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法在高职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自愿参与原则招募2016级158名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常规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法培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教学法。使用临床心肺复苏态度知识调查问卷和院外心肺复苏施救意愿问卷对两组生于培训前和培训后1周进行测评。结果培训1周后试验组心肺复苏知识、态度、院外施救意愿得分较培训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心肺复苏知识、态度、院外施救意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法心肺复苏培训,不仅能提高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还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态度和院外施救意愿。

  • 标签: 参与式教学 视频反馈法 院外施救意愿 心肺复苏术 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为培养护积极、稳定的职业认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近5年国内外关于职业认同的文献,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结果现有的研究对象中,较多集中在对的学历、性别、年级方面进行对照;以量性研究、质性研究为主;研究工具方面,国内量性研究采用量表种类很多,以郝玉芳、胡忠华等编制的量表为主,国外量性研究采取的量表更加多样;影响因素主要有2类,自身的主观条件和素质,以及学习生活的客观条件和环境。结论为培养护积极、稳定的职业认同,可以在研究的深度再加强,开展量表比较研究,增加护职业认同的形成研究,开展职业认同教育,等等。

  • 标签: 护生 职业认同 综述
  • 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实习职业暴露现状,标准预防执行的现状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减少职业暴露,改进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手术室实习23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标准预防执行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99.1%的实习接触过乙肝携带者,95.1%发生过锐器伤。94.2%的实习生发生锐器伤后进行了处理,但仅36.2%能按规范流程处理。手术室实习标准执行预防情况不乐观。70.1%的实习注射过乙肝疫苗,但仅39.7%确认其乙肝抗体阳性。结论手术室实习进入临床实习前准备工作不充分,虽然已具有一定的防护意识和技能,但标准预防执行不到位,建议带教老师加强对的示范指导,推广使用安全型耗材。

  • 标签: 手术室 实习护生 血源性职业暴露 标准预防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自我领导力与学习投入现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领导力量表和学习投入度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自我领导力总分为(136.55±16.05)分,学习投入总分为(72.15±10.68)分,实习学习投入与自我领导力总分呈密切正相关(r=0.682,P<0.01)。结论实习自我领导力与学习投入总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领导力与学习投入总分呈密切正相关。建议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借助自主学习理论、反思学习法或搭建各种“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帮助实习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及临床实习计划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实习的自我领导力及学习投入度。

  • 标签: 实习护生 自我领导力 学习投入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模拟教学方案在实习期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8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名和研究组45名,对照组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教学方案,研究组实施妇产科护理模拟教学方案。比较两组实习的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及综合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实习正常分娩接生实验、骨盆外测量、产时会阴冲洗与消毒、会阴擦洗方面的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实习护士专业理论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专业实践技能、病情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结协作、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习期间在护理教学中实施妇产科护理模拟教学方案可显著提高综合能力,对保障和持续提高今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模拟教学 护生 护理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急诊外科大专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名在急诊外科实习的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名。对照组采用PBL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方法带教。比较两组生出科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查阅文献能力及临床胜任力自我评分。结果采用思维导图方法带教后,观察组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护理查房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生人科时对思维导图知晓率较低、出科时知晓率和评价较高。结论采用思维导图方法带教后,不仅提高了的职业兴趣,也提高了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学习意识、患沟通能力、配合协调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等临床胜任力,拓宽了新思路,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带教。

  • 标签: 思维导图 急诊外科 护生带教
  • 简介:WHO将安宁疗(palliativecare)定义为一种改善有不可治愈疾病的患者(成人和儿童)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方法。它利用现有的最佳证据,通过早期识别、正确评估、治疗疼痛和其他问题来预防和减轻生命末期的成人和儿童所经历的包括躯体、心理、社会或精神上的痛苦[1]。我国将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统称为安宁疗,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2]。安宁疗护照护者需要掌握疾病并发症的处理、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心理、社会护理以及照顾濒死者和丧亲者的技能。此外,还应该具备沟通、决策和灵性关怀的技能[1]。由于目前卫生工作者对安宁疗的能力和技能存在不足,WHO要求将安宁疗纳入卫生工作者的培训之中[3]。与其他卫生专业人员相比,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终末期患者和家庭,临床护理人员有机会密切参与安宁疗的全过程,她们需要满足患者和家属多方面的需求。

  • 标签: 护理人员 安宁疗护 知识
  • 简介: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结合穴位贴敷在眩晕患者辨证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5例眩晕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压豆和穴位贴敷治疗。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有效率,采用汉化的眩晕障碍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眩晕的影响程度。结果治疗有效率对照组80.65%,观察组93.65%,两组比较x2=4.73,P〈0.05;治疗后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对照组(9.87±3.32)分、观察组(4.73±4.55)分,两组比较t=7.211,P〈0.01。结论耳穴压豆及穴位贴敷用于眩晕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眩晕 耳穴压豆 穴位贴敷 辨证施护
  • 简介:为帮助护理实习顺利渡过临床实习阶段,我院自2014年开始实施护理实习临床辅导员制。院级护理教育委员会依据选拔条件和实习的数量选拔临床辅导员,并给予岗前培训;辅导员每月通过与实习座谈,发现并协助解决其生活和实习中的问题;实习通过微信平台和座谈对辅导员进行评价;每年年终对辅导员进行评优和奖励。实施护理实习临床辅导员制后,提高了实习对临床护理教学的满意度,增加了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意愿;得到了护理高校和护理管理者的认可;辅导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实施中的问题为管理消耗时间,并占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

