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应用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日期不同分成观察组(单数日入院,n=45)和对照组(双数日入院,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护理3个月。记录和观察护理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脑卒中患者加用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缩短康复进程,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性 护理 脑卒中 康复
  • 简介:目的调查卒患者便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便秘发生函数预测模型.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收治64例卒患者进行便秘前瞻性调查,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建立便秘发生函数预测模型及便秘是否发生判别函数,并对资料进行回代检验.结果卒患者便秘发生率为60.93%(39/64),影响患者发生便秘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发病1周时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卒患者便秘发生模型为h(t,X)=h0(t)exp(0.84X1+0.03X2);便秘发生判别函数为Y(1)=-27.67+4.84X1+0.30X2.结论卒患者发病后10d内便秘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且生活能力状态较低患者比较容易发生便秘.

  • 标签: 卒中 便秘 影响因素 函数预测模型
  • 简介:美国著名《循环》杂志2011年报道,吸烟父母比不吸烟父母儿童,在很小年龄时患高血压风险增加。

  • 标签: 不吸烟 高血压 孩子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AnnexinA1表达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检测AnnexinA1在大鼠脑组织表达变化及AnnexinA1转位结果。结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60rain再灌注24h后,可出现明显神经缺损性行为,在脑缺血前后以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大脑损伤性行为异常。在海马CA1、CA2、CA3、齿状回、皮质区,缺血再灌注组大鼠AnnexinA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电针组大鼠AnnexinA1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P〈0.05)。在海马CA1、CA3、皮质区,缺血再灌注组大鼠AnnexinA1核转位和膜转位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在海马CA1、CA3区,电针组大鼠AnnexinA1核转位和膜转位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AnnexinA1表达上调,AnnexinA1出现核转位和膜转位现象,电针可以逆转AnnexinA1表达和转位。电针有可能通过调节AnnexinA1核转位和膜转位来改变神经元凋亡。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 膜联蛋白A1 电针 海马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荷合作心脏康复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预后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进行荷合作心脏康复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行心脏多普勒检测两组患者心功能,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用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对患者预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在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下肢静脉血栓和排尿困难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心功能1个月后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对比,康复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血清TNF-α、sVCAM-1、ET-1均小于对照组(P〈0.05),NO大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SF-36评分显示康复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荷合作心脏康复模式对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预后优于传统康复加强治疗模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非高血压人群不同收缩压(SBP)水平对新发脑卒中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提取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于2006年7月~2007年10月第-次健康体检,以及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3年第二、三、四次健康体检相关数据.以第-次健康体检为随访起点,以新发脑卒中为终点事件,随访结束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依据基线收缩压水平分为3组:A组(SBP〈120mmHg,25239例)、B组(120mmHg≤SBP〈130mmHg,19087例)和C组(130≤SBP〈140mmHg,10433例).结果共纳入54759例,其中男性41321例,女性13438例,基线平均年龄为(48.48±12.53)岁.A组、B组和C组年龄、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体质指数(BMI)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随访6.97年,新发脑卒中825例,A组、B组、C组发病率分别为1.06%、1.67%、2.29%,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B组、C组男性发病率分别为1.20%、1.85%、2.53%,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为0.76%、0.94%、1.10%.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吸烟、饮酒、教育程度后,C组和B组发生脑卒中风险分别是A组1.26倍(95%CI:1.05~1.51)和1.24倍(95%CI:1.05~1.46,P均〈0.05);男性中分别为1.41倍(95%CI:1.15~1.72)、1.33倍(95%CI:1.11~1.60,P均〈0.05).结论男性非高血压人群,随收缩压水平升高新发脑卒中发生率升高,发病风险升高.

  • 标签: 收缩压 脑卒中 队列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间歇缺氧对心脏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间歇缺氧组,每组10只。间歇缺氧组置于低氧舱制备间歇缺氧模型。常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干预12周。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试剂盒检测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间歇缺氧组心肌具备明显损伤特征,血清LDH、CKMB升高,心肌MDA含量增多,SOD含量减少。结论:慢性间歇缺氧对心肌造成一定损伤。

  • 标签: 慢性间歇缺氧;心脏
  • 简介:目的分析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患者颅内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解剖关系,为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surgicalneum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了解面神经受压迫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来源与走向。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小脑下外侧入路显露面神经脑干段,仔细观察责任血管及其来源后将其推移,在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放置Teflon减压垫棉。结果3D-TOF-MRA检查显示面神经被微小血管压迫阳性率达92%。术中发现全部病例均有明确责任血管,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占66%(70/106)。34例患者中发现面神经根区(rootexitzone,REZ)存在明显压迫切迹。术后104例抽搐症状立即完全消失;2例抽搐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内延迟治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血管压迫可能是面肌痉挛主要病因。术REZ显露、准确判断责任血管、面神经REZ充分减压,以及垫棉大小和放置位置等,是影响手术疗效重要因素。

  • 标签: 面神经疾病 减压术 外科 责任血管
  • 简介: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和并发症多"四高一多"为特点,成为危害人类三大疾病之一,目前还没有治疗卒有效药物.实践证明,急性卒早期康复是安全、有效,但如何结合基层医院条件,积极探索早期康复组织程序,使卒患者得到系统康复治疗是摆在广大基层医院课题.我院于2003年1月成立卒中小组,旨在探讨卒中有效康复治疗方法.

