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内生性软骨瘤手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内生性软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接受单纯软骨瘤刮除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植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内生性软骨瘤的临床发病特点,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手术后手指屈伸功能均得到较好的恢复且两组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进行随访,未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无差异,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内生性软骨瘤患者,行手术刮除,采用碘伏灭活肿瘤髓腔壁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全部患者均无复发。

  • 标签: 手术治疗 软骨瘤 内生性
  • 简介:1病例报告女.19岁。于2004-12查体摄胸片时发现左上肺阴影.无发热、盗汗、消瘦和乏力.无咳嗽、咳痰、咯血。无胸闷、气短等症状。患者无结核病接触史。查体:T36.5℃.呼吸平稳.发育正常.头颈部浅表淋巴未触及.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HR85次/min.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未见杵状指趾。诊断为肺结核。经HRZE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复查胸片提示。病灶无明显吸收。为进一步诊治,转往专科医院住院治疗。

  • 标签: 骨软骨瘤/诊断 结核 肺/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湘潭地区体检人群的骨密度变化规律,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对湘潭地区7411例成年人进行右跟骨密度检测,检测结果以35岁、50岁、70岁为界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每组量减少率的变化。结果总体人群中量减少的检出率31.4%。50岁后年龄组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组(X2=205.570,P<0.01)。男性人群中量减少检出率为24.9%,女性为40.6%,差异有显著(P<0.01)。不同性别人群中量减少比例均随年龄増高呈上升趋势,50岁前各年龄段,男性量减少比例高于女性(P<0.01),50岁以后各年龄段女性量减少人群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总体人群中50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0岁前年龄段(X2=412.833,P<0.01)。男性51-69岁年龄段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36-50岁年龄段(X2=4.395,P<0.01),70岁后年龄段人群量减少比例明显高于51-69岁年龄段(X2=62.916,P<0.01)。女性51-69岁以上年龄段量减少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前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X2=191.651,P<0.01)。不同年龄段量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构成有一定差异,50岁以下各年龄段男性比例高,50岁以后量减少人群中女性比例迅速升高。结论年龄是骨质疏松重要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应分别从40岁和50岁开始加强骨密度监测,早期发现,积极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特点及关节镜术在该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操作要点及临床疗效,并为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进行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肘关节镜结合清除关节内游离体及病变滑膜,采用改良的肘关节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定期随访患者主观感受,观察患者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40例均获得随访,肘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减轻、关节绞锁消失、改良,评分由术前的48分提高到术后的79分,29例患者非常满意,8例满意,3例不满意。结论肘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可取得良好效果,适当的入路选择、规范的镜下操作和病变滑膜的彻底清除是影响疗效和预防复发的关键。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肘关节镜 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治疗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治疗距软骨损伤(OLT)的临床疗效,寻找更加理想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OLT患者,随机分为甲组(采取自体软骨移植术治疗)和乙组(微骨折手术),均在踝关节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踝关节疼痛改善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术后3个月、6个月踝关节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乙组的82.35%,两组各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术和微骨折手术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在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减轻踝关节疼痛程度方面优势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术 微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缺损采取搬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采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缺损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人。对照组采用移植术,观察组采用搬移术,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对比2组手术疗效。结果本组随访6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但切口长度、出血量和修复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针道感染、愈合不良、疼痛和患肢缩短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缺损的过程中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效果良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 骨搬移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髓炎缺损患者应用游离皮瓣移植结合段滑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胫骨骨髓炎缺损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段滑移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游离皮瓣移植结合段滑移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5.9%、81.6%,对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2.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胫骨骨髓炎缺损患者应用游离皮瓣移植结合段滑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胫骨骨髓炎骨缺损 游离皮瓣移植 骨段滑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规瓣与标准外伤大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组,前一组采取常规瓣术治疗,后一组实施标准外伤大瓣治疗。将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比常规瓣术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常规骨瓣 标准外伤大骨瓣
  • 简介:病例:男.47岁:入院前2周,患者无意中发现颈部有一肿块.且2周来略感声音嘶哑.伴有呛咳.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紫绀,无眼球突出.尤心慌,气急,外院B超示右甲状腺肿块患者拟行手术治疗收治入院体检:T36.8℃.脉率78次/min;有甲状腺肿大,4cm×2.5cm×2.5cm大小.质硬.边缘不清,随吞咽活动度欠佳,左侧正常。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胸腺肿瘤 诊断
  • 简介:近年来由于鼻内镜的使用,鼻内镜下腺体切除术成为一种新的术式,且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取代传统腺体切除术的趋势。我们通过鼻内镜下腺体切除术与传统腺体刮除术的比较,来了解鼻内镜下腺体切除术的优越性。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腺样体切除术/方法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应用于外科中的价值。方法所选的96例外科患者入院施治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实验组则采用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治疗,统计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实验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皆比对照组明显较少,而实验组的总疗效为95.83%,明显比对照组的81.25%高,两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正骨方法联合三维外固定架方法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优先推荐。