  • 标签: 临床实习 学生 护理 临床辅导员
  • 简介: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实施和坚持与择业相关行为能力的信念[1],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指导领域的扩展。近年来,随着护理学高学历教育的崛起,护理硕士研究数量迅速扩大,不少护理硕士研究对自身专业特点、就业前景等情况尚未充分了解,包括其就业期望也常与就业形势存在差距,从而导致就业期间出现各种心理冲突及就业不理想等现象。

  • 标签: 教育 护理 硕士研究生 就业 择业效能感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对护理实习进行压力调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12月在我院外科实习的134名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7年7月-8月在外科轮转的53名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集中授课和日常沟通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2017年9月-12月在外科轮转的81名护理实习生为试验组。通过微信了解实习的压力源,然后根据实习各时间段的压力特征,通过微信推送相应的资料、与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交流,缓解学生压力。结果试验组通过微信平台提出心理相关问题有59个,对照组仅提出2个问题。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并且均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通过微信能及时发现护理实习的心理压力并挖掘压力源,能通过推送资料和交流缓解学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压力,改善学生心理状态。

  • 标签: 微信平台 临床实习 社交网络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本科医学英语听力焦虑成因,评价学习策略的实施对其英语听力焦虑的缓解效果。方法2017年3月,采用专业英语听力焦虑问卷(theforeignlanguagelisteninganxietyscale,FLLAS)对某军医大学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筛选出存有听力焦虑的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问卷数据分析结果,教师在后续听力课堂的各个阶段实施根据焦虑成因安排的相应的教学内容,共20个学时,频率为1次/周,2学时/次,共10周。课程结束时,再次采用FLLAS对上述8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比较两次调查结果的差异。结果第一次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的20个题项总分为4341分,平均(2.71±0.14)分,语言背后的文化理解(非语言焦虑因子)和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语言焦虑因子)的评分较高为(2.82±0.21)、(2.79±0.19)分。第二次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受试者的20个题项总分为3784分,平均为(2.49±0.11)分,与第一次调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5),且各项因子的评分均优于第一次测试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教师以设计课程、把握课堂、减缓焦虑为切入点,综合教授听力学习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护理本科医学英语听力焦虑,但不同焦虑因子的缓解程度不同,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调整策略。

  • 标签: 护理专业英语 听力焦虑 听力学习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国外护理学硕士研究课程设置现状,以期为我国研究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网络检索和实地调查法,收集16所国外护理院校硕士研究课程设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国外护理学硕士研究教育都十分重视课程学习并具有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课程内容设计体现了"五个"重视,即重视打牢理论基础、重视科研能力训练、重视专科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开阔全球视野、重视伦理规范;课程实施过程符合研究的学习特点,对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教育发展有一定启示。结论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教育可借鉴国外课程设置原则及特点,规范研究课程体系设置,加强核心课程群建设,优化课程实施过程,以进一步提高护理学硕士研究的教育质量。

  • 标签: 课程设置 护理学 研究生 护理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参加高龄老人临终关怀志愿者服务的内心体验。方法对11名参加高龄老人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的护理本科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取出学生内心体验的5个主题:自我价值的实现,职业素养的提高,志愿服务对象正向、积极的情感,志愿服务的压力,对志愿服务的期望。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内心体验,对学生进行临终关怀理念、原则、知识及技巧方面的培训。

  • 标签: 志愿工作者 临终关怀医疗 定性研究
  • 简介:我国护理博士研究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护理学博士研究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仍显不足,但也呈现出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探索博士研究能力培养中的问题,总结护理博士研究的培养经验尤为重要。该文基于护理博士研究11年的培养经验,从护理博士研究四阶段式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的建设、临床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质量监控与制度保障以及实施成效等方面对护理博士的培养进行总结.为提高护理博士培养质量提供启示。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基于能力的教育 博士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实习学习能力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61名护理实习,对该61名护理实习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法前后自我效能、学习能力等进行对比,根据"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效果评价表"进行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后生在自我效能和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自我效能感得分平均提高了3.92分,P〈0.05;自主学习能力经过情景模拟训练后,平均提高了11.42分,比较显示通过情景模拟法教学后的总得分高于干预前的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6,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行学习能力,更明显地提升了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91.80%的人希望情景模拟的实验课上课方式得以延续,使98.6%的学生感觉到了临床气氛,有利于尽快熟悉临床和适应临床工作。

  • 标签: 情景模拟 护理实习生 自我效能 学习能力
  • 简介:2018年7月21日-22日,第十九届全国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召开.会议主题为“护理引领教育创新”。来自全国各省市77所单位的160余名护理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护理教育分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医护专业教学研究会主办,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 标签: 护理教育 教育研讨会 高职高专 西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卫生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