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医院感染管理的关系。方法:针对2009-2014年在工作的1000名医务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讲座、理论学习班、知识竞赛、研讨会等;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培训结束后以科室为单位,对全院医务人员集中的进行系统考核,提问、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相结合进行考核;如出现问题,达成共识后,再评比、检查。结果:渲染了医院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的氛围;增强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强化护理工作者操作规范的自觉性;提升了院内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达标率以及丢分内容层次,减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顺利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可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的效果,强化感染管理保证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成效,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加强,提升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层次性。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任务强化性锻炼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影响。方法将80例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吞咽治疗,对2组患者均进行防治张口困难的教育,教育内容完全相同,但锻炼强度不一样。对照组患者随自己意愿锻炼,观察组患者必须按要求的强度完成锻炼任务。分别在治疗前、锻炼半年后对2组患者进行张口困难程度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张口困难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4,P=0.731);锻炼半年后,2组患者张口困难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好于对照组(Z=2.251,P=0.024)。结论对患者的锻炼无明确强度规定,患者难以持之以恒,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对患者的锻炼进行明确的强度要求,按要求规范正确地完成锻炼,则能更有效地防治张口困难的发生。

  • 标签: 鼻咽癌 张口困难 强化性锻炼
  • 简介:目的探讨实施中医穴位定向透联合艾灸护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依照医嘱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联合艾灸实施中医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中医穴位定向透联合艾灸治疗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定向透联合艾灸护理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症状,对眩晕康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眩晕 中医穴位定向透药 穴位艾灸
  •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护士沟通能力对护关系的影响。[方法]先对90名责任护士进行沟通能力测评和其所管的250例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责任护士与病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病人对我院护理工作不满意的方面后,从专业知识、沟通技巧、服务方面等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责任护士的沟通能力、病人满意度及护理纠纷、护理投诉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培训后,责任护士沟通能力和病人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纠纷、护理投诉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提高责任护士的沟通能力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投诉、护理纠纷、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护关系。

  • 标签: 责任护士 沟通能力 病人满意度 护理投诉 护理纠纷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技能在护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妇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2015年12月出院的患者,干预组为2016年1月出院的患者,每组各60例。其中干预组住院期间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对科室全体在岗护理人员培训后在运用进行心理咨询技能沟通,对照组采用常规护沟通方式,出院时采用患者就医体验量表/就医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査。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就医体验/就医满意度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心理咨询技能应用于护沟通,可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及就医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咨询 护患沟通 就医体验
  • 简介:从静脉用量总剂量、输液速度、浓度方面总结影响小儿静脉输液给精准性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强护理安全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药物知识的学习、规范药物配制换算、加强工作责任心及健康教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措施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用药的精准性,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科 静脉用药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病人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病人88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的模式指导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模式,出院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锻炼知晓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患肢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旋内、旋外的角度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知晓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指导乳腺癌术后病人进行肢功能锻炼,能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有效性和满意度,促进肢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思维导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功能锻炼 依从性 满意度
  • 作者: 周春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的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校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护理人员所存在的一系列不规范动作等带来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对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建议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对神经外科行科学的管理体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且不良反应明显优于管理前。对患者的睡眠情况以及心情改善程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疾病的管理中,能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使神经外科的各项运作正常化,这对于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对耐多结核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耐多结核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人文关怀,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文关怀能有效地改善耐多结核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护理人文关怀 焦虑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将2014年1~6月实施PDCA循环的病历与2013年7~12月未实施PDCA循环的病历进行病历质量及护理记录主要缺陷比较分析。结果应用PDCA循环后病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记录主要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PDCA循环法可促进护理文书质量持续改进,是提高护理文书质量有效地管理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文书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随访对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患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的AMD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患者每次返院复查时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由专科护理人员利用病案管理系统进行复诊通知、患者评价、病情跟踪、健康指导等。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失访率、复发率、视力上升情况、焦虑和抑郁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在复查期间的失访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视力上升的患者比例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结论对老年黄斑变性患者药物治疗后应用病案管理系统随访,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黄斑变性 内皮生长因子 焦虑 抑郁 病案管理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抗结核顿服法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为老年肺结核患者服药管理提供新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5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睡前服药法,遵医嘱21:00-22:30睡前将每天的抗结核药量一次性服完,对照组采取早餐服药法,遵医嘱7:00~8:30空腹将每天的抗结核药量一次性服完。疗程均为2个月,2个月后比较两组服用抗结核后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出现的胃肠道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采用睡前服用抗结核能减少抗痨药物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 标签: 结核药 老年患者 胃肠道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及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128例行肝癌手术患者,根据分层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应用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LC)及知信行问卷对两组焦虑、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及知信行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症状反应及QoL—LC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知识、信念态度、行为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理论强化护理能有效减轻肝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知信行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知信行理论 肝肿瘤 术后焦虑 抑郁
  • 简介:总结采用全方位定位标识法管理手术室仪器的效果。具体方法为每一仪器都设立固定资产“身份证”标识和序列号标识及定位标识;用白板制成仪器分布表悬挂于手术室中心控制室墙上,同时各手术间电脑桌面上都有仪器分布表,可快速查询仪器状态;使用手术间房间号牌对换借用公用仪器,明确公用仪器的去向。经过2年实践,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仪器设备归位率提高到95.7%,使用率提高到93.8%。

  • 标签: 手术室 仪器设备 管理 定位标识
  • 简介:目的评价老年呼吸科实施健康管理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影响的效果。方法成立健康管理小组,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家庭护理等措施,运用埃普沃斯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在控制烟酒、体质指数、避免使用安眠药、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疾病监测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白天嗜睡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症状。

  • 标签: 健康管理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围术期护理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出院前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8周后,研究组肩关节功能障碍全部康复,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实施强化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手损伤 外科皮瓣 肩关节功能 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3R强化护理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心理学的影响。方法2014年1~12月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3R强化护理,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的疗效程度。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疗效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R强化护理法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

  • 标签: 3R强化护理法 血管性痴呆 神经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