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共有三名获奖者,分别是:卡罗尔·w.格雷德(CarolW.Greider)、伊丽莎白H.布莱克本(ElizabethH.Blackburn)和杰克W.绍斯塔克(JackW.Szostak),他们的功绩是发现了染色体端粒(Tetomeres)及端粒酶对染色体的保护机制。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小帽子”。端粒包含一个独特的DNA序列,保护染色体不会面临被解体和破裂的灾难。

  • 标签: 药物研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心脏病 染色体端粒 靶点 保护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5例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病人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骨髓像分析、贫血三项检查。结果缺铁性贫血29例、脾功能亢进25例、巨幼细胞贫血19例、溶血性贫血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结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不同。

  • 标签: 肝硬化 血细胞减少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心、脑、肾等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无创性血压监测仪对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比血压节律正常(勺型组)和异常(非勺型组)患者心、脑、肾器官损害程度.结果非勺型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值较勺型组升高(P<001);左心室重量和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5,001),24小时平均动脉压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呈显著相关性r=055,P<001;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组间在偶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较节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更显著的器官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节律 靶器官损害 相关性研究
  • 简介:资料与方法观察自2002年6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及分级采用WHO(1998)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男104例,女16例,年龄60~85岁,平均(71±6)岁,其中60~69岁组50例,70~79岁组40例,80~85岁30例.高血压Ⅰ级29例,Ⅱ级41例,计70例,为高血压组.Ⅲ级50例(并发脑血管病24例,心绞痛13例,心肌梗死6例,心力衰竭4例,肾功能不全3例),为高血压伴器官损害组.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2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增强CT诊断,分析对比三种方法诊断结果。结果51例患者中有57个病灶,病灶最大直径小于3cm;57个病灶中48个中-低分化癌动脉期明显增强,9个病灶高分化癌动脉期明显增强,高分化癌开始消退时间与中-低分化癌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增强CT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6.92%(40/52)、90.38%(47/52)、82.69%(43/52),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增强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进行早期诊断,诊断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硬化 小肝癌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局部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浓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治疗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纳入行PPCI治疗、并行血栓抽吸术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48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前,经动脉鞘取血3mL;PPCI治疗前.采用ExportXT血栓抽吸导管在血管内抽吸血栓,过滤栓子等成分,分离血清备用。按照常规方法植入支架。主要终点为术后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blushgrades,MBG),次要终点为血流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分级和ST段回落幅度。血清MPO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果MBG0~1级患者局部MPO浓度为(79.3±8.7)ng/L,MBG2级为(73.7±10.4)ng/L,MBG3级为(53.2±9.8)ng/L,不同MBG分级间血清MPO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TIMI3级患者局部MPO浓度低于TIMI1~2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6±8.8)ng/L%(72.9±7.6)ng/L,P〈O.05]。ST段回落≥70%患者局部MPO浓度低于sT段回落〈7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3±7.3)ng/Lvs(82.7±8.1)ng/L,P〈O.05]。外周动脉血中的MPO浓度与MBG分级、TIMl分级和sT段是否完全回落没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PPCI治疗后心肌灌注不良伴随血管局部MPO浓度升高,全身的MPO浓度与术后心肌灌注无明显关系。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肌灌注 髓过氧化物酶 氧化应激 血栓抽吸
  • 简介:心肌梗死后浸润于缺血坏死区域的单核/巨噬细胞,在炎症早期通过酶解作用分解梗死组织,在炎症中晚期通过旁分泌作用加速细胞外基质重塑和血管新生过程,从而促进心肌梗死后组织修复进程。然而,心梗后早期炎症反应过度,会导致原有细胞外基质的过度降解,引发梗死区膨展、心室壁变薄、心室腔扩张、乃至室壁瘤和心室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 标签: 心肌梗死 组织修复 单核/巨噬细胞 靶点调控
  • 简介:我国民间保存肉类、鱼类等动植物食品时,常采用腌制、暴晒等方法制成咸制品或腊制品。腊肉、咸鱼、咸菜等都含有亚硝基化合,该物质在肠道中可转变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较强的致癌。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些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呢?

