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学博士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课程内容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该课程的实施效果。方法由2所护理学院教师组成核心课程团队,通过研讨形成课程内容及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案并在8所院校实施,采用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学习效果。结果自2015年3月—2018年1月共实施4期课程教学,102名学生参与线上及翻转课堂的课程学习并填写问卷。82.4%(84/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哲学课程非常有必要,88.2%(90/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理论构建课程非常有必要。4期学员对课程学习内容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的比例为44.1%-89.2%。结论该课程促进了研究生对护理以及护理哲学与护理实践的理解,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促进我国护理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
  • 简介:摘要: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其频率高于人耳可听到的范围。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应用优势,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超声波,医生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状态,从而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超声波不仅具有高分辨率和实时成像的优势,而且无辐射,安全可靠。因此,它成为医疗学和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超声波的特性以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波 医学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该文以美国纽约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学院的护理哲学博士项目为例,介绍和分析了美国护理哲学博士教育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从申请要求和录取到最后博士毕业的各个环节。并总结了一些值得国内学习和借鉴的做法,如招生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及潜力的考核,课程设置上的系统化和个性化,以及加强阶段性考核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科研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高原地区环境恶劣情况复杂,高原官兵必需具备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各项军事任务。高原特勤疗养官兵由于高原脱习服反应,于普通特勤疗养员体育疗法开展不尽相同,本文从高原特勤疗养人员的特点、体育疗法的特点与应用、体育疗法的组织实施以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体育疗法合理应用于高原特勤疗养人员体能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体育疗法 高原官兵 特勤疗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在儿童感觉失调的干预方案中,探讨了对其实施平衡类体育游戏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样本为30名我院收治的感觉失调儿童,通过抽签法分为两组,将常规体育活动施以常规组,将平衡类体育游戏施以研究组,调查各组儿童经两种方式干预后的前庭功能失衡评分、本体感觉失调评分。结果:分析两组儿童干预前后的前庭功能失衡、本体感觉失调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对感觉失调儿童实施平衡类体育游戏干预,可显著改善儿童的感觉失调情况,促进儿童的恢复,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感觉失调 研究 儿童 平衡类 干预 体育游戏
  • 简介:目的建构保健护士胜任特征结构模型。方法运用胜任特征核检表对226名保健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专家小组讨论确定初步的胜任特征编码词典,并根据编码词典对行为事件访谈的结果进行编码分析。结果2组访谈时间、长度上有显著差异。优秀组和普通组护士在责任感、专业知识与技能、主动性、应急能力、严谨性胜任特征差异有显著性。绪论将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服务特征、认知风格、职业特质、价值取向,构成了保健护士胜任特征结构模型。

  • 标签: 胜任特征模型 行为事件访谈 保健护士
  • 简介:摘要: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的外伤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体育活动中青少年易发外伤的原因和形式,以及如何开展外伤防护措施和医疗护理。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旨在提供有效的对策,以保障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 标签: 青少年外伤 体育活动 防护措施 医疗护理 安全教育
  • 简介:摘要:压舌板是临床检查中不可缺少而且使用非常频繁的医疗器械,目前传统的压舌板采用的是木质压舌板,木质压舌板主要原料是木头,木头作为一种木质材料容易发霉,对患者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且木质压舌板作为一次性医疗器械会造成树木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前传统的木质压舌板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配备照明工具,因此在使用上极为不便。基于临床实践,针对压舌板临床检查的特点,对传统的压舌板进行优化,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压舌板,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此方案,并获国家新型外观专利,以利于方便临床检查工作。

  • 标签: 压舌板 医疗器械 新型结构
  • 简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为我国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正在向系统化整体护理方向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对挑战,是时代赋予护理学专业新的责任和任务。

  • 标签: 护理学专业 课程结构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转变 系统化整体护理 设置
  • 简介:摘要:在高校内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广大在校生的身体素质,让其具备更加优秀的健康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将体育比赛、体育活动等和体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从而更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大学生树立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将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整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根据现阶段高效体育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一定的教学延伸来研究如何能进一步获得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

  • 标签: 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 课堂延伸 体质健康
  • 简介:目的研究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在280例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中随机抽样140例.给予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为实验组,另140例仍维持原有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对照组,进行发病率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糖尿病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0;其对照组为:34.3%;P<0.01.高血压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5.7%;其对照组为:40.0%;P<0.01.结论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与健康成正相关.即健康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能降低发病率.

  • 标签: 饮食结构 生活方式 发病率 健康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的理论,对广州市一家三甲医院门诊收治的2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238例患者中,处于无意图阶段者占19.3%,有意图阶段者占15.1%,准备阶段者占20.2%,行动阶段者占8.8%,维持阶段者占36.6%。年龄和病程的长短显著影响患者的体育锻炼行为在各阶段的分布,P〈0.05,而性别和学历因素对患者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要注意增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尤其是青中年患者。

  • 标签: 体育锻炼行为 原发性高血压 行为改变模式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2 4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200例。观察组给予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采取自然分娩(未行分娩镇痛)。结果:两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长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发热率、羊水污染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椎管内分娩镇痛 孕妇 妊娠结局 发热
  • 简介:摘要:中药冷热湿敷是中医中药治疗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冷热湿敷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敷料滑落的问题,不止患者的体验感差,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综合我院在过往的中药冷热湿敷的治疗经验,中药冷热湿敷中敷料的固定性差,保温效果不好,我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了一种用于中药冷热湿敷的固定保温贴结构,本结构具有简单、操作方便等方面的突出特征,与一般的中药冷热湿敷方法相比,可持续保持药包温度,确保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因反复加热药包而增加的工作强度。

  • 标签: 中医贴 设计 研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健康教育干预和结构性心理教育干预对化疗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根据Zung焦虑、Zung抑郁自评量表,结合化疗病人具体情况设计)将肿瘤外科接受化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人的一般资料和对可能出现的化疗毒副反应的担心程度。[结果]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构性心理教育干预能显著改善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化疗病人。

  • 标签: 心理干预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展日益显著,为护理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考核方法,OSCE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对护理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近年来,随着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OSCE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护理教育 应用进展 临床能力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基础课程《中医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级的1个护理大专班护生作为实验对象,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作为其教学、考核方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结束后进行考试质量分析。结果(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总成绩服从正态分布(P>0.10),偏度系数为0.87,峰度系数为0.80,得分率较高的考站为中医护理技能的2个考站,得分率较低的考站为健康教育站、护理评估站。(2)本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平均难度为0.78,平均区分度为0.26,内容效度比平均数为0.95,各站考核成绩与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15%+实验成绩占15%+期末操作考核占35%+期末理论笔试占35%)的相关系数为0.39(P<0.01);评分者之间的信度系数为0.51~0.94。结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模式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可考虑在其他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中运用,以培养和锻炼护生的临床能力。

  • 标签: 中医护理学基础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护生 考试质量 成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8年8月实施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分别选取2018年8月前后各一年收治的急诊科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比对照组更低,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的效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自理责任、自理观念、自理技能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急诊科中实施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对安抚急诊科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绪,提高急诊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都有积极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急诊科护理的满意度,切实提高了急诊科诊疗及护理质量。

  • 标签: 结构化急诊护理路径 急诊科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