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检验科临床微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病原的耐药程度。方法:采取回顾式分析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检验科临床微生培养的上万份样本进行相关因素的检测,探讨影响微生培养质量的具体原因,了解病原的耐药程度。结果:本次研究认为影响临床微生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包含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人员因素,具体培养的准确率达到82.08%,符合质量规范的相关要求。在所有样本的类型当中,痰液样本受到的影响最少准确率最高,病原耐药程度按照类型来进行划分。结论:开展综合质量监测,做好规范性存储,提高采集的精准程度,可以减少外部和内部环境,对于检验科临床微生培养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未来需要着重提升操作人员的规范化技术水平,以改善科室管理的质量。

  • 标签: 微生物培养 病原菌耐药 科室建设
  • 简介:医院手术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手术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媒介.我国约有1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1],切断经手术器械传播途径非常必要,现将手术器械微生污染及消毒现状综合如下.

  • 标签: 医院 消毒 手术器械 微生物污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儿科听诊器被微生污染情况,探讨有效的消毒措施。方法对儿科使用过的90个听诊器消毒前进行微生监测,将90个听诊器平均分成3组,分别用2%消佳净、0.5%碘伏、75%酒精消毒后进行微生监测。结果随机抽样的90个听诊器于消毒前被微生污染阳性率达86.67%,并分离出9种微生,消毒后污染的阳性率降至13.3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儿科听诊器污染严重,用2%消佳净、0.5%碘伏、75%酒精消毒听诊器是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听诊器 微生物 监测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童腹泻诊断中采取粪便微生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因腹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共有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采集患儿新鲜粪便作为研究标本对其进行粪便微生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 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腹泻诊断中施以粪便微生检验能够检查出导致患儿腹泻微生的种类以及感染类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腹泻 粪便微生物检验 微生物种类 感染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病原微生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受病原微生检验的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取荧光RT-PCR检测和常规的RT-PCR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技术的检验结果。结果: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7.50%,常规的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2.92%,荧光RT-PCR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的RT-PCR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1,P

  • 标签: 病原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经我院微生学检验的 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 1041份)和对照组( 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血培养样本( X2=4.388 , P=0.036 )、粪便样本( X2=4.471 , P=0.034 )、呼吸道样本( X2=5.420 , P=0.020 )对微生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 X2=18.536 , P=0.001 )。结论 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阳性检出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我院微生学检验的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1041份)和对照组(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血培养样本(X2=4.388,P=0.036)、粪便样本(X2=4.471,P=0.034)、呼吸道样本(X2=5.420,P=0.020)对微生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X2=18.536,P=0.001)。结论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阳性检出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
  • 简介: 【摘要】总结一例艰难梭患者感染性休克行洗涤移植的护理。护理要点: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洗涤移植的护理、中长静脉导管顽固性渗液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艰难梭菌感染 感染性休克 洗涤菌群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应用强化护理模式对临床症状、肠道及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 对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泻患儿96例展开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应用强化护理模式,将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护理前后肠道群情况、复发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用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肠道群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出现增加,且研究组增加显著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的研究显示,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应用强化护理模式能够更快缓解临床症状、增加肠道、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强化护理模式 小儿 急性腹泻 临床症状 肠道菌群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沙门氏感染性腹泻儿童接受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择取290例沙门氏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4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n=145例,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肠易激病情严重程度调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指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沙门氏感染性腹泻护理中,延续性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对改善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建议推广。

  • 标签: 儿童 沙门氏菌群 感染性腹泻 延续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尿失禁患者中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0年05月-2021年05月间90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盆底肌康复治疗)和研究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各4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盆底肌恢复指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周,研究组I类肌纤维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II类肌纤维收缩个数多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在产后尿失禁患者中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增强临床疗效,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尿失禁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群训练 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粪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内镜直视下进行粪移植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及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32例患者中13例出现腹痛隐痛,12例患者一次移植治疗效果明显,12例患者进行2次移植,8例患者进行3次移植,余未见其他异常。随访3个月,未出现其他不适。结论:粪移植术前充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中充分的技术准备与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以及饮食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炎性肠病 粪菌移植 心理护理
  • 简介: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会增加医院感染的流行[1]。为加强多重耐药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病人安全,我院对2011年1月-12月检出的161例多重耐药感染病例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分析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生儿肠道微生态与整体健康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肠道微生态系统在新生儿期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发育均有着深远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肠道微生态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防止疾病的发生,并能有效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然而,许多外部因素可能干扰新生儿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可能为新生儿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并探索新生儿健康促进的可行途径。

  • 标签: 新生儿 肠道微生态 健康 免疫系统 神经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落实多重耐药防控措施,评价其对降低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的作用。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7月,对入住我院ICU治疗的70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前实施常规防控干预措施的35名患者分入对照组,2022年4月起施行综合防控干预措施的35名患分入观察组。调查两组多重耐药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两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防控措施的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后显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落实多重耐药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率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综合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训练,对比两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GQOL-74中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生物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训练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