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大众的口腔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以及对自我美观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进而大众病情的日渐复杂化,加之口腔医疗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取得新进展,护士的地位也日渐提升和得到重视,同时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目前很多临床患者的病情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无法完成治疗,需要多个科室联合采取多种手术方法完成,此类连续手术也需要护士的精心准备和密切配合才能达到最佳临床效果。为了满足广大患者要求以及口腔临床医学和口腔护理的发展要求,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此类连续性手术的相关配合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列举出“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翻瓣术以及断冠术的护理配合”所需器械和配合要点,尽可能的培养医护配合默契、尽可能的达到患者预想效果、减少以及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更多的了解相关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以便提高日后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周翻瓣 断冠粘接 四手操作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嵌体是一种嵌入牙冠内,用以修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及功能的修复体。与树脂修复体相比,嵌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修复方式,其磨除牙体组织少,可以更好地恢复牙体缺损牙齿的形态和功能。瓷嵌体具有天然牙的颜色和半透明性,且美观性好。在牙体缺损修复临床工作中,由于嵌体体积小,外形不规则,传递中不容易夹持,在传递过程中,涂抹在嵌体组织面上的树脂,很容易被到医护人员的手套上,从而影响操作,也容易使树脂材料的量减少,不利于嵌体良好的。为了改进护理传递过程中的上述问题,经临床实践介绍一种通过利用牙龈保护剂和涂药棒自制的接棒传递嵌体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它可以补充营养、水分,进行药物治疗和负压引流。保持胃管通畅是留置胃管护理的重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由于病人胃内食物残渣过多,误吞入胃内的痰液、口腔分泌物黏稠,导致胃管严重堵塞。传统的方法是用50m1.注射器进行反复抽吸、冲洗,费时费力,且难以彻底清除胃管壁黏附物。为此,我科采用中心负压吸引方法解决35例严重胃管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护理 中心负压吸引 粘堵 临床护理工作 口腔分泌物 护理操作
  • 简介:男性病人由于小便失禁、小便不能自理等因素易发生失禁性皮炎,有学者报道失禁病人如果护理不当失禁性皮炎发生率高达5.6%~50.0%[1],发生失禁性皮炎创面愈合缓慢或不愈易继发感染,炎症难以控制,免疫力低下者继发感染和败血症危及生命。对于失禁病人,可采用留置尿管或尿壶尿、保鲜袋尿、阴茎套外接尿袋等进行护理,但在临床使用以上护理措施,有部分病人相继发生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尿石症、

  • 标签: 接尿器 男性 设计
  • 简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护理服务属于一种特殊的具有活动性的商品,因为它的无形性,在质量的保证中较实物商品更为困难。为了让病人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照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并保持其可持续性,我院推行了首负责制这一护理模式,

  • 标签: 负责制 护理服务质量 临床 健康意识 病人满意度 病人感受
  • 作者: 曾智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无菌医用胶贴合用医用自粘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儿科病区随机抽取住院患儿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无菌医用胶贴合用医用自粘弹力绷带,对照组用传统的无菌透明膜合用胶布。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液体外渗、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脱管数等情况。结果:对照组套管针留置期间给患儿带来日常生活的不便,更衣、睡眠、洗漱时无意中碰撞、牵拉、摩擦等刺激,可致留置针脱出和液体外渗。实验组160例患儿成功率、留置时间(>3天)和平均留置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针头脱落、重新固定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160例患儿中,局部红肿、皮肤过敏、液体渗漏、导管周围皮肤破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菌医用胶贴合用医用自粘弹力绷带的弹性较好,通透性好,舒适、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推广。
  • 简介:【摘要】激光治疗仪通过其特定波长的光线直接作用于血液成分,展现出通过生物刺激效应改善微循环和促进血液成分良性调节的潜力,从而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本研究旨在评估药物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治疗高血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组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观察组除接受相同的药物治疗外,还额外接受了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武汉五体通泰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WT-JG-2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方式为每天30分钟的鼻腔激光治疗头进行鼻腔内照射,连续21天。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黏稠度、生活质量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血沉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显著改善,特别是在观察组中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晕、肢体麻木等有明显改善,且治疗期间无明显不适或副作用报告。

