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01年,Rutledge教授报道了首例迷你旁路(MGB);2004年,Carbajo教授对MGB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命名为单吻合口旁路(OAGB)。20年来,大量关于OAGB和MGB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不断见诸报道,关于MGB和OAGB一些焦点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明晰。从技术角度来看,MGB和OAGB可以视作一种手术的两个亚变种,以下统称OAGB。OAGB的优势包括:(1)简单、安全和更低的内疝发生率;(2)稳定持久的减重效果;(3)稳定持久的降糖效果。OAGB的劣势包括胆汁反流和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OAGB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均衡,成为近年来最受关注且增长最为迅速的减重代谢手术方式,已经被国际减重代谢外科联盟和美国代谢和减肥外科学会推荐为标准式。

  • 标签: 减重代谢手术 迷你胃旁路术 单吻合口胃旁路术
  • 简介:摘要腹腔镜Roux-en-Y旁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LRYGB)是经典的减重代谢手术式,属于限制摄入+减少吸收的混合型减重式。LRYGB对于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缓解率,可能与其改变胃肠道激素分泌和旷置十二指肠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有关。LRYGB可以作为合并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或代谢综合征严重的肥胖病人或超级肥胖病人的首选式。该式的手术要点包括:①贲门下方建立小囊,隔离全部底,严格控制小囊容积在30 ml以下;②建立食物支和胆胰支,两者长度之和大于200 cm;③严格控制胃肠吻合口直径在1.5 cm以下;④确切关闭系膜缺损预防内疝形成。

  • 标签: 腹腔镜 胃旁路术 减重代谢手术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两者关系密切,均属多基因、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胰岛素抵抗(IR)是其中心环节。目前,传统饮食控制、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都很难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治疗是重度肥胖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其中旁路(gastricbypass,GBP)由于具有长期稳定减肥并改善IR的作用而日益受到关注。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胃旁路术 慢性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 重度肥胖 饮食控制
  • 简介:国外开展旁路(garstricbypasssurgery,GBP)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已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宝鸡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行GBP治疗T2DM共26例,术后3个月复查血糖,25例血糖正常,治愈率达96.2%,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9例,女17例;中位年龄53岁。病史8-15年,无糖尿病家族史;术前空腹血糖(FPG)(16.5±3.5)mmol/L;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35.6±3.84)kg/m^2;并发症有高血压12例,高血脂16例,皮肤病1例,肾病11例,视网膜病23例,1例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胃旁路术 临床观察 治疗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SURGERY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旁路手术的肥胖患者采用中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旁路手术的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中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优质护理),各组10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对行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负性情绪,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肥胖 胃旁路手术 护理干预
  • 简介:2型糖尿病是累及全世界4亿多人的慢性疾病。与内科治疗比较,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袖状切除对于降低体质量、控制血糖有肯定疗效.其控制血糖效果与旁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袖状切除通常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一旦糖尿病控制效果欠佳或术后复发,可以采用多种二期手术方式,包括回肠问置、十二指肠空肠转流、空回肠侧侧吻合等多种选择。二期旁路不仅破坏了残留的袖状,切除了用于排空的调节瓣,还旷置了十二指肠,并非最佳方案。笔者强烈推荐袖状切除作为一期手术,若糖尿病治疗无效或者复发,则增加有关肠道手术。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胃袖状切除术 胃旁路术
  • 简介:目的比较旁路(GBP)与胆胰转流(BPD)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40只糖尿病GK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BP组、BPD组、饮食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GBP组、BPD组分别行GBP及BPD手术;饮食控制组大鼠每天给予基础饲料15g,自由进水;对照组不限食量。记录手术时间、死亡率。每周测空腹体重。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8、16周的空腹血糖、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GB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min,BPD组为(35±6)min;GBP组大鼠死亡1只,BPD组死亡3只,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前各组大鼠血糖、瘦素及IGF-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大鼠血糖及瘦素均无明显变化。饮食控制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第4周时显著降低,并持续至16周(P〈0.05),但血IGF-1水平无明显变化。GBP组与BPD组大鼠治疗后2周起血糖及瘦素水平开始下降,而血IGF-1水平开始升高,并持续至16周[血糖:(6.8±1.0)、(6.3±0.8)mmol/L比(13.9±2.6)、(14.1±2.4)mmol/L;瘦素:(16.1±3.3)、(17.2±3.2)pg/ml比(29.4±3.9)、(29.4±3.9)pg/ml;IGF-1:(166.1±8.3)、(142.2±8.2)ng/L比(119.4±8.8)、(109.8±7.9)ng/L,P值均〈0.01],但这两组的血糖及瘦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GBP组大鼠血IGF-1水平较BPD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GBP和BPD均能较好地控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瘦素的降低及IGF-1的升高有关。GBP在手术时间、死亡率及增加血IGF-1水平等方面优于BPD。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胃旁路术 胆胰转流术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下旁路肥胖患者术前及术后脂质代谢情况。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中心接受旁路手术的肥胖患者(BMI>28kg/m^2)25例,手术时保留30ml小囊,旷置100cm胆胰支及100~200cm食物支。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随访数据,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肥胖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随访超过一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TC,TG,LDL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HDL出现显著升高(P<0.05)。术前仅HDL与BMI相关(P<0.05),术后TG、LDL、HDL改变均与多余体重减少率(PEWL)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旁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在减重同时会给肥胖患者的脂质代谢带来改善,降低血浆TC、TG及LDL,增加HDL水平。

