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院急救面临问题和对策。方法:统计分析本科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院急救次数以及空车率、呼救原因、现场施救措施以及复苏成功率、备车时间、路程耗时、呼叫-施救间期、院急救收入和欠费情况。结果:院急救出诊任务1241次,实际急救1023人,空车返回125次,空车率为10.07%;呼救原因前三位是创伤、心脑血管急症、急性中毒,占实际71.85%;其中仅需转运服务占22.09%(226例);现场心肺复苏61例,成功5例,成功率仅为8.20%;平均呼叫-施救间期11.2±4.3min;有12.65%急救任务无法收到应得费用约占应得收入5%。结论:区分一般帮助和紧急医疗救护有利于合理使用现有急诊医疗资源。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根本途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急诊医疗补偿机制对提高院急救质量和促进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综合性医院 急救知识 急诊医疗补偿机制
  • 简介:目的:通过对院猝死病例分析,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术(CPR)成功关键因素,以提高院猝死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3月-2009年9月诊治猝死255例临床资料.结果:心肺复苏有效7例,占2.75%,康复出院5例,占1.96%.结论:尽早发现猝死病人和尽快进行CPR是复苏成功关键;医务人员尽快达到现场和有效干预是重要因素;对人民群众普及CPR技术对复苏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猝死 心肺复苏术
  • 简介:目的:识别院急救不同行政区域人群需求,为进一步提升院急救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中心城区呼叫120呼叫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白云区出车量显著性地多于其他中心城市区域(P<0.05);从2002年到2004年出车量和人口大小具有正性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8及0.87(P<0.01).结论:影响院急救出车量主要因素是人口因素和城市化扩展,政策制定者及护理服务提供者应更合理地分配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们需要.

  • 标签: 院前急救 需求 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阴道探头使用在早孕检查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疑诊早孕(停经天数50±20d)患者同时使用阴道探头及腹部探头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阴道探头对宫内外早孕检出时间早于腹部探头,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探头(P<0.05).结论:阴道探头分辨力高,可更早、更准确地诊断宫内外早孕,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探头,在早孕检查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探头 早孕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腹部 宫内外 诊断符合率
  • 简介:目的:总结颅脑创伤病人院急救转运过程中救护措施对病人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中心出车接诊1286例颅脑创伤病人院急救转运临床资料。结果:1275例安全返回急诊科,466例入神经外科或急诊手术,途中死亡11例。结论:颅脑创伤病人急救转运过程中.有效急救和针对性护理为院内成功抢救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颅脑创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伤害特点,提高院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急诊收治80例儿童交通伤害临床资料,用小儿创伤指数评分法(PT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9岁儿童是伤害事故主要受害群体(74%),男多于女,尤以1-4岁男童最为严重;致伤方式以抛落和撞击为主(78%)。头部与下肢是最多受到伤害部位(75%),导致伤害事故主要车辆是汽车(51%)和摩托车(24%)。PTS评估显示,重伤(PTS〈9)占21%,以机动车撞击行人及自身事故为主。结论:不同致伤条件时儿童交通事故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不同,其损伤情况各异。针对其特点采取合理急救方法可有效提高救治水平。

  • 标签: 儿童 交通伤害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医院检查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中重要项目,同时也是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科学依据。但是在现代医院中,患者在体检过程中常感受到等待时间过长。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在现代医疗机构市场化背景下需要有效解决排队时间久问题,只有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度,才能提升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竞争力。文章主要针对基于排队论医院检查流程优化展开研究。

  • 标签: 排队论 医院检查 流程优化
  • 简介: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重急诊,抢救成功与否关系着病人存亡.有资料表明在心肺复苏中口对口人工呼吸实施率较低[1],这直接影响着心肺复苏成败,作者在院急救中应用微型呼吸机代替人工呼吸,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中的应用 吉斯呼吸机 呼吸机院前
  • 简介:目的:探讨院心肺复苏(CPR)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对复苏成功率影响。方法:对院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60例,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不同措施将其分为3组,A组210例,常规CPR时即盲插喉罩通气;B组40例。常规CPR时即行气管内插管;C组210例,常规CPR时以球囊面罩装置通气,转送至急诊科再行气管内插管,插管延迟时间5~15min。结果:插管所需时间:A组10.4±7.5s;B组96±25.7s;C组52±27.5s;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一次插管成功率:A组盲探下插入喉罩全部1次成功,成功率100%;B组插管1次成功28例,2次成功9例,3次以上3例,一次插管成功率70%;C组插管1次成功200例,2次成功10例。一次插管成功率95.2%;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苏成功率:A组复苏成功41例,成功率19.5%;B组复苏成功1例,成功率2.5.%;C组复苏成功8例,成功率3.8%;A组与B、C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院心肺复苏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具有操作快捷,可盲探插管且成功率高,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而早期气管插管需时长。一次插管成功率较低。不能提高CPR成功率。

  • 标签: 早期 喉罩 气管插管 心跳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 成功率
  • 简介:消化道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腹部体征,X线检查及诊断性腹穿。超声检查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院近3年来收治经外科手术证实消化道穿孔50例,行超声与X线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7年1月~2000年2月经外科手术证实有上消化道穿孔38例(胃部16、十二指肠球部22),下消化道穿孔12例(空肠4、回肠3、结肠5)。年龄20~80岁,平

