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从单纯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过程[1]。临床能力,广义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及护理服务机构中为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狭义是指医护人员顺利完成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所必需的能力[2]。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护理专业实习生的评价仅限于用理论(技能)考试成绩或实习出科的简单评语。

  • 标签: 教育 护理 临床实习 评价研究 临床工作能力
  • 简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药物治疗(如抗肿瘤药物治疗和生物药物治疗)、全肠外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血管条件较差等情况。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相比,其优势在于能够明显降低由穿刺引起的相关创伤,如气胸、血胸、误穿动脉等;

  • 标签: PICC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培养 评价指标
  • 简介:目的了解并分析临床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现状,为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临床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现状相关问题问卷”对四川省4家医学院附属医院的158名承担本科护生实习带教的临床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实习评价内容不统一、不规范;临床带教老师能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对本科护生进行实习评价;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标准不健全、现有的评价标准来源不统一,可行性差。结论要针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现状的不足,不断完善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系统,使这一系统更加规范、有序,以发挥其最大的整体功能。

  • 标签: 评价 临床带教老师 本科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山东省长护险慢病居家护理评估与效果评价现状,为护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随机抽取居家护理上门护士填写问卷。结果回收问卷38份,有效回收率100%。评估工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占73.68%,《中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占10.53%,自制量表占10.53%,其他量表占5.26%;效果评价方式:患者满意度评价占100%,定点服务机构评价占84.21%,医护人员自评与互评占47.37%,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评价占78.95%;综合评估资料进行护理分级的医院占73.68%。结论山东省长护险慢病居家护理评估与效果评价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长期护理保险 居家护理 护理评估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相关医护人员人工气道护理管理的现状,并分析应用专项培训的效果。方法: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内对人工气道护理管理的现状调查,并对相关医务人员培训,入选70例,比对培训前后医护人员对人工气道护理知识知晓度、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培训后70例医护人员对人工气道护理知识知晓度(98.57%)相较于培训前(90.00%)显著提升(P<0.05)。培训后的风险预防(95.86±3.21)分、制度执行力(97.98±3.54)分、人工气道护理(98.05±3.26)分、护理评估准确性评分(96.88±3.65)分均比培训前要高(P<0.05)。结论:培训前相关医护人员大多对人工气道护理知识掌握不全,且对风险预防缺乏重视度,培训后其护理技能得到提升,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人工气道护理管理 医护人员 培训
  • 简介:目的对国内外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对国外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文章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13篇,共介绍了17个指标体系,各指标体系的结构及条目数存在较大差异,更加关注结果性指标,忽视结构及过程性指标。结论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受到了普遍关注,构建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需要对各指标的测量方法、阈值进行规定,保证质量指标的可操作性。且针对评价后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制订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保证质量改进的连续性,以达到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养老机构 质量评价 指标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室是一个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高风险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能否长期生存以及生活质量会否提升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正确评价血液透析的护理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以期为后续血液透析提升护理质量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质量 评价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助理导师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Delphi及分层分析方法确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条目及各自权重系数,然后对120名护理本科生实行助理导师制临床教学,在实习结束时采用数学建模的模糊综合分析法对护生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1.10%的护生对助理导师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为优秀,40.96%的护生评价为良好,6.32%护生评价为一般,1.61%的护生认为助理导师制教学效果较差;护生对助理导师制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得分为3.3326分,属于优秀水平。[结论]助理导师制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教学方法;模糊综合分析法能够更为准确、客观地对教学质量等复杂问题进行定量评价

  • 标签: 助理导师 临床教学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简介: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2001~2008年循证护理研究文献题录。共检中591条。分析上述文献分布、作者简况及研究进路。在此基础上,结合促进这一领域研究陈述了一些看法。

  • 标签: 循证护理 研究进展 统计分析
  • 简介:21世纪的到来将给护士带来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压力与护理工作之间的关系,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危险。与130件职业压力较大的职业相比,护士名列前40名。有关护士工作压力的研究,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逐渐增多,国内近几年也逐渐开展。本文就国内护士的压力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护士压力 护士工作压力 职业危险 国内外 护理工作 职业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密器械的处理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2.1-2022.12的精密器械150件为研究对象,2022.1-2022.6期间实施精细管理前的75件器械为对照组,2022.7-2022.12期间实施精细管理后的75件器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精密器械的损坏率、清洁合格率和出错率。结果:观察组的精密器械损坏率和出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洁合格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精密器械的处理中,进行精细管理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机密器械损坏率和出错率,提高精密器械的清洁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密器械 处理 效果评价 精细管理
  • 简介:我院护理部为适应当前形势,加快护理改革,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了一系列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在综合性医院,由于分科较细,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当患者发生非本专科的护理问题时,护理质量受经验水平的制约和影响,护理效果得不到最佳保证。为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各专科护理的优势,我院护理部组织成立了全院护理会诊小组,

