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感染筛查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情况,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方法采用2种不同生产厂家的ELISA试剂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BsAg,阴性标本采用NAT进行6人份HBVDNA混样检测,混检有反应性标本再进行拆分单检,并对NAT检测阳性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法补充检测。结果4823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经ELISA检测,HBsAg阴性47865份;经NAT混检有反应性标本71份,拆分单检HBVDNA阳性标本40份,NAT总有效拆分率为56.34%,NAT检测阳性率为0.084%。HBVDNA阳性标本经化学发光发补充检测,7份标本乙肝5项全阴性,6份标本单纯抗-HBs阳性,6份标本抗-HBs阳性/抗-HBc阳性,4份标本抗-HBs阳性/抗-HBe阳性,7份标本抗-HBe阳性/抗-HBc阳性,10份标本抗-HBc阳性。追踪检测到4份乙肝5项全阴标本血清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判定为“窗口期”。结论ELISA检测在HBV感染筛查中存在一定漏检风险,NAT检测可弥补ELISA的不足,有助于降低HBV经输血传播风险。

  • 标签: 联合采用血清学 核酸检测方法 筛查HBV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索临床检验诊断领域的临床创新研究人才培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提出了几个关键点。本文介绍了临床检验诊断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其次,讨论了当前临床检验诊断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提出了培养临床创新研究人才的方法和策略。

  • 标签: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创新 研究人才 培养 探索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检验诊断领域的临床创新研究人才培养问题。通过分析近五年相关文献,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提出了培养临床检验诊断学人才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该领域的持续发展。关键词:临床检验诊断、临床创新、人才培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90例患者开展探究,根据检查方法分为影像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45例,影像组采用影像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常规组行常规疾病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比对照组高,漏诊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特异度、灵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可对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可为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降低漏诊发生风险。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诱导痰细胞检查用于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的慢性咳嗽无痰患者53例,在其病因诊断中结合诱导痰细胞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53慢性咳嗽患者诱导痰细胞检查成功50例,成功率为94.3%;不良反应发生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50例诱导痰细胞检查成功者得到明确诊断者46例,明确诊断率为92.0%;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为(0.4±0.9)%,中性粒细胞水平为(37.5±20)%,巨噬细胞水平为(58.8±21)%,淋巴细胞水平为(1.0±1.1)%。结论 诱导痰细胞检查用于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慢性咳嗽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30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设定呼吸道疾病患者为实验组,设定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60例受检者行血清TIgE检测,并对呼吸道疾病行常见吸入性过敏源特异性抗体E(SIgE)检测。结果:实验组中,18例患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5例,血清TIgE检测结果增高的患者(18例)中,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侧 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3 例;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呈阳性患者(15例)中,血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结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与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30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区间为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设定呼吸道疾病患者为实验组,设定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60例受检者行血清TIgE检测,并对呼吸道疾病行常见吸入性过敏源特异性抗体E(SIgE)检测。结果:实验组中,18例患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5例,血清TIgE检测结果增高的患者(18例)中,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侧 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13 例;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呈阳性患者(15例)中,血清TIgE检测结果明显和对照组相比较高;结论: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诊断中,使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与常见吸入性过敏源SIgE检测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 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中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水平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影响,并通过对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的50例肝衰竭患者进行分析。收集了临床特征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gG、IgA和IgM水平与肝衰竭的严重程度呈现一定的关联。高或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能与肝脏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异常有关。血清免疫球蛋白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具备潜力,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量、长期随访等研究来验证其准确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肝衰竭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免疫球蛋白G IgG 免疫球蛋白A IgA 免疫球蛋白M IgM肝功能 免疫异常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血清高胆红素的分类和发生机制。首先,根据高胆红素的来源,将其分为遗传性高胆红素和获得性高胆红素两类。遗传性高胆红素主要与遗传性疾病相关,包括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和遗传性胆红素转运障碍等。获得性高胆红素则与其他因素引起的溶血、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等有关。接着,本文探讨了高胆红素的发生机制。高胆红素的产生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包括红细胞溶解释放胆红素、肝脏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积累和胆道阻塞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等。

  • 标签: 血清高胆红素 遗传性高胆红素 获得性高胆红素 溶血 肝脏疾病 胆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医院进行进行血液检测的82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为地中海贫血,设为A组,另外的41例患者为缺铁性贫血,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A组患者RDW、MCV、MCHC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方面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检验结果可以区分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诊断与鉴别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在医院进行进行血液检测的 82 例患者,其中 41 例患者为地中海贫血,设为 A 组,另外的 41 例患者为缺铁性贫血,设为 B 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A 组患者 RDW 、 MCV 、 MCHC 与 B 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方面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检验结果可以区分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诊断与鉴别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抗蛇毒血清分段稀释滴注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51例使用抗蛇毒血清治疗的蛇咬伤患者按抗蛇毒血清临床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191例)和分段稀释滴注法(60例),对比过敏反应、住院时间、患者接受程度、护士欢迎程度的两组差异。结果分段稀释组过敏反应率3.3%,传统组过敏反应率为13.6%,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段稀释滴注法省去了皮试步骤,避免了假阴性和假阳性判断困难,具有过敏试验、治疗、脱敏三重作用,使治疗更加及时,抢救更加方便,护理工作更加简化。

  • 标签: 抗蛇毒血清 分段稀释滴注法 皮试
  • 简介:目的探讨高铁作业者血清热应激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职业性体检的高铁作业者176名为高温组。从同日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76名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HSP70含量。结果高温组血清HSP70水平(0.157±0.133)ng/ml高于对照组(0.097±0.134)ng/ml,有显著性差异(t=4.26,P〈0.01)。以接毒工龄将高温组分为三组,HSP70含量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8.26,P〈0.01)。结论高铁作业者血清HSP70水平显著升高,可为高温作业制定护理对策提供指导。

  • 标签: 高铁作业者 人热应激蛋白70(HSP70)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