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68例热射病病人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7月到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热射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热射病病人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后病人的死亡率。结果: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我科热射病病人总死亡率约为26.5%,与##报道的死亡率为40%有显著差异。结论:积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正确的降温、纠正脱水电解质、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止并发症、能有效降低热射病人死亡率。

  • 标签: 热射病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剜出术的护理。方法对68例子宫肌层深部肌瘤、阔韧带肌瘤或宫颈肌瘤行子宫肌瘤剜出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为(80.7±34.2)min,术中失血量(124±82)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9d。结论子宫肌瘤剜出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熟练的手术技巧及护理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及细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子宫肌瘤剜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急诊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临床作用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1年2月,将我院急诊科6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HAMA评分指标、HAMD评分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HAMA评分指标,以及HAMD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HAMA评分指标,以及HAMD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以及主观精力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以及主观精力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急诊科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性休克患者 常规护理干预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总结68例三腔二囊管应用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应用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恢复期保健等,认为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地防止三腔二囊管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达到止血目的。

  • 标签: 三腔二囊管 止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实践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收治的共计68例儿科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8例患儿随机乱序均分为34例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儿,以及34例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亲属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采血一次成功率。结果:接受了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亲属满意度以及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更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受了循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采血一次成功,提升患儿的预后治疗积极性,患儿亲属更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 68例桡动脉采血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体会。方法:以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桡动脉采血的 68例新生儿为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34例,采取触摸法的新生儿为对照组,采取“十字”定位法的 34例新生儿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4.12%,血肿瘀斑比例为 8.82%,采血时间为( 4.65±1.21) min,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科的桡动脉采血护理操作中,采取“十字”定位法效果更加,采血时间短、成功率高、疼痛和淤血情况的发生率均比较低,值得使用。

  • 标签: 桡动脉采血 儿科护理操作 体会
  • 作者: 田玉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羊水栓塞致心脏停博患者的抢救方法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羊水栓塞致心脏停博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我院抢救及护理,全部抢救成功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临床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分析我院抢救及护理方法,并探讨加用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经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L-Index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羊水栓塞致心脏停博病情凶险,加强急救与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抢救成功后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68例颈肩腰腿痛患者整体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在我院诊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 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34例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 34例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以及功能修复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疼痛评分都高于护理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 P< 0.05;且在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 P< 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改善率为 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 P< 0.05。结论:根据以上内容综合所述,实施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的整体护理,可以明显促进治疗效果,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应用中大力推广。

  • 标签: 颈肩腰腿痛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自体CD3AK细胞对原发性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抗肿瘤作用及临床应用中的护理规范。方法分离3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抗CD3Ab、IL-2等诱导自体CD3AK细胞。测定肺癌患者应用CD3A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并行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静脉滴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和脉搏等反应。结果肺癌患者输注自体CD3AK细胞一个疗程后,CD8+细胞较治疗前下降(P〈0.05),CD3+、CD4+细胞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肺癌患者经细胞治疗后(CR+PR+MR)有效率为65.79%。结论自体CD3AK细胞过继治疗能够补充肺癌患者有效抗肿瘤活性细胞数量的不足、使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和功能低下的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控制肿瘤且此种治疗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肺部 生物治疗 CD3AK细胞 T淋巴细胞 护理
  • 简介:肺炎是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和健康主要疾病之一,不仅发病率高,病情也常较严重,并发症多,是小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以往小儿肺炎单纯药物治疗,方法单一,病程较长,患儿痛苦大,影响患儿家属正常的学习和工作。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我们对6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及药贴治疗,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 大叶性肺炎 辅助治疗 疗效观察 单纯药物治疗 小儿肺炎
  • 简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高压氧治疗具有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增加血氧弥散距离,而改善脑局部缺氧缺血状况的有效方法,配合临床治疗,可使脑组织病变及脑细胞功能尽快恢复,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我科2001年10月~2003年1月应用YLDC5/12型婴儿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后遗症 护理体会 高氧 脑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