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神经阻滞麻醉手术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采取神经阻滞麻醉手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况、麻醉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比较两组的SAS分数和SDS分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比较两组的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5);比较两组的术后Ricker镇静-躁动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不良情绪 不良反应
  • 简介:神经损伤是由直接暴力所致的牵拉伤及神经嵌压引起的C5和T10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整个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正确的临床诊断,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精细的术后护理,配合科学的康复指导练习,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术后护理 损伤病人 运动功能障碍 显微外科技术 神经嵌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100例(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随机分为手术室护理的观察组(5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疼痛情况、手指关节活动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评分低,手指关节活动度大,P>0.05。结论:给予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手术室护理,能减轻患者疼痛感,且促进其手指关节的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手外伤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6月-2023年06月间70例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麻醉)和观察组(予以麻醉护理配合),各3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阻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临床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工作,同时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护理配合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肩周炎疾病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展、前屈、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展、前屈、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中采取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 肩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神经损伤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本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64例新生儿神经损伤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湖南省康复中心治疗的32例新生儿神经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外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总有效率以及2组患儿干预前、后的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的MCV检查、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手功能训练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人文关怀运用于神经损伤的患者,提高患者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让患者有一个长期的心理准备,主动配合治疗。方法:在护理神经损伤的患者时,将人文关怀的措施运用于患者,实施关怀性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及理解配合程度,探讨人文关怀措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正面效应。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后,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提高,患者对康复的耐心及信心增加。

  • 标签: []人文关怀 臂丛神经 围手术期
  • 简介:担心干燥、松弛、布满细纹的颈部出卖你的年龄吗?干燥严寒的秋冬季节。细薄脆弱的颈部得到和你的俏脸一样细致的呵护了吗?你是否因为天冷路遥亦或贪恋温馨的家居生活而无法每月定期去美容院进行专业护理?教你一套懒人美操。配合含有维E、海藻、芦荟、氨基酸等保温成分的乳液,在家就可轻松消除颈部肌肉与皮肤的疲劳感。令颈部皮肤富有弹性。呈现完美线条的天鹅般美

  • 标签: 美颈操 颈部肌肉 颈部皮肤 秋冬季节 专业护理 美容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方肌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60例剖宫产患者,结合镇痛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蛛网膜下腔阻滞为对照组,腰方肌阻滞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后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泌乳时间、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视觉模拟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腰方肌阻滞用于剖宫产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优于蛛网膜下腔阻滞

  • 标签: 腰方肌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剖宫产患者 术后镇痛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探讨预防髓损伤患者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策。包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髓损伤患者,解决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如呼吸功能障碍、胃内容物误吸、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问题的实践过程。78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胃内容物误吸、肺部感染及肺不张,84例呼吸功能障碍,1例死亡,3例气管切开,5例行气管插管麻醉机械通气后治愈,11例胃内容物反流均及时解决未发生误吸,3例患者下肢肿胀严重,经抗栓治疗后治愈,未发生肺栓塞。认为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不仅为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而且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

  • 标签: 循证护理 颈髓损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肩腰腿痛病人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肩腰腿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随机的分为60例对照组及60例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取中药熏蒸治疗结合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有3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14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76.67%,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药熏蒸 颈肩腰腿痛 治疗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临床上的整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时间为2018.09至2020.03年,此次研究对象为72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经奇偶分组表法均分,分为两组,36例/组。参照组使用基础护理法,研究组采用临床康复护理法,分析两组的护理法效果以及比较组间的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有效度明显低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满意度比较参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临床康复护理,能降低发生各种并发症概率,帮助尽快愈合患者骨折,值得提倡和推广。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康复护理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持续性神经阻滞治疗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采取持续性神经阻滞治疗,护理1个月与3个月后,对比持续性神经阻滞治疗后护理效果。结果 分析患者在护理1个月与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对比实验数据发现,患者在护理3个月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更低,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在基础治疗后,应用持续性神经阻滞方法可以快速缓解疼痛,缓解抑郁与焦虑情绪,副作用比较小。

  • 标签: 持续性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护理 疼痛
  • 简介:神经阻滞是直接在神经干、神经、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周围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信号传导,神经阻滞包括物理性和化学性阻滞两种。神经阻滞应用于诊疗的方法,称为神经阻滞疗法。随着医学科学的研究与进展,在人体4大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外,“疼痛”已成为人体的第5大生命体征,是多种疾病的共有症状,

  • 标签: 神经阻滞疗法 疼痛治疗 应用 护理
  • 简介:随着现在家庭式分娩、导乐分娩等模式的开展,许多孕产妇愿意接受阴道分娩,但分娩过程中常出现会阴部的裂伤痛、侧切痛,再加上初产妇会阴部组织较紧,对胎儿娩出阻力较大,需要的时间较长,给产妇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为了减少分娩对会阴部的损伤、疼痛以及对胎儿的影响,本院从2005年4月开展了对分娩过程中尤其初产妇行会阴双侧神经阻滞麻醉,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部 麻醉效果 双侧 家庭式分娩 分娩过程
  • 简介:摘要 :目前 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 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 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前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