  • 标签: 卒中 早期康复 患者 神经功能 康复治疗 基层医院
  • 简介:(一)三种常用降压药可能防止骨折塞嗪类,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所有这类药物都是降低血压和缓解心脏负担。除此以外,它亦鲜为人所注意到,它同时还可以防止骨折。由于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症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在高血压防治药

  • 标签: 受体阻滞剂 骨骼 骨折发生率 高血压药物 骨质疏松症 降压药
  • 简介: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强力抑制3-羟基-3甲基辅酶A(HMG-CoA)还原酶,在降低LDL-C同时使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和发病风险明显降低,尤其是总病死率显著降低,奠定了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防治基石地位.随着时间推移、资料积累,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多种有益作用不断被人们认识,其应用范围有扩大趋势;另一方面,他汀类药物对肝脏、肌肉、肾脏、神经系统、糖代谢及肿瘤影响不断受到人们关注,出现一些本该强化治疗高危患者其血脂不能达标,以及达标后不适当地减量、停药等问题.其中,对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问题担忧对其使用发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降血脂药 洛伐他汀 斯伐他汀 肝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性大鼠在坐骨神经损伤后,移植嗅鞘细胞。通过观察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来研究嗅鞘细胞移植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对神经再生促进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培养嗅鞘细胞应用到坐骨神经断端。观察神经损伤后3d、7d、14d和21d大鼠TUNEL标记阳性细胞百分比变化,利用免疫组化,观察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免疫组化呈现GAP-43规律性表达,但实验组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上差异;实验组凋亡细胞数量也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在本实验设计条件下,嗅鞘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有一定促进作用。

  • 标签: 嗅鞘细胞 细胞移植 坐骨神经 神经再生
  • 简介: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病例对照方法,选择治疗组为83例服用美托洛尔患者,对照组是以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匹配83例无服用美托洛尔患者,进行症状自限性终点平板运动试验.观察治疗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停药后和对照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运动试验结果,并分析治疗组用药患者总运动时间与年龄、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最大运动心率达到靶心率百分比与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关系.结果应用美托洛尔患者用药期间,所有患者运动试验终点均为'极度疲劳”,该组患者停药后,有9例原来阴性患者表现阳性,23例可疑患者均表现阳性,但不伴有严重心绞痛;对照组患者,4例因心绞痛发作终止运动试验,其他患者也因'极度疲劳”终止运动试验.应用美托洛尔期间患者,总运动时间、代谢当量、运动最大心率、运动最大心率达到同年龄组亚极量心率百分比、运动后收缩压均比自身停药后和未服药对照组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总运动时间和HR%与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无直线相关关系.年龄与运动总时间呈轻度负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即应用美托洛尔后,患者运动功能和运动耐量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这种抑制作用体现在患者身上是运动时'疲劳感”出现比不用药患者快.结论不论用药时间长短,应用美托洛尔后,患者运动功能和运动耐量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该抑制作用可能是美托洛尔降低死亡率及猝死发生率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美托洛尔 平板运动试验 药理
  • 简介: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病人,影响他们生存期不只有血压、血脂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婚姻状况、病人与家庭成员互动也起了重要作用。本刊之前也曾报道过.离婚、再婚或者寡居女性较容易患心脏病。4年前,美国阿里桑那州大学Dr.MichaelJ.Kohrbaugh和他同事通过4年随访调查发现,在189名心功能衰竭患者,如果病人经常与配偶就自己病情进行有益讨论、与配偶有良好互动的话,他(她)生存期会比与配偶关系不好病人来得长。

  • 标签: 生存期 心衰患者 婚姻质量 Michael 心功能衰竭 衰竭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TSH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影响。方法对我院2003.1~2009.6年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病人112例。根据TSH(正常0.27~4.2uIU/mL)水平,分0.27~2.22uIU/mL组,2.22~4.2uIU/mL组及>4.2uIU/mL组,比较TSH、FT4、血脂、冠心病严重程度等差异。结果正常TSH范围,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冠脉狭窄积分无差异,与TSH异常组(>4.2uIU/mL)相比,TSH与年龄、总胆固醇、冠脉狭窄积分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6,0.019,0.040)。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容易发生冠状动脉狭窄。

  • 标签: 血清促甲状腺素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 简介:药物储存管理以及养护措施一直以来都是医院药剂科重点问题所在。而中药储存与养护更为重要,中药具有一定特性,其药物储存与养护措施直接影响到药物质量与药性。如果中药储存养护方式不当,可能会影响中药治疗效果,甚至在特定条件下影响药性,使得患者用药安全得不到保障。本文分析重点在于中药储存与养护常见影响因素,并且探究其具体储存养护方式。

  • 标签: 中药储存 中药养护 影响因素 具体措施
  • 简介:据俄罗斯“vashaspina”新闻网12月22日消息,科学家称,成长期儿童在运动时遭受脑震荡或将对其大脑功能造成损害。科学家称,遭受过脑震荡儿童,在其受伤两年后会出现大脑运作退化和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

  • 标签: 大脑功能 儿童时期 脑震荡 认知能力 科学家 俄罗斯
  • 简介:目的:评价医疗体育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方法:采用分级踏车试验检测79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对比观察运动指导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运动组较传统疗养组V@O2max,V@O2max/kg,V@O2max/HR,HRmax及V@Emax平均值增高,除HRmax外,差异有显著性(P<0.05);每搏量、心率、平均血压显著改善(P<0.05).无氧阈时运动组心肺功能指标上升(P<0.05).结论:运动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运动贮量,减轻疲劳和呼吸困难,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运动 慢性心衰患者 心肺功能 影响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