  • 标签: 脖式半导体激光治疗仪 照射辅助治疗 高粘血症
  • 简介:雾化吸入给药是一种理想的给药途径,该方法能避免注射或口服给药所致的全身不良反应,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目前,无创呼吸机没有自带雾化吸入装置,在给无创通气患者行雾化吸入给药时,需脱机雾化,使通气治疗受到限制。笔者对氧气驱动雾化器与呼吸机管路进行了巧妙连接,使用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器 无创通气 呼吸机管路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尿失禁患者尿器所致阴部皮肤糜烂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5年 1月 ~2019年 11月收治的老年尿失禁应用的尿器患者 60例进行研究,纳入对象有完整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有不同程度的阴部皮肤糜烂。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面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效果,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尿器所致老年尿失禁患者阴部皮肤糜烂护理中开展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使得患者对护理更满意,值得应用。

  • 标签: 接尿器 老年尿失禁 阴部皮肤糜烂 全面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3月急性脑卒中患者46例为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院内项目合格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急诊准备,CT检测以及溶栓准备等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目标管理理论 急性脑卒中 桥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筛选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科行静脉溶栓桥动脉取栓治疗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分组研究,以电脑随机抽签法为分组方式,组别设置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纳入42例。对照组直接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从护理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两个方面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对比并无明显区别(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低,而AD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经t验证,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静脉溶栓桥动脉取栓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并改善其神经功能,对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3种不同消毒方法对无层流设备台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将手术时间超过2h的90个手术间次随机分为3组,每组30间次,分别采用紫外线消毒方法、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方法和动态空气消毒器加含氯消毒剂消毒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监测消毒前、消毒后(手术前)、术中2h空气的菌落数。结果消毒前3组菌落数均超标,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前后3组菌落数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消毒后组问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2h时3组菌落数,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应用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手术室和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手术室物体表面和湿拖地面,消毒杀菌效果好,是无层流设备台手术室空气消毒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手术室 空气消毒 紫外线 动态空气消毒器 消毒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并总结一例患有脑动脉腔内血栓的患者行静脉溶栓桥超选择脑动脉腔内血栓取出术的护理体会,为类似病例的护理提供经验和指导。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一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桥超选择脑动脉腔内血栓取出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入院情况、手术过程、术后恢复以及护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结果:经过静脉溶栓桥超选择脑动脉腔内血栓取出术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循环系统、生命体征等情况,以及进行合理的抗凝治疗和预防感染。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并提供心理支持和宣教。结论:针对脑动脉腔内血栓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桥超选择脑动脉腔内血栓取出术时,护理人员的密切合作和专业知识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并促进术后恢复。通过总结这一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可以为类似病例的护理工作提供经验和指导,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静脉溶栓桥接 脑动脉腔内血栓取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护士工作站下依托品管圈管理模式降低住院患者瓶查对缺陷率的分析。方法:由院内静疗小组及科室静疗小组成员通过现场抽样查检法,调查我科2021年5月1日至7日间护士瓶时患者身份识别情况,共计调查患者46例,并选取我院11人成立品管圈小组在启用的移动护士工作站对住院患者进行扫描核对执行各项操作和治疗。分析瓶查对后的缺陷率情况。结果:我科护理人员瓶查对操作更加规范,瓶查对缺陷率由原来的43.9%降至17.3%。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按照新增PDA输液瓶流程进行瓶,可有效降低我科护理人员瓶查对缺陷率,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 标签: 移动护士工作站 品管圈管理模式 住院患者 接瓶查对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静脉溶栓桥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应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 静脉溶栓 桥接血管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