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99Tc^m-MIBISPECT/CT融合显像及99Tc^m-MIBI平面显像半定量分析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及甲乳外科怀疑PHPT的89例临床资料。以术后病检及随访结果为评价标准,比较SPECT/CT融合显像、99Tc^m-MIBI平面显像、B超的诊断效能。对99Tc^m-MIBI平面显像采用计算机感兴趣区技术测量并计算病灶与正常组织的摄取比值(T/NT),对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血清PTH及T/NT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PECT/CT融合显像、99Tc^m-MIBI平面显像、B超诊断PHPT的灵敏度分别为98.08%、88.46%、78.43%,特异度分别为82.93%、82.93%、58.82%;病理类型分别与PTH浓度、早期相及延迟相T/NT比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1、0.642、0.729)。结论99Tc^m-MIBISPECT/CT融合显像对PHPT的术前诊断价值优于99Tc^m-MIBI平面显像及B超,平面显像的半定量分析也为PHPT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原发性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是一项先进的医学分子影像技术。近年来,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目前,PET检查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正逐步得到认可,部分项目已列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医保报销范围。在我国,PET技术的应用也在迅速增长。本文在简单介绍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优势的基础上,对其在肿瘤和心、脑疾患中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该领域当前的应用研究热点-PET/CT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计算机断层(CT) 临床应用
  • 简介:1临床资料女,50岁,以恶心、呕吐20d为主诉入院,20d前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食欲减退、腹胀、乏力、20d内体重下降约3.0kg,无发热、胸闷、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骨痛、皮肤瘙痒及排尿不适,

  • 标签: 甲状腺内异位甲状旁腺瘤 核素显像 手术探查
  • 简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你校关于《国际内科双语杂志》作为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的请示收悉。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内科组和有关专家的评审意见,同意《国际内科双语杂志》作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教材,学员通过学习《国际内科双语杂志》,经考试考核合格,每期授予Ⅱ类学分2学分(全年不超过12学分)。同意你校作为该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主办单位,并颁发学分证明,作为参加该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学习证明。请你校做好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每年年底前将培训和工作情况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委员会 内科 杂志 双语 国际
  • 简介:<正>此会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科学会主办。定于1994年8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征文内容:有关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包括:(1)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2)有关组织管理、实施性研究等(3)中医中药

  • 标签: 结核病 新进展 中华医学会 组织管理 中医中药 诊断治疗
  • 简介:双时相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SPECT/CT融合显像是有效的探测甲状旁腺病变的影像学方法,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然而甲状腺腺瘤致甲状旁腺99Tcm-MIBI显像假阳性的病例报道较少,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 简介:目的:探讨胸内结节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尤其是支气管镜检查在胸内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0年3月至2009年7月在上海长海医院住院的83例胸内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方法的特点。结果:①患者症状具有多样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②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③经支气管镜活检及经纵隔镜淋巴结活检诊断阳性率较高。结论:结节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明确诊断需结合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对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可疑病例,应尽可能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 标签: 结节病 临床特征 诊断
  • 简介:医学的实践涉及到道德问题。它不仅会引起诸如“什么是可以做的”的问题,还会遇到“什么是应该做的”这样的问题。临床决策通常需要将大量的现实问题(如“诊断结果是什么”、“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同价值判断结合起来才能做出。因此,医师的培训不仅仅是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培训,同时也应该兼顾相关的伦理问题。

  • 标签: 医护人员 病患者 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 医疗服务质量 思想素质
  • 简介:目的: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运动/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和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术的CAD患者30例,术前2周及术后3个月行99mTc-MIBI运动/静息G-MPI,对比手术前后心肌灌注异常节段、负荷/静息灌注总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及运动异常节段的变化。结果狭窄程度>75%的44支血管对应320个节段,心肌可逆性缺损(RD)患者的异常节段数术前和术后3个月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231.867,P<0.001)。心肌固定性缺损(FD)患者的异常节段数术前和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98,P>0.05)。RD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负荷灌注总积分(SSS)、静息灌注总积分(SR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7,2.115,P<0.05),FD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SS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2,P<0.05),而SR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8,P>0.05)。PCI术后LVEF、EDV、ESV较术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5,0.032,0.022;P>0.05)。320个总节段中,运动异常节段数术前和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0,P>0.05)。结论99mTc-MIBI运动/静息G-MPI对于CAD患者PCI术前治疗方案确定、病例选择、危险度分层及术后疗效评估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疗效评估
  • 简介:开处方的习惯形成于早期的临床实践,因此鼓励在校学生合理地进行处方实践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在全世界,医学院校都在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都在鼓励发展自我指导的学习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这些都可以用于作出合理的处方选择,同时也可以用于培养出对上市新药进行批判性评估所需要的技巧。这样,每一名处方者都会掌握选择恰当治疗的一种方法,并且不易受到外部的影响。

  • 标签: 处方药 药品开发 合理配药 WHO 世界医药卫生组织 医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