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原发性的免疫缺陷疾病多是免疫系统的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的遗传缺陷造成的。这导致了某些感染性疾病易感性的增加,这些则成为免疫缺失的特异性标志。具体的分类见表1。其中的许多种疾病都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阻止病情恶化的关键。

  • 标签: 免疫系统 抗体缺失 感染性疾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
  • 简介:目的对我院发生的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有关护理方面的投诉,对护理纠纷变化动态、分布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护理发生频率最高,此后我院大力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纠纷稍下降,但仍保存在较高水平.在148例护理纠纷中,由护理操作引起的最多,为61例,占41.2%,其次是服务质量,为42例,占28.4%.结论防止护理纠纷应从两方面入手:(1)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操作技能,强化服务观念;(2)医院方面应在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改善医疗环境方面不断努力.

  • 标签: 医疗管理 护理纠纷 服务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管理路径对提高医院病案管理质量及患者对病案管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病案科未实施临床管理路径前的病案管理质量与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实施临床管理路径后的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临床管理路径后病案管理质量优良率(96.53%)显著高于实施前(80.35%),病案资料排序错误、检查单缺失、封面资料填写错误、手术编码错误、上架顺序错误等常见错误总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实施前(10.90%),患者对病案管理的满意度(97.06%)显著高于实施前(8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管理路径可有效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减少病案资料错误发生,提高患者对病案管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病案管理 临床管理路径 病案质量 病案错误 满意度
  • 简介:通过对几家医院的临床用药调查,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不但影响疗效,还发生了严重毒副反应,现就不合理用药现象摘要列举和剖析,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用药调查 毒副反应
  • 简介:脑卒中患者常因不能进食需留置胃管给予营养支持和灌注药物等。但时常发生插管困难,增加了患者痛苦,并耗费护士不少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该类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现根据有关方面资料及我科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78例脑卒中患者鼻饲插胃管困难原因对策进行分析。

  • 标签: 脑卒中 插胃管 原因分析
  • 简介:<正>一、涂阳病人发现减少的原因承德市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业已3年余。我市所辖滦平、平泉两县为全国"项目"试点县,于1991年4月启动"项目"。在"项目"启动第一年共发现涂阳病人374例,占当年两县人口数的50.5/10万。

  • 标签: 病人发现 涂阳 结核病人 承德市 结核病控制项目 启动
  • 简介:机械通气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中,与其相关的并发症甚多,其中意外拔管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非计划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将插管拔除或插管脱落。它既可以是病人自行拔管造成,也可以是护理治疗中意外拔除,少数是由于气管气囊破裂漏气及气管导管阻塞引起,其发生率占3%~16%。妥善处理非计划拔管有可能缩短插管时间而改善预后,减少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反之,病人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终止病人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充分了解非计划拔管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以便今后在ICU工作中加以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非计划拔管 气管插管 护理对策 原因分析 机械通气支持 气管导管阻塞
  • 简介:精神分裂症系一种病程迁延、呈反复发作或渐进性恶化的常见精神疾病,患者因复发而再次入院是精神科棘手的问题。为探讨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因素,最大限度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再入院率,改善其社会功能的损害及精神残疾,我们对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36例再人院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再入院 干预对策
  • 简介: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老年感染者(年龄≥50岁)显著增加。这不仅仅是因为许多年轻时感染的患者如今已经活至50岁以上,而且也是因为患者感染时的平均年龄已增加。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老年人 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脂蛋白脂酶基因(LPL)缺陷的杂合子小鼠作为制备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野生型及LPL杂合子小鼠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为12、24h2个时点。实验组腹腔注射雨蛙肽(50ug/kg体重)7次,每次间隔1h。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三酰甘油(TG)、淀粉酶水平,观察胰腺形态学改变并评分。结果LPL杂合子小鼠对照组血TG为(3.55±0.27)mmol/L,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对照组的(0.94±0.18)mmol/L(P〈0.05)。杂合子小鼠实验组12h的血TG、淀粉酶水平分别为(3.55±0.27)mmol/L和(3685±484)U/L,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实验组12h的(0.92±0.11)mmol/L和(2501±410)U/L(P〈0.05)。杂合子小鼠实验组12h的胰腺水肿、坏死、出血和炎细胞浸润的分值分别为3.94±0.21、3.94±0.21、1.84±0.25和1.84±0.25,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实验组12h的3.06±0.01、2.52±0.51、0.46±0.22和0.58±0.38(P〈0.05)。结论LPL杂合子小鼠血TG中度升高且稳定,在雨蛙肽诱导下产生严重的急性胰腺炎,是研究高脂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 标签: 胰腺炎 高酯血症 脂蛋白酯酶 杂合子
  • 简介:<正>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的30例ADHD儿童,接受脑电反馈治疗,分别于训练20次及40次后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过20次及40次训练,患儿与训练前相比,各脑电反馈商数均有显著改善。训练20次后,22例患儿两种综合商数均转为正常,占73%。训练40次后27例患儿两种综合商数均转为正常,占90%。提示脑电反馈治疗对ADHD

  • 标签: ADHD 精神障碍诊断 统计手册 注意缺陷 次后 训练时间
  • 简介:感染对患有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来说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的原因。最近已经明确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通过脑内特殊的机制显著增加了对感染的易感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导破坏了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原本平衡的相互作用。结果,这种损伤引起了继发的免疫缺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导的免疫抑制(CIDS)和感染。CIDS或许可以作为研究大脑对免疫系统控制机制和调节的模型。更重要的是,了解CIDS可使我们制定出有效的治疗策略,这样通过剔除不利于恢复的因素就可以提高由一系列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预后。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免疫缺陷综合征 免疫系统 相互作用 免疫抑制 治疗策略
  • 简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HIV特异性的攻击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患者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导致AIDS。所以认识和了解AIDS主要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对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诊治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对AIDS几个主要的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叙述如下。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D4^+T细胞 机会性感染
  • 简介:许多病人因为不能解释的复发性意识丧失来就诊。把相对良性的晕厥与较为严重的癫痫的诊断区分是很重要的,它有着长远的医疗和社会学内涵。几个少见的但很重要的非痫性意识丧失原因也不应当忽视。本文主要讨论非痫性原因意识丧失的病理生理机制(表1),并概述这一常见问题的临床处理方法。

  • 标签: 意识丧失 非痫性因素 晕厥 癫痫 病理生理学
  • 简介:耐药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发生对结核控制规程的实现构成严重的威胁。据估计全球目前已有5000万以上人受耐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WHO估计当今约2/3患者处于发生耐药病例的危险之中。现将本院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105例耐药肺结核病例原因作一分析。

  • 标签: 耐药结核病 病因 药敏试验 治疗
  • 简介:原因不明发热简称FUO,其指的是发热时间大于2周或以上,体温大于38.5℃,且经过了问诊、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均不能够判断发热原因的患者。因该病发病的原因隐蔽,在临床上表现较为复杂,确诊的手段匮乏,临床上面临的难题较多。本文总结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8例原因不明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因不明发热 诊断 治疗
  • 简介: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1981年6月5日宣布了新发现的疾病,定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率先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病毒,后定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此,AIDS被确定为新的病毒性疾病。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会性感染 核苷(酸)类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