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冲洗脓腔治疗肺脓肿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对32例肺脓肿患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采用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定时冲洗肺脓肿脓腔,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导管护理患者心理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30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18~32d治愈出院,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后放弃治疗出院,电话随访得知患者已经死亡.所有治愈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进行冲洗肺脓肿脓腔,操作方法方便、安全、创伤小、费用低、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肺脓肿 治疗 护理
  • 简介: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衰老生理功能衰退,抵抗能力越来越差,常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肺炎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原因中居首位。随着抗菌药物广泛使用,其不合理应用所造成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性产生也越来越多。老年人不仅对药物治疗反应下降,而且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也比年轻人明显增多,再加上基础疾病伤害,老年人合并疾病多、用药种类多是常见现象。

  • 标签: 传染病 老年人 药学 合理化
  • 简介: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portaccess,VPA)与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应用效果,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20例乳腺癌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VPAPICC,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相关并发症。结果次性置管成功率:VAP组为100%,PICC组为66.7%;留管1年以上:VAP组为59例,PICC组4例;并发症:VAP组为1例,PICC组9例。结论VPA乳腺癌静脉化疗理想通道,可减轻护理工作。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乳腺癌 化疗
  • 简介:血小板减少特别是〈20×10^9/L患者可引起自发性出血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其病情危急随时需要救治,保持条持久静脉通道治疗成功关键,我科室于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将经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应用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 血小板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患者由于氧耗增加、合成代谢减弱、蛋白质分解增强而出现负氮平衡,因而加强SAP营养支持治疗已得到公认,但治疗时机以及营养治疗途径选择仍存在争议。既往研究显示,营养支持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SAP免疫功能紊乱有效方法。本研究比较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SAP细胞免疫功能影响,以探讨两种治疗途径优劣。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免疫功能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支持治疗 免疫功能紊乱
  • 简介: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完成乳头溢乳管切除术58例,其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定位溢导管手术47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乳头溢液
  • 简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之,出血量大而且病死率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已成为国内治疗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方法之,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特点.能消除曲张静脉,减少出血率,提高生存率,为肝硬化所致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治疗提供又优良途径.无痛内镜普及又为其提供了减少治疗过程中不适保证.我科2010年1月首次开展此项目,已实施10例,效果满意.现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1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肝硬化 套扎术 护理
  • 简介:静脉置管用于抢救危重病人、长期输液输入刺激性强药物,具有许多优越性,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将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静脉置管操作技术,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近年来尤其对防治并发症研究较多。现就静脉置管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置管 护理进展 防治并发症 操作技术 危重病人 长期输液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机体衰老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老年病具有特殊临床表现,致使老年人药物治疗方案复杂,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关注老年人用药特殊性,正确使用药老年人健康长寿重要环节之

  • 标签: 老年人 药学 合理化
  • 简介:静脉内瘘术足医生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将患者邻近静脉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并能进行体外循环血管通路。内瘘优点瘘导管脱落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感染血栓发生率也大为减少,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因此,动静脉内瘘可作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主要通路。

  • 标签: 循证护理 动静脉内瘘
  • 简介:从事有潜在风险操作医师有责任明确这些操作适应证、可能出现并发症,以及实际操作中个人能力范围。介入性监测及治疗措施在心血管科应用越来越广,及时决定做介入治疗,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病人预后。本文主要列举了四种常见操作适应证、潜在并发症及实践中些问题。

  • 标签: 心脏病 临床操作 适应证 并发症 静脉穿刺
  • 简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静脉血栓形成(DVT)肺栓塞(PE),此类疾病已成为西方住院患者死亡常见原因之,目前我国尚缺少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抗凝治疗VTE治疗基石,也是目前公认标准治疗措施。抗凝治疗主要包括肠道外抗凝肠道内抗凝,前者主要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后者则是口服抗凝药物,临床应用最广泛主要是维生素K拮抗剂(VKA),如华法林。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抗凝药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探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于降低老年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s)发生率及提高临床医疗安全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及消化内科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第阶段,两科均不使用PASS介入干预。第二阶段,老年医学科使用PASS介入干预;消化内科不介入干预。根据Naranjo评分表判定ADEs。比较两个科室前后阶段ADEs发生率、分布及严重程度,发生可预防ADEs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结果(1)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及重度可预防ADE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两科室可预防ADEs中,重度事件所占比例多,干预治疗后,重度事件减少更显著。(3)老年医学科介入干预后,可预防ADEs相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有所下降(P〈0.01)。消化内科,前后阶段可预防ADEs相关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DEs老年住院患者中普遍存在,越是严重ADEs越可以防范。使用PASS对可预防性ADEs加强防范,有更多临床获益,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医疗隐患,降低病残率,提高临床医疗安全。但其仍存在定缺陷。

  • 标签: 老年人 药物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 简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每组抢救中除了采用止血、输血、输液等相同措施,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M,治疗组输入等量高氧。结果:治疗组血压回升、心率降至正常、尿量血气恢复正常及末梢循环改善所需时间均明显提出前,较对照组少(P〈0.01)。

  • 标签: 休克患者 高氧液 静脉输注 重度 急救 复方乳酸钠
  • 简介:建议应用长效β2-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治疗哮喘COPD。对COPD患者,建议每日次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该药为最有效支气管舒张剂。色酮抗白三烯药物对控制哮喘仅有微弱作用。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长效吸入β2-激动剂比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加用茶碱及抗白三烯药物更有效

  • 标签: 气道疾病 药物治疗 药理机制 β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茶碱 抗胆碱能药物
  • 简介:许多人儿时把玩过小磁体,隔着障碍物用磁力移动书钉之类小铁件。磁场力这种非接触跨空间作用方式,为各领域进行遥控操作提供了科学基础。随着医学三维影像技术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发展,日益完善遥控磁导航技术(magneticnavigationtechniques,MNT)正改变着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领域介入手术操作方式治疗效果。

  • 标签: 介入操作 导航技术 遥控 应用 心脏 自动控制技术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最常见老年期痴呆类型。人们对此病认识越来越深入,但迄今针对AD药物治疗种类尚比较有限,且总体欠缺规范化。本文对AD合理用药进行了较系统讨论,以期通过相对合理化用药尽可能改善延缓AD症状进展。

  • 标签: 老年人 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