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数学教育理念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创设情境、形象演示、动画播放、计算进行数学计算、反馈矫正等方面进行了整合尝试,计算应用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地辅助数学教学,不再觉得数学枯燥、单调,从而学到了数学知识,也达到了乐学的目的。

  • 标签: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学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教育理念 数学计算 数学知识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是高端精密仪器,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维护保养是防止医学误诊的重要保证。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需要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器械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对使用期限长的大型医疗器械,应当逐台建立使用档案,记录其使用、维护、转让、实际使用时间等事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止后5年。因此,按照标准对在用的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检验检测是医院必须要做的常规工作。本文以CT举例,介绍CT的常用检测与校准装置、主要参数及其检测校准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护理模式的日新月异。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面对着庞大的任务量,已经不能单靠传统手段来完成。计算系统具有高效能,运转快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客户群反馈。将计算系统应用于护理领域,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实现护理工作的信息化。本文从两个方面,就临床护理工作中计算系统的应用展开了探讨。旨在促进计算系统的发展,使其更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 标签: 临床护理 计算机系统 应用
  • 简介: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计算断层扫描(MDCT)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64排螺旋CT、双源CT(dualsourceCT,DSCT)、320排螺旋CT等相继问世,并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使冠心病的无创检查开启了新纪元[1]。应用无创伤、几乎没有危险和并发症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技术,患者在一次屏气的时间(5~15s),甚至更短的时间(1s)内,

  • 标签: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评估
  • 简介:随着多媒体计算进入教育领域,增加了临床实习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技术为核心,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载体,能充分刺激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1]。多媒体课件中附有典型皮损图像,可使学生一目了然,

  • 标签: 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皮肤病学/教育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各个行业中都透露着智能化足迹,这些智能化的设备给相应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长远的方向来看,未来是智能化的世界,所有的活动发展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目前的医院发展现状来看,计算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医院中的各个部门,大规模的医学图像数据采集装置在医院中也有了初步的应用。先进的图像技术和计算技术对医学图像的表达加强,对一些疾病的早期检查有了明显的效果,比如说从CT中观察到肝囊肿病人的异常等等。所以在医院中建立超大规模医学图像数据集及新型智能计算辅助诊断系统对医院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分析一些问题。

  • 标签: 超大规模 医学图像 数据采集 新型智能计算机辅助 综合医院 应用研究
  • 简介:病例:例1,男,32岁,发热、劳累后3d出现胸痛。心电图示Ⅱ、Ⅲ、aVF、V2-6ST段弓背向上抬高、肌钙蛋白I显著升高(4.37μg/L),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43.20mg/L),心超显示正常。患者于发病后第8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冠状动脉(LCA)慢血流,注射硝酸甘油后恢复正常,左心室心尖部收缩活动减弱。

  • 标签: 成人 急性 病毒性心肌炎 ^201Tl-SPECT显像 潘生丁
  • 简介:摘要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过程。本文探讨了基因突变、生物因子表达失调,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异常这三种因素在子宫肌瘤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提供了理论思路。

  • 标签: 子宫肌瘤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水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发病机制、病理检验及病理变化分析,50例水肿患者均作出明确诊断,其中皮下水肿21例,肺水肿18例,脑水肿11例。结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有助于水肿快速作出明确诊断,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水肿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出血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诊断。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均做出明确诊断,其中内出血32例,包括心包积血8例、胸腔积血6例、腹腔积血6例、关节腔积血3例、脑硬膜下血肿4例、皮下血肿3例、腹膜后血肿2例;外出血28例,包括鼻衄8例、咯血7例、呕血4例、血便5例,血尿4例。结论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分析,有助于出血的明确诊断,为制定可行性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出血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诊断
  • 简介:摘要在以往临床上不断加强哮喘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下,研发了多种新型的疗法,为哮喘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医学界对难治性哮喘的基因、免疫细胞信号通路以及气道生物学等进行了研究,但现阶段仍未完成阐明,导致治疗难度极大,患者的死亡率不断上升,成为了临床上的难点问题。笔者进一步分析了难治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现做如下综述。

  • 标签: 难治性哮喘 发病机制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正常情况下,胃排空受到神经系统、胃肠激素以及局部某些调节因子的调控。这些调控作用的失常会造成消化期和消化间期运动功能障碍而影响胃的排空。排空过程的明显加快或过慢都属胃排空异常,分别称为胃排空过速和胃排空过缓,临床上以后者为多见。胃轻瘫就是其中一种情况。本文旨在探讨胃轻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标签: 胃排空异常 胃轻瘫
  • 简介:摘要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表现为性格智能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和昏迷等。本文旨在探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发病机制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素治疗羊水过少的观察及作用机制。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羊水过少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水化方法治疗,肝素治疗组则予以肝素治疗。比较两组转归率;症状改善的时间、胎盘血流改善的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总量;治疗前后产妇VEGF水平、AFI水平;产后出血的例数、剖宫产的例数。结果肝素治疗组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肝素治疗组症状改善的时间、胎盘血流改善的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总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EGF水平、AFI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肝素治疗组VEGF水平、AFI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肝素治疗组产后出血的例数、剖宫产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治疗羊水过少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胎盘血流和改善新生儿情况,减少产后出血,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素 羊水过少 作用机制
  • 简介:肿瘤转移是一个涉及肿瘤细胞本身、肿瘤细胞与其周围的微环境及宿主免疫状态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并有许多因素参与调节。既往的单因素研究难以反映肿瘤转移过程中的本质,无法准确预测临床病程。

  • 标签: 肝肿瘤 组学技术 转移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影响因素与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肥胖症儿童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对肥胖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①发病因素200例肥胖症患儿中,饮食方面因素占82.0%(164/200),社会及家庭因素占53.0%(106/200),母乳喂养因素60.0%(120/200),家族遗传因素75.0%(150/200),运动量减少占65.0%(130/200);②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结论儿童肥胖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在明确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影响因素 发病机制 儿童肥胖症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两者关系密切,均属多基因、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胰岛素抵抗(IR)是其中心环节。目前,传统饮食控制、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都很难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治疗是重度肥胖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其中胃旁路术(gastricbypass,GBP)由于具有长期稳定减肥并改善IR的作用而日益受到关注。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胃旁路术 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 重度肥胖 饮食控制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很多患者无法承受这种痛苦,最终选择了死亡。但至今也未曾发现有效防治抑郁症的手段。众多研究显示,绿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焦虑和抑制肥胖等作用。然研究显示,炎症、氧化、不安和肥胖等都是抑郁症发生和恶化的危险因素。绿茶的主要成分之一茶氨酸,可以通过人体血脑屏障(BBB),促进生产和释放大脑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具有镇静效果,可以缓解急性压力。因此服用绿茶有可能降低或者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

  • 标签: 抑郁症 绿茶 茶氨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见的一种临床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从患者病情和病历来看,一般表现为肾小球基底出现增厚情况,患者的肾系膜基质增生,导致患者肾小球出现纤维化和硬化,引起患者肾小球出现高滤过和蛋白尿,因此在临床上也将这种病情称之为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现如今对于这种病症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推测是因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本综述基于此主要讨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希望可为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预防机制。方法采用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及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并且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预案,进一步强化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处理效果,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结果大幅度地降低了护士在工作中风险的发生。结论只有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及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教育,才能发挥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和意义,最终达到提升护理品质的目的。

  • 标签: 精神病科 医院/组织和管理 扩理工作/组织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