  • 标签: 中医正骨方法 三维骨外固定架 骨外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跟解剖板在累及跟距關节的粉碎性跟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粉碎性跟骨折伴跟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跟解剖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足踝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Bohler角、Gissane角、跟宽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11%,与对照组的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宽度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宽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累及跟距关节的粉碎性跟骨折患者中,采用跟解剖板内固定治疗可达到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治疗同等效果,其并发症较少,足踝功能可得到有效改善,改善患者的跟距关系及跟宽度。

  • 标签: 粉碎性跟骨骨折 跟距关节 跟骨解剖板 骨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感染控制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目的在于减少手术伤口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并确保医疗安全。方法本论文研究如何加强手术人员和环境管理,合理安排手术室,密切配合的手术,手术器械和无菌技术的规范性。结果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采取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在手术室,我院骨科一个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控制在标准值低。结论规范化管理,加强骨科手术室,骨科的无菌手术是无菌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骨外科 手术切口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跟囊肿手术治疗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瘤体刮除、瘤腔灭活和自体或同种异体,合并病理骨折应用跟金属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8~24(平均20)个月。术后自体移植3个月、异体移植6个月,X线片显示植块与周围正常骨质基本融合,但异体移植仍能看到植块影的轮廓。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跟囊肿瘤体刮除、瘤腔灭活和自体或同种异体,合并病理骨折应用跟金属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跟骨 骨囊肿手术
  • 简介:摘要本组42例上颌(窦)癌瘤的病例,都未作创面粘膜瓣或皮瓣的修复,均靠粘膜的自然生成修复。方法,回顾分析了我科自1998-2010年间,上颌(或窦)癌瘤行上颌全切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40-72岁,平均54岁,均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创面自然生成修复满意,无感染坏死,术后随访12年,除未作放化疗且侵犯部分颅底晚期1例存活3年,41例患者存活均超过5年,8例超过8年,3例超过12年,手术时间40-70分钟,平均55分钟。出血600-800ml,38人输血400ml,4人输血600-800ml(包含颈清出血)颈清时作颌外动脉的灌注化疗,部分患者作适度放疗。

  • 标签: 上颌骨,上颌窦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学技术和手术治疗技术已越来越成熟,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起关键性作用,本次针对跟骨折进行研究,对跟骨折的类型及治疗的手段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发现应用X线片和CT扫描能够诊断跟骨折的类型,通过跟骨折的具体类型进行不同方式治疗,其中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通过研究跟骨折的治疗手段来进一步研究跟骨折,更好的为临床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同时也为临床跟骨折治疗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跟骨骨折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粘度水泥与低粘度水泥行椎体成形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6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3例,对照组给予低粘度水泥,观察组给予高粘度水泥,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水泥渗透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平均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水泥渗透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体形成术治疗过程中,高粘度水泥和低粘度水泥均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但高粘度水泥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后凸cobb角和椎体高度,并降低水泥渗透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高粘度骨水泥 低粘度骨水泥 椎体成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联合肽治疗对跟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2年6月~2015年4月收治107例跟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53例)与研究组(54例),常规组采用高压氧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高压氧和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跟骨折患者术后给予高压氧、肽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切口血运情况,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荐。

  • 标签: 高压氧 骨肽 跟骨骨折 切口血运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标准大瓣减压术与常规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具体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选取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标准大瓣减压术对患者治疗,然后以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对两种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观察组,使用标准大瓣减压术与常规瓣开颅术治疗后,观察组的颅内压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标准大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效果较少,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