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100 例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结局理想患者和妊娠结局不良患者的不孕年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但是两组患者的不孕年限、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包括不孕年限、不孕年龄、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等,其中年龄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慢阻肺采用噻托溴铵加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种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的慢阻肺 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和二组,分别采用噻托溴铵加多索茶碱治疗和单独用索茶碱治疗,对照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 1)一组和二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中,一组为 96.07%,二组为 74.47%,( x2=18.413,p=0.000),结果有差异。( 2)一组和二组治疗后 FEV1、 FVC指标对比中,一组分别为 4.85±0.97( L/S)、 2.84±0.45( L),二组分别为 3.21±0.84( L/S)、 2.20±0.35( L),( t=8.043,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慢阻肺治疗过程中使用噻托溴铵加多索茶碱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噻托溴铵 多索茶碱
  • 简介:肩关节疼痛常见于肩部创伤、炎症、退行性变、血管性病变或者头颈部疾病[1]。由于肩关节结构复杂,常规X线检查仅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2];CT虽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及肌肉脂肪等,但无法清晰显示关节囊、盂唇及韧带等软组织结构[3];MRI以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平面成像等优势成为肩关节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肩关节病变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肩关节 磁共振成像 扫描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系统分析宫颈绒毛管状腺癌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相关特点。方法:选取宫颈绒毛管状腺癌34例,其中20例有超声检查结果,16例有CT检查结果,13例有MRI检查结果。结果: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较年轻,临床症状多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伴有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宫颈绒毛管状腺癌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晰,偶尔可见少许血流信号。CT上,多表现为宫颈形态改变,平扫时宫颈平均CT值比正常宫颈、鳞癌低(P〈0.05),与普通型宫颈腺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上,肿块平均体积比普通型腺癌、鳞癌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间质及宫旁浸润情况较普通型腺癌、鳞癌为好。结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超声、CT、MRI能提供形态学和解剖学信息,MRI可准确地判断宫颈病灶及宫旁受累情况,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从而优化治疗。

  • 标签: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 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癌弥散加权成像(DWI)与非影像学指标结合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估患者前列腺癌发病的可能性,以便后续诊断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先后行DWI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其中前列腺癌患者70例、非肿瘤患者44例。应用DWI影像评价患者前列腺癌发病率,按危险高低行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1~5分)。随机抽取一半患者分入建模组,其余分入验证组。分析建模组中良恶性病例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与总PSA比值(f/tPSA)、肛门指检(DRE)、PI-RADS分级等指标的差异,选取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考察变量,以穿刺病理是否为前列腺癌为应变量,建立两项Loglstic回归模型。A:非影像学指标+PI-RADS;B:只含非影像学指标。利用验证组病例数据建立Loglstic回归模型和PI-RADS预测概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确定最佳界值。结果良恶性患者PSA、f/tPSA、DRE及PI-RADS分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考察变量。前列腺癌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建立如下:A:LogitP=-6.18+0.0006PSA+1.73DRE-8.01f/tPSA+1.3PI-RADS;B:LogitP=-0.095+0.0467PSA+1.88DRE-7.3959f/tPSA。应用A模型预测验证组的穿刺结果,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明显高于单独使用DWIPI-RADS分级(0.835)和临床指标(0.751)。A、B模型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80.0%,90.9%、62.9%;PI-RADS分级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为63.6%和94.3%。结论联合PSA、f/tPSA、DRE及PI-RADS这4个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有助于评估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准确率较高,为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 标签: 前列腺癌 弥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肛门指检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能谱CT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例病理诊断为周围型肺腺癌的患者,其中低分化组(A组)12例,中、高分化组(B组)26例,均行宝石能谱CT成像模式的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利用其参数分析功能,分别测得3期扫描中病灶ROI的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Eff-Z),并比较各参数间差异。结果:动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脉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延迟期2组NIC、能谱曲线斜率及Eff-Z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能谱CT参数分析在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病理分级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腺癌 病理分级
  • 简介:影像学检查是肿瘤检查的重要方法,但传统的检查方法已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PET/MRI的研制成功,实现了解剖显像与代谢显像结合,大大提高了肿瘤的诊断效能。因此,模态影像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标签: SPECT/CT PET/CT PET/MRI 图像融合 分子影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医院就诊中会应用到影像学检查技术。这些影像学检查种类众多,如DR、CT、MR、MRA、CTA等,不但可以在临床诊断中相互补充,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病变组织的情况,还能让医生又快又准地作出诊断,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水平。但对于非专业出身的普通患者而言,想要在种类众多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中准确找到与自身病情相关契合的检查项目,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医院检查时,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推荐合适的检查项目,但如果想要自行选择,该如何选择?

