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自2016年6月以来,我科治疗性眼科器械用纸塑包装袋包装,并用环氧乙烷冷消毒方式灭菌,其有效期为6个月。眼科器械精细且贵重,如泪道探针、泪点扩张器、虹膜回复器等前端都比较尖锐,而纸塑包装袋一面为纸,一面为塑膜,在拿取或移动过程中易刺破纸塑袋。

  • 标签: 眼科器械 纸塑包装袋 保护套 泪点扩张器 泪道探针 移动过程
  • 简介:目的对国内外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对国外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文章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13篇,共介绍了17个指标体系,各指标体系的结构及条目数存在较大差异,更加关注结果性指标,忽视结构及过程性指标。结论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受到了普遍关注,构建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需要对各指标的测量方法、阈值进行规定,保证质量指标的可操作性。且针对评价后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制订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保证质量改进的连续性,以达到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养老机构 质量评价 指标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痉挛性脑瘫住院患儿120例(实验组)与2015年6月至12月痉挛性脑瘫住院患儿11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院前、院内、院外系统化健康教育,两组患儿均于入院时、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进行康复依从性、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6个月3个时间点两组患儿康复依从性、残疾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依从性,持续改善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比传统健康教育具更大优势,值得在儿童脑瘫康复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瘫 健康教育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优化就医流程的有效性。方法按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上线前后来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3例。监测记录2组分诊分区准确率、就诊等候时间、直接护理时间占总护理时间比例。结果观察组分诊分区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就诊等候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直接护理时间占总护理时间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预检分诊系统能迅速准确地甄别急危重症患者,提高分诊分区准确率;缩短危重患者的等候时间,减少意外发生;增加急诊护士直接护理时间。使急诊预检分诊更为规范化、流程化。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信息系统 就医流程
  • 简介: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DHD)认知功能评定特征,总结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ADHD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哌甲酯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认知功能、精神症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连续性操作测验(CPT)错误数、漏报数和反应时间等指标、威斯康辛卡片分类各项指标以及韦氏儿童智力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PT错误数、漏报数和反应时间、治疗完成分类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均明显降低,概念化水平百分位数和韦氏儿童智力检测水平明显升高,除了非持续性错误数和概念化水平百分位数指标外,研究组患儿的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研究研究组患儿精神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明显提高ADHD患儿认知功能,改善患儿精神症状,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

  • 标签: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认知功能 特征 心理护理 干预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全身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系统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2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心肺复苏后行全身亚低温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神经系统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复苏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系统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心肺复苏后患者行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患者神经复苏预后,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亚低温 心肺复苏术 神经系统 预后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防治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library、PubMed、WebofScience、OVID、EMB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RCT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MD=-1.91,95%CI(-2.63,-1.19),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防治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癌性疲乏
  • 简介: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父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14年10月—2015年1月入院患儿的父母30名为对照组,2015年2—6月入院患儿的父母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儿父母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评估2组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疾病管理能力及患儿复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父母疾病相关知识、疾病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F=14.162,P〈0.001;F=8.015,P=0.017),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复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6.667,P=0.02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可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父母的疾病知识水平,改善患儿父母的疾病管理能力,患儿复诊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儿 父母 健康教育 以家庭为中心
  • 简介:目的:探讨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中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及身体质量指数、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指导的个体化护理可有效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消极情绪,改善临床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奥马哈系统 个体化护理 老年冠心病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快速止血,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移动管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电话回访方式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通过基于奥马哈系统的移动管理平台给予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癌症生存质量的共性模块测定量表、乳腺癌特异模块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疲倦、疼痛、恶心呕吐、总健康状况和失眠等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体象、对未来憧憬、系统治疗副反应、乳房症状、上肢症状等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性化移动管理平台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乳腺癌 延续性护理 奥马哈系统 手机应用软件
  • 作者: 信静冯建侠柏亚玲董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7-02-1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系统护理干预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行鼻内镜下治疗方式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62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系统护理干预方法,利用焦虑评分量表(SAS)与抑郁评分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满意率、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23%(1/81)低于对照组14.81%(12/8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6.30%(78/81)高于对照组83.95%(68/81),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中,系统护理干预方式的引入,对患者负性心理问题控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以及患者满意率提高等都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在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行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6例,并随机等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联合系统性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优质护理 系统性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