据;髋部骨折风险明显增加;骨折风险最高人群是高龄老人;高龄老人应进行骨健康维护。

  • 标签: 老年人 80以上 骨密度 骨和骨组织 生物学标记
  • 简介:目的调查上海地区百岁老人的健康生活状况,为社区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和健康长寿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范围内的各区县随机抽取20名百岁老人,由专职医师人户对百岁老人进行体格检查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含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两个方面,健康状况的调查包括询问所患慢性病史、性格特点和体格检查;生活状况的调查包括月收入、居住方式、烟酒、运动能力、睡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饮食。结果健康状况:(1)患病情况以心血管系统疾病最多,有8人,也有6人没有明确器质性病变;(2)性格特点:以外向型(开朗、语言丰富)居多;(3)体格检查:多数人日常血压控制稳定,神志清楚,保持准确的计算能力,视力尚佳,心、肺、腹部、肢体活动如常;但听力大部分人减退。生活状况:(1)大部分百岁老人有固定收入;子女或老伴直系亲属共同居住为多,选择养老院模式少;每天能坚持(或在他人帮助下)慢步行走至少10min;16例有午睡习惯且时间≥1h;晚上睡眠时间充足,15例≥7h。另外有3人吸烟,7人喜饮酒;(2)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大部分百岁老人能自理完成穿衣、进食、行走、大小便,少部分需在他人帮助下完成行走、大小便;大部分百岁老人在打电话(手机)方面不能自理或需他人帮助完成;(3)饮食调查,百岁老人膳食营养显示主要是低热量、高纤维素、丰富的矿物质饮食。结论本组百岁老人得以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是居家养老,无病则防,有病早治,坚持活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及不吸烟、少饮酒。

  • 标签: 上海 百岁老人 健康状况 生活状况
  • 简介:2000年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时间较晚.然而《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6.1%,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0.5%.人口老龄化给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挑战,也给老年营养学带来了发展机遇.

  • 标签: 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 营养事业 健康保障 西方发达国家 人口老龄化
  • 简介:1关于应激健康的相关性1.1亚健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教授以及后来的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体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人们把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也称病前状态、临床前期、潜病期等。由于现代人类社会的环境恶化加剧和运行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紧张和压力,这些压力通过心理生理过程转变成为人体的应激状态或称之为亚健康胁迫。1.2亚健康的分布及其影响

  • 标签: 亚健康状态 应激状态 同源性 衰老 生化 人类社会
  • 简介:当前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群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996年全国死因顺位统计,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为城乡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因的60.3%,而脑血管心血管疾病基础多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 标签: 健康生活方式 心脑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认知程度,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宣教。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量表,将我院心内科病房32例行冠脉造影术病人及急诊病房18例行冠脉造影术病人作为训查对象。结果心内科住院冠脉造影术病人认知程度总体上高于急诊冠脉造影术病人(P〈0.05),但同一科室,病人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受到手术次数、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历高及生活在市区的病人的认知程度较高(P〈0.05)。护理人员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对冠脉造影术的认知度有很大影响。结论冠脉造影术知识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应重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方法。

  • 标签: 冠状血管造影术 认知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制定适合我国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维健康测定量表MHIEC-COPD的特异模块,为形成完整量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专家核心小组讨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测定的条目进行评价和修改形成初步量表,到医院对11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并结合专家集中讨论对条目进行筛选。结果专家讨论形成9个条目的初步量表,按上述4种统计方法并结合再次的专家讨论选定7个条目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维健康测定量表的特异模块条目。结论按严格的程序选出的7个条目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内容效度。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维健康 特异模块
  •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院外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78例AP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9)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比2组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GSES评分)、遵医行为依从性及AP复发率.结果(1)自我效能感:干预前2组GSE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GSES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自我护理能力: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巧及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3)遵医行为依从性: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遵医行为依从性89.74%(35/39)高于对照组71.79%(28/39)(P<0.05),(4)生活质量:干预前2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3个月2组SF-36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4.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复发率: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56%(1/39)对照组12.82%(5/39)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AP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利于提升患者院外遵医行为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衰老是有生命物质的共同特征,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很多细胞不断增殖、分化而衰老,因而细胞的衰老不等于机体的衰老。衰老的研究必须通过整体、系统、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来研究,才能获得全面的认识。

  • 标签: 延缓衰老 细胞 增殖 机体 分化 现状
  • 简介:人类对延缓衰老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已有100多种不同的衰老学说。许多学说仅是推测,缺乏真凭实据,某些衰老学说虽有实验依据,也只是揭示了衰老机制错综复杂原因的一个侧面或层次。至今没有一个独立完满公认的学说能阐明衰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防治措施。

  • 标签: 衰老学说 自由基 衰老机制 延缓衰老 原因 实验
  • 简介: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除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等极少数病种的病程进展较快(2~3年),绝大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程缓慢,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帕金森氏病(Parkinsondisease,PD),亨廷顿病(Huntingtondisease,HD)等的病程可长达数十年。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这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是细胞内特定蛋白质的异常聚积,这些有特征性病理改变的神经元细胞体并没有明显减少,而细胞的突起部分却明显变短或消亡,这种处于病态的神经元可长期存活,逐步丧失其生物功能,用目前经典的细胞死亡理论,即坏死或凋亡[1,2]。

  • 标签: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衰老 病程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氏病
  • 简介:衰老老年病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在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发育成熟后,就可能出现某些老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化征象逐渐增多,到了高龄阶段.老化日趋严重,不可避免地出现衰老。老化和衰老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退行性改变和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减退。所谓老年病,大多数是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的疾病,是一种病理状态。衰老老年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本文仅就衰老老年病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衰老 老年病 退行性改变 征象 严重 生理现象
  • 简介:Alzheimer型老年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异质性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不可逆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特征,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AD发病机理极其复杂,属多病因、多阶段的慢性中枢神经疾病,至今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Alzheimer型痴呆的主要神经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细胞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FT);神经细胞外的神经变性斑,又称老年斑(SP),其核心主要是β-淀粉样肽Aβ的沉积;还有大量神经细胞的凋亡丧失等.而与NFT发生有密切关系的神经蛋白是tau蛋白(τ蛋白),可以认为异常磷酸化及糖基化修饰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最终导致NFT的形成.

  • 标签: TAU蛋白 Alzheimer型老年痴呆 AO 神经元纤维缠结 发病机理
  • 简介:伴随着衰老的进程,人体的免疫能力也逐渐下降。因此肺部、皮肤和泌尿系统的细菌性感染在老年人群中更常见。由于针对细胞恶变的免疫监视功能发生减退,老年人罹患恶性肿瘤的机率增高。此外免疫失调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由于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功能的执行者,所以研究者们着力于探究衰老是如何改变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活力进而影响到免疫功能,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标签: 淋巴系统 衰老 机体免疫功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能力 老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