  • 标签: 影像检查;辐射伤害
  • 简介:目的:探讨肺内直径≤10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groundglassnodule,pGGN)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3月-2016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经CT检查确诊为肺部pGG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一病灶,结节最大径≤10mm,确诊后接受12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内病灶是否增大和(或)出现实性成分,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56例,前者病灶增大和(或)出现实性成分,后者病灶大小无变化且始终未出现实性成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有统计意义的项目进一步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χ^2=0.0487,P=0.8463)、年龄(t=0.1793,P=0.8583)、结节直径(t=0.4919,P=0.6245)、结节形状(χ^2=0.0360,P=0.8700)、病灶边缘特征(χ^2=2.4550,P=0.3071)、瘤肺界面清楚情况(χ^2=0.2887,P=0.615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结节密度(t=2.2296,P=0.0292)、空气支气管征阳性率(χ^2=6.4240,P=0.0119)、血管改变阳性率(χ^2=5.8159,P=0.017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密度(χ^2=5.0306,P=0.0249)、空气支气管征(χ^2=5.2295,P=0.0222)是肺部≤10mm的pGGN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改变是其非独立相关因素(χ^2=1.9711,P=0.1603)。结论:对于肺部≤10mm的pGGN患者,结节密度≥-500HU或空气支气管征呈阳性时应加强监测,以早期发现进展并及时给予治疗。

  • 标签: 纯磨玻璃 密度 结节 肺肿瘤 进展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IVP)[1]是泌尿系统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而且可以了解肾脏排泄功能。但传统腹部加压IVP需按固定时间摄影,并且检查时间长,图像质量欠满意。近年来,我院将IVP改为透视下动态体位相结合适时摄影的新方法,可完全显示全尿路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现就新方法与常规IVP所取得的影像质量及诊断情况进行比较,以求进一步探讨动态体位在IVP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尿路造影术 体位
  • 简介:房囊性肾细胞癌(MCRCC)是肾癌的一种少见亚型,具有低分期、低分级、预后良好和可手术治愈的特点。但需与肾囊肿、肾癌囊变、房囊性肾瘤等其他肾囊性病变相鉴别。因此,提高MCRCC的术前影像学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避免术中冷冻对鉴别确诊良恶性的不可靠性。本文对MCRCC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 标签: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肾肿瘤 影像 诊断
  • 简介: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MRI,mpMRI)已成为前列腺癌检出、分期、指导活检及治疗后随访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由于MRI技术的复杂性,诊断具有较强的经验依赖性。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技术可进行多变量分析,提高疾病的临床诊断效能,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分析。基于mpMRI的前列腺癌CAD系统近几年取得了较大进展并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经验,简要介绍CAD在前列腺癌mpMRI诊断中的进展。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诊断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寻求控制方法,以期为今后的血液细胞检测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至 2017年 10月我站血型相同的健康献血者人群 75例,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血液细胞检测,分析影响血液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与对策。结果将抗凝比例分别设置为 1∶10000与 1∶5000,发现检测指标 RBC、 WBC、 HGB、 PLT存在显著差异( P< 0.05);将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分别设定为 30min、 3h及 6h,发现检测指标 RBC、 WBC、 HGB、 PLT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3h与 6h分别与 30min相比。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对血液细胞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抗凝比例、放置时间、存放温度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等,但就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抗凝比例与放置时间是较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检验中需要进行严格合理的控制,确保血液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医院儿科 2015年 4月~ 2016年 4月出现的 32例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果:护理人员因素中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低及操作水平低,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患儿及其家属因素中认知度不足及不配合护理,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差也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监控力度,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就医安全,推进儿童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建议
  • 简介:目的与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中风病患者和相关因素明显组与不明显组的脑血流改变,以探索中风病的早期诊断依据.结果:中风病患者无论是颈内动脉支配区域,还是椎动脉支配区域均显示血流速度变慢血管条数明显多于相关因素明显组与不明显组(P<0.05,P<0.001),而血流速度加快血管条数以相关因素不明显组为最高,而中风病组为最低(P<0.05);血管弹性减退例数和栓子平均数也以中风病组为最高,而相关因素不明显组为最低(P<0.05).结论:中风病的发生与颅内血流速度变慢所致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栓子平均数增加直接有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中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中风病 血流速度 栓子检测 弹性减退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医院卫生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成本的控制对于我国医疗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特点,探讨了影响医院卫生人力成本控制的有关因素,并结合相关因素分析了医院卫生人力成本控制的途径,得出相关结论。

  • 标签: 医院卫生人力资源 成本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对超声明确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母亲孕前及孕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筛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9例,对孕妇进行回顾性问诊,母亲孕前孕期均有不良因素干扰病史,其中继发不孕7例,高龄孕妇4例,孕早期感冒2例,接触病毒、微生物或化学物质4例,母亲患有先天性疾病1例,中学生妊娠1例。结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十分重要,先天性心脏病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控制或减少不良围产因素的影响对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脏病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探求控制和减少患者盆腔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 2017-2019 年间收治的 56 例妇科肿瘤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接受妇科肿 瘤术后未发生盆腔感染的 56 名患者为正常组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法和二次 logistic 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菌药物使用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找出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慢性病、 术前盆腔感染史、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术前接受化疗、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卫生习惯、术后留置导管和术后卧床时间方 面的差异十分显著,且上述因素均符合logistic 方程。结论:年龄、原发慢性病、术前盆腔感染史、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术前接受化疗、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卫生习惯、术后留置导管和术后卧床时间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针 对这些方面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盆腔感染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妇科肿瘤,盆腔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本文对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24例囊卵巢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应用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实时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对囊卵巢进行扫查,初步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三维容积成像在囊卵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 标签: 经阴道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三维重建 多囊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