  • 标签: 护理会诊 首例 护理管理工作 临床护理工作 专科护理 综合性医院
  • 简介:在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怎样才能真正体现整体护理的实际效果?我们认为,只有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了,才算达到了整体护理的实际效果.自我院在推行整体护理过程中,3次修订质量评价标准,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整体护理 质量评价 三级质控 满意度调查
  • 简介:目的评价电子护理计划单使用效果。方法依据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原则制订护理计划单,包括病情观察、气道护理、用药护理、氧气吸入护理、发热护理、引流护理、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动静脉管护理、健康教育和专科护理11个模块的电子护理计划单,比较电子护理计划单使用前后病危患者护理质量控制资料。结果护理计划单涵盖了患者住院期间关键环节的主要护理内容,实施后护理质量控制的11项内容除“氧气吸入护理”改善不明显外,其他10项护理指标均明显改善(P〈0.0l或P〈0.05)。结论电子护理计划单能够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并且有利于临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护理计划单 电子护理文书 质量持续改进
  • 简介:癔症在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发病,有心理反应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但缺乏持久的精神症状及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其疾病过程易受暗示影响,虽病程较短,预后较好,但易反复发作[1].我们采用心理支持疗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癔症患者 心理评价 心理支持疗法 心理支持方式
  • 简介:评价主体、评价工具、评价组织与管理3面对本科护理学教材评价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本科护理学教材评价的发展建议:①评价主体除包括护理学本科教材编写专家、教材管理专家外,还应包括护理教师和本科护生;②应建立专业化的护理学本科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重视对护理专业特征和编委学术水平评价;(3)应在教材评价的同时积极开展元评价,使评价发挥最大效能。

  • 标签: 护理学 教育 本科 教材 评价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在泌尿外科用于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手术前宣教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6例泌尿系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6例,对照组160例,对照组在各项检查、治疗前采用口头教育的方法,而观察组采用口头教育与温馨提示卡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两纽检查、治疗延误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延误缺陷15例,观察组发生延误缺陷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温馨提示卡能降低患者延误检查和手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温馨提示卡 健康教育 应用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评价对脑梗塞病人进行访视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4月出院的222例脑梗塞病人在出院时及访视护理3个月后用相同的问卷对脑梗塞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访视护理后病人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与病人出院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说明开展访视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结论:对脑梗塞病人开展访视护理,可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塞 访视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精密器械供应室的精密器械的处理及采取对策进行了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精密器械供应室处理的精密器械(1000件)作为样本,将2020年1月-12月实施管理前(500件),与2021年1月-12月实施管理后(500件)予以比较,并分析管理前后的科室满意度、精密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损坏率及出错率。结果  相较于管理前,管理后的清洗合格率更高(P<0.05),器械损坏情况更少(P<0.05),科室更加满意(P<0.05),出错率更低(P<0.05)。结论  精密器械在进行处理时,容易出现清洗不到位,装配不准确、零件掉落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其实施针对性的管理操作,提高精密仪器的管理水平。

  • 标签: 精密器械 处理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湿疹是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本研究旨在评价一种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湿疹患者的效果。方法:我们选择了40名被诊断为小儿湿疹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前后对照设计,患者在干预前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然后,他们接受为期12周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包括皮肤保湿、使用温和的洗涤剂、避免刺激性物质、穿着柔软透气的衣物等。结果:在干预后的评估中,我们观察到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湿疹症状严重程度得到显著减轻,包括瘙痒、红肿和湿疹病灶的数量。皮肤的光滑度和湿润度也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患者报告湿疹对日常活动、睡眠和心理社交方面的影响减少了。药物使用频率也显著降低,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减弱。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湿疹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它能够减轻症状、改善皮肤状况,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它还能够减少对药物的需求和使用频率。这个干预措施可能成为小儿湿疹管理的有效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考虑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跟踪,以验证这些发现并推动小儿湿疹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湿疹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