  • 标签: 致癌物质 腌腊食品 亚硝基化合物 植物食品 亚硝胺 制品
  • 简介: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远端经微导管注射和直接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中“无复流”的作用。方法选择PCI治疗中存在“无复流”现象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入选普通组,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200斗g;23例入选改良组,经微导管注射硝普钠至病变远端:12例为对照组,经微导管注射O.9%氯化钠溶液至病变远端。10min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定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分级及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tb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framecount,CTFC)。结果3组均可改善PCI治疗后的“无复流”现象。普通组12例血管血流恢复TIMI3级,CTFC帧数由用药前的(83.2±8.3)帧降至(38.1±7.5)帧;而改良组21例血流恢复TIMI3级,CTFC帧数从(85.6±6.9)帧降至(27.3±6.8)帧;对照组1例血流恢复TIMI3级,CTFC帧数从(84.3±7.4)帧降至(50.8±8.2)帧。改良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I治疗中,冠状动脉病变远端经微导管注射和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均能改善“无复流”现象。经微导管注射硝普钠至病变远端比经指引导管注射能更有效地改善PCI治疗中“无复流”现象。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硝普钠
  •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脉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及梗死的病例现象,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ACS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1].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体系,对ACS进行早期识别、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4].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生物标志物 临床应用
  • 简介:我国卒中患病率由1993年的0.40%上升至2013年的1.23%,呈持续增加趋势。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学以及影像学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常规生化检查对其诊治可作为辅助。随着对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反映缺血性卒中特定病程变化的生化标志被发现,其中涉及高危缺血性卒中人群的筛查、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预后的评估等,因此,缺血性卒中相关生化标志具有预防、指导治疗的重要价值。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生物学标志物 综述
  • 简介:我们现在饮食中的盐主要是氯化钠,如果应用氯化钙盐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许多人更喜欢草本和香料混合。如果你有高血压,减少饮食中的盐是个明智之举。过多的钠(盐的主要成分)使机体与更多的水结合,可引起血压升高。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盐的总量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1500mg限值的2倍多。

  • 标签: 盐摄入 替代物 美国心脏协会 氯化钠 血压升高 混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A19-9、CA724、CA242和CEA4项肿瘤标志联检在胃癌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为CAGD组;60例胃部黏膜正常或浅表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患者4项肿瘤标志的水平。结果4项肿瘤标志水平检测,观察组均高于其它两组;CAGD组高于对照组。单检敏感度性高的是CA724;特异性最高的是CA19-9;4项标志联检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高于任何单检。结论CA19-9、CA724、CA242和CEA4项肿瘤标志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胃癌早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路CAGE内植入术后辩证施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62例腰椎后路CAGE内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观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特色辩证施护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在生活质量、生理状况、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辩证中医护理方法容易被患者接受,其恢复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平均日。

  • 标签: 辩证施护 腰椎后路CAGE术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早期脑梗死病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应用脱水、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银杏叶提取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为76.6%,总有效率为91.5%,而对照组分别为26.1%和3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注射液对早期脑梗死疗效显著.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治疗 早期 脑梗死 临床观察
  • 作者: 李玉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4-26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5期
  • 机构:盐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 盐山 061300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快速检测心肌标志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均给予快速检测心肌标志,分析观察组入院后不同时间段的Mb、CK-MB、cTnT以及对照组入院时的Mb、CK-MB、cTnT。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入院8h、入院16h、入院24h的Mb、cTnT均高于对照组,入院时的CK-MB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入院8h、入院16h、入院24h的CK-MB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快速检测心肌标志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判断,保证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治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
  • 简介:推进胸痛中心建设优化诊疗流程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发布《关于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的通知》,强调了提升各级医院心脑血管病的急救能力的重要性,并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策。作为对急性胸痛为主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胸痛中心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结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以及院内多个学科共同合作的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梗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胸痛中心 急危重症患者
  • 简介:近年大气污染备受关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成为国内外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大气污染不仅与呼吸道疾病直接相关,与心血管疾病也有较为明确的相关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大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科学声明,提出细颗粒暴露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细颗粒暴露应被视为心血管疾病-种可控的危险因素.本文拟综述大气颗粒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大气颗粒物污染 心血管疾病 大气污染 美国心脏协会 细颗粒物 呼吸道疾病
  • 简介:Giannitsis教授指出:“新一代高敏肌钙蛋白(hs—cTn)检测较传统的cTn检测方法,灵敏度、分析精密度显著提高,能更敏感探查既往易被漏诊的微小心肌损伤,有助于临床更早期诊断AMI,从而快速诊断高危患者以及安全排除非ACS患者,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梗 微小心肌损伤 高危患者 肌钙蛋白 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