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影像学检查泛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达到诊断目的的各种检查,它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检查方法。目前临床上普遍开展的影像学检查有X线、CT、USG、MRI、DSA等。申请影像学检查,是临床医生在一定的思维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恰当地选取某一种或多种影像检查手段,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申请 思维
  • 简介: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拥有CT机1万余台,螺旋CT约2600台,每天多达十几万人接受CT检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接受X线诊断检查的统计为每年150人次/千人[1].我院2台CT每天平均检查约60人次.

  • 标签: CT扫描 辐射剂量 方法探讨 诱发 病人 螺旋CT
  • 简介:目的:探讨B超、彩超及CT在偶发性肾癌诊断上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偶发性肾癌共22例,分析其B超、彩超及CT的表现,比较它们对肾癌的发现、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结果:①B超、彩超及CT均可发现病灶。②在定位、定性上CT较B超、彩超有明显的优势,其中21例CT在术前有明确的诊断。结论:CT在偶发性肾癌的发现、定位和定性诊断上有重要的价值,是偶发性肾癌发现、定位和定性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肾癌 CT B超 彩超
  • 简介:摘要:超滤技术是用于截留液体中目标大小的颗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则允许透过膜。采用世界先进的切向流超滤浓缩技术,分别使用超滤膜包和中空纤维柱对流感病毒(H 3 N 2 亚型)超滤浓缩成倍体积,测定血凝价HA。结果HA成倍增加,废液 HA 呈阴性,病毒回收率达 100 %。结果表明,两种超滤系统各有优缺点,适用于流感病毒抗原的浓缩。

  • 标签: 流感病毒,超滤膜包,中空纤维柱,血凝效价,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顽固性便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排粪造影、盆底四重造影、结肠运输试验、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4种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排粪造影诊断顽固性便秘的阳性率达43.37%,而盆底四重造影对盆底疝的诊断有意义,结肠运输试验对顽固性便秘而无便意者比较适宜,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是对结肠运输试验的补充和细化。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对无便意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排粪造影 盆底四重造影 结肠运输试验 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专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不过因为该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晚,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文将对我国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 标签: 护理专业 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 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显著高于对照组 的 7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4/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8.0%(9/50) ,上述两组指标差异均具备 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化内科门诊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研究离不开标本照片,标本照片在创伤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的拍摄不同于静 物摄影, 因为它能必须真实地立体地反映组织的病理变化。拍摄者除了应掌握熟练的拍摄技术外,还要熟悉创伤骨科临床和实验 研究标本的特点。本文报道在长期的拍摄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对创伤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标本的认识和拍摄技巧。

  • 标签: 创伤 骨科 标本 相机 拍摄 反光 光圈 快门速度
  • 简介:目的通过对乳腺微小肿块(直径<1cm)超声不同定位方法的比较,寻求适合的术前超声定位方法方法选择我院60例女性乳腺微小肿块患者,分成3组,分别经超声体表定位、超声引导下亚甲蓝(美蓝)注射定位及细针穿刺定位3种不同方法术前定位后,行乳腺肿块切除术,对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多个肿块为找到第1个肿块的时间)、出血量(多个肿块为平均出血量)及切除组织与肿块重量的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单一良性肿块,细针穿刺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2.1±1.7)min,出血量为(10.2±3.8)mL;经皮肤体表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5.6±3.2)min,出血量为(18.1±4.8)mL;亚甲蓝定位找到病灶的时间为(4.0±2.8)min,出血量为(14.0±4.6)mL。结论乳腺微小肿块术前行超声定位是简单准确的方法,能准确标明肿块的深度和位置,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其中细针穿刺定位最精准,术中寻找到肿块的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但价格昂贵;体表定位最简便,尤其适合多病灶定位,但当乳房过大或乳腺较松弛时易发生偏移而导致术中找到肿块的时间过长;亚甲蓝染色定位较准确,但易弥散,时间和注射剂量是关键。

  • 标签: 乳腺 微小肿块 超声定位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控制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该院实施血常规检验的健康体检者 80例,均予正规的血液细胞检验,通过分析血液细胞检验结果,观察不同检验流程对实际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 1∶5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在 RBC、 WBC、 Hb、 PLT的检验结果,均低于 1∶10000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室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 48小时后的 RBC、 WBC、 Hb、 PLT水平均高于放置 24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低温状态下,血液标本放置 48小时后的 WBC、 PLT、 Hb、 RBC水平与放置 24小时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液细胞检验各项环节(标本放置时长、稀释比例、存放温度等)均会对检验质量形成一定影响,应在采取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对不同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最大化确保检验结果的准备性。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护患沟通方法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6-2020.9,抽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 90 例急诊患者展开研究,遵循双色球分组法分组,均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联合护患沟通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 理满意度(服务态度、人文关怀、主动服务、问题解决、护理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护患沟通方法可有效 提高急诊护理的满意度,可改善护患关系,效果显著。

  • 标签: 护患沟通方法 急诊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脾脏MSCT测量及脾大分度的简捷准确方法.方法:应用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的体积,并与以往的肋单元计数法、脾门厚度测量法等进行比较.结果:测得正常脾脏体积为78.4~401.2cm3,平均为202.26cm3.脾脏体积与性别因素有关.结论:MSCT重建技术测量脾脏体积更准确、简捷.

  • 标签: 脾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学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为各级医院培养出了与职业岗位零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并总结医学影像技师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以对技师的培养有所帮助。方法在本院放射科开展影像技师教育模式探索,从理论、业务学习,科研培训,考核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对影像技师进行系统继续教育。结果影像技师的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实施系统继续教育两年来,技师对教学方式满意度高,诊断医师对技师业务能力评价明显增高,技师科研产出持续增多。结论合理有效的继续教育模式有助于影像技师适应现代医疗体系的需求,全面发展。

  • 标签: 影像技师 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