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绘画疗法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和需求,达成护患的精神沟通,提高患者住院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9月~2010年9月入院男性精神科住院患者248例为研究对象,每周组织1~2次集体绘画活动,不设主题思想,采取自由联想,自主选择绘画内容,绘画完毕后由患者自主对其作品内容释意。结果:患者住院的生活质量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住院治疗依从性提高,自尊和自信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交往能力有所改善。结论:绘画疗法能促进精神科护理人员更好地观察与了解患者病情,也促进了护患沟通与融洽相处,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意外事件发生,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绘画疗法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精神病专科医院老年科护士对谵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谵妄相关知识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某精神病专科医院老年科60名护士进行谵妄相关知识调查.结果60名老年精神科护士谵妄知识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不足80分,评估内容得分最低(57.41±22.61)分;护士谵妄知识得分与护士既往是否曾正确判断出谵妄病情相关(P<0.01);所有护士均认为需要谵妄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但33.33%和41.67%的护士对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评估内容方面的知识关注不够.结论应加强对老年精神科护士谵妄知识的培训,同时应关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 标签: 老年 谵妄 精神科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初期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人院第2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测评,探讨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评分(13.85±4.63)分,62例(62.00%)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副反应、一般精神病理因子、性别、户籍和婚姻状况是其影响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初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睡眠状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睡眠障碍 住院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成立门诊随访小组,建立患者档案资料,采用电话随访、邮递信函、咨询热线及上门随访等形式进行门诊随访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门诊随访干预12个月后,改善了患者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P〈0.01)。结论门诊随访可明显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 标签: 门诊 随访 精神分裂症 首发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浙江省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现状,为制定并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抽取浙江省14家精神病专科医院,从每家医院中以月份为单位抽取2010年3个月的出院患者病案共7684份。通过查阅病案统计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不同精神病病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等级医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构成比,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3.41%,医院感染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精神病类型及医院等级有关;感染部位前3位是上呼吸道、胃肠道、下呼吸道。结论加强老年患者及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院感防控措施的落实是精神病专科医院院感防控的重点。

  • 标签: 精神病医院 院内感染 分析
  • 简介: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永远的宗旨,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备过硬的操作技术水平,更要注重护理理念的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是衡量护士工作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病人护理满意度是指病人所期望的理想护理和其实际接受到的护理之间相符合的程度。现就我院运用OEC管理模式前后精神科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

  • 标签: OEC管理模式 精神科 住院病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按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艾森克人格测试进行评定,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按不同性格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按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积极因素因子得分,降低了患者激惹、精神病性表现、退缩及抑郁消极因素因子得分(P<0.01或P<0.05).结论按性格特征进行心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障碍有较好疗效,社会能力与社会兴趣提高,更爱整洁;而易激惹、抑郁等消极因素明显减少.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性格特征 行为障碍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