  • 标签: 上消化道穿孔 腹部超声检查 急腹症 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 诊断性腹穿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创伤院死亡病例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5年创伤院死亡患者285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创伤院主要致死原因是交通伤(73.3%),其次是坠落伤(12.6%);现场或送医院已经死亡214例(75.1%),途中死亡13例(4.6%),急诊科死亡58例(20.4%);91.2%患者是多发伤:急救反应时间为15.3min。结论:尽快健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努力提高急救人员对严重创伤救治水平,普及全民急救意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伤院死亡率。

  • 标签: 交通伤 坠落伤 院前死亡 急救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加压素在院心肺复苏(CPR)中疗效。方法:在103例心脏骤停患者中随机分为3组,标准肾上腺素组(A组)38例,血管加压素组(B组)34例,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组(C组)31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脑复苏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复苏后心肌酶变化。结果:B组(44%)、C组(42%)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A组(16%),B组(38%)、C组(39%)24h存活率也明显高于A组(13%),C组出院存活率(23%)高于A组(8%)、B组(12%);脑复苏率3组无差异;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复苏后心肌酶变化3组无差异。结论:在心肺复苏期间应用血管加压素比用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还可提高出院存活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 简介:目的:评价院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7月-2006年10月诊治1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资料,其中102例经过院急救人院(院急救组),88例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伤后至入院时间和伤后6个月GOS评分、预后。结果:院急救组病人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时间为(20.2±10.3)min,预后为良好28例(27.5%),中残34例(33.3%),重残22例(21.6%),植物状态4例(3.9%),死亡14例(13.7%);而对照组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时间为(60.4±14.5)min,预后为良好12例(13.6%),中残19例(21.6%),重残28例(31.8%),植物状态7例(8.0%),死亡22例(25.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急救为重型颅脑病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需要进行胃镜检查患者160例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为80。实验组采取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反应情况、检查主观感受、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胃镜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检查过程中流涎、恶心呕吐、躁动、咳嗽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检查后无不适和愿意再检查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舒张压水平、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检查检查中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检查检查中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为4~8min,平均时间为(5.77±1.32)min;对照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为5~12min,平均时间为(6.57±1.44)min;两组比较,实验组胃镜操作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胃镜检查比较,无痛胃镜检查可以减少患者检查过程中流涎、恶心呕吐、躁动、咳嗽发生率,提高患者检查后无不适和愿意再检查发生率,对患者舒张压水平、血氧饱和度、心率影响较小,胃镜操作时间可显著缩短,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无痛胃镜 普通胃镜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地区级医院在院急救中存在护理问题及找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下半年院接诊2050例病人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院急救主要存在6个护理问题。结论:院急救必须具有充足急救物资、医护人员敏感分诊识别能力和过硬急救技能。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效果观察将60例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结果6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检查,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麻醉 丙泊酚 无痛胃肠镜
  • 简介:目的:研究专业化和“两栖型”院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1月至10月由急诊科兼院(两栖型)急救出车1301例“两栖型”院急救病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1月至10月由专职院前科出诊1574例专业化院急救病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间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间平均急救半径,病情分级无显著差异(P〈0.01);院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现场处置率、救治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急救模式对患者救治效果有明显影响.专业化院急救救治效果明显优于“两栖型”,专业化院急救模式也是院急救发展方向。

  • 标签: 院前急救 模式 效果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病人急救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2例急救资料.结果:经院急救处理,到达医院时,深昏迷转为浅昏迷28例,浅昏迷转为昏睡32例,现场死亡2例,病情好转占60/62(96.7%).结论:急性CO中毒病人行合理急救措施,能明显减少死亡率并提高好转率.

  • 标签: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中毒病人 浅昏迷 回顾性分析 中毒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效果.方法:我科2010年1月至12月行支气管镜检查85例,以创优质护理服务前行支气管镜检查者为对照组(n=39),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支气管镜检查者为干预组(n=46),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时配合情况及对护理过程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镜检焦虑评分、干预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时配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进一步提高支气管镜检查护理质量,保证护理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支气管镜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宫颈疾病进行阴道镜拟诊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来探究阴道镜检查对于宫颈疾病诊断是否有推广价值。方法针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就诊290例病人进行阴道镜检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在通过阴道镜得出宫颈疾病拟诊结果,经过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其中阴道镜对于宫颈疾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宫颈息肉、宫颈炎、尖锐湿疣等良性疾病96.4%(137/142);CINⅠ93.0%(53/57);CINⅡ及CINⅢ诊断率83.3%(30/36)和70.2%(33/47),高度病变(CINⅡ~Ⅲ)为75.9%(63/83);SCC诊断率87.5%(7/8)。结论利用阴道镜对于宫颈疾病进行拟诊及病理诊断,在诊断结果方面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并且对于CIN诊断价值也较高,是适用于进行CIN筛查有效方法。因此,宫颈疾病阴道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具有较强相关性,利用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提升宫颈疾病诊断科学准确性。

  • 标签: 阴道镜检查 宫颈疾病 病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