  • 标签: 肥胖症 脂质代谢 减重外科 胃旁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旁路(1aparoscopicRoux—en—Ygastricbypass,LRYGB)与袖状胃切除(laparoscopicsleevegastrectomy,LSG)对病态肥胖患者(BMI≥35kg/m^2)体重控制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腔镜减重手术(LRYGB与LSG)的病态肥胖患者48例,进行1年临床随访研究,对比肥胖相关的一般状况及生化指标,观察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病态肥胖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LRYGB组20例,LSG组28例。术后6个月LRYGB组多余体重下降百分比(%EWL)高于LSG组((73±0.04)vs(59±0.05,P=0.03)),术后12个月2组E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LRYGB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ISG组((2.42±0.16)vs(3.29±0.20,P=0.006));叶酸水平显著高于袖状切除组((15.58±1.99)vs(7.59±1.59),P=0.022))。结论2种手术术后1年随访资料可看出,在单纯控制体重方面比较,2种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肥胖相关疾病及营养状况方面,LRYGB组略优于LSG组。但这只是重度肥胖患者短期的术后疗效,长期体重控制效果及肥胖相关疾病的控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 标签: 病态肥胖 减重 胃旁路术 袖状胃切除术
  • 简介:我国糖尿病患病形势严峻,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5.5%,每年糖尿病新发人数约101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肥胖 胃旁路术 体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旁路(GBP)对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2年3月对27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原发病手术治疗的同时实施旁路,术后观察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旁路患者平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23例(85.2%)患者术后1年达到治愈标准,4例(14.8%)达到好转标准,有效率100%。结论旁路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Roux—en-Y旁路(RYGB)对肥胖症大鼠空肠糖异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高脂诱导肥胖症的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未行手术)、假手术组(与手术组对应位置切开缝合)、匹配饮食组(行假手术并保持与手术组相同进食量)和手术组(行RYGB),每组10只。(1)定期测量大鼠体质量、进食量;(2)术前、术后2周及10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耐量试验(ITT)评价大鼠糖耐量及胰岛素敏感性;(3)术后10周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清TC、TG、游离脂肪酸水平(FFA);(4)留取大鼠空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查;(5)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空肠黏膜组织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仅(G6Pase)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空白组、假手术组、匹配饮食组、手术组大鼠术前至术后10周体质量变化分另1为(325±9)g~(451±18)g、(327±11)g-(446±14)g、(330±8)g~(442±15)g、(328±10)g-(364±23)g。4组大鼠术前至术后10周体质量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03,P〈0.05)。术后1~4周,假手术组大鼠体质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匹配饮食组大鼠术后体质量各时间点比较,仅术后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0周,手术组大鼠体质量分别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和匹配饮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大鼠术前至术后10周进食量变化分别为:(25.3±1.4)g~(27.0±1.9)g、(24.9±1.3)g~(27.8

  • 标签: 肥胖症 糖异生 Roux—en—Y胃旁路术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和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总患病人数及年新增患病人数均已居全球首位。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减重手术可有效减轻病理性肥胖症患者的多余体质量,并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等一系列肥胖相关代谢合并症。腹腔镜单吻合口旁路手术(OAGB)是最常见的减重手术式之一,尽管 OAGB在国内开展已有超过 15年的历史,然而,针对OAGB的规范手术操作,国内仍缺少相关指南或共识。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CSMBS)发起编写首版《腹腔镜单吻合口旁路规范化手术操作指南(2022版)》,旨在规范腹腔镜OAGB操作流程,为肥胖代谢外科领域的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手术操作参考,以减少或避免因手术不规范导致发生相关并发症,从而使得更多患者获益。

  • 标签: 肥胖症 单吻合口胃旁路手术,腹腔镜 手术操作 肥胖代谢外科 临床指南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旁路对合并2型糖尿病胃癌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科室行胃癌根治联合改良旁路的48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BMI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患者术后3、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6.89±1.15)mmol/L和(5.40±0.62)m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3、6个月的餐后2h血糖分别为(9.82±1.12)mmol/L和(9.22±1.01)m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术后3、6个月的HbA1C分别为(7.26±0.46)%及(6.8±0.35)%,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术后3、6个月的BMI较术前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胃癌根治联合改良旁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安全可行并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

  • 标签: 胃癌 改良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根治术
  • 简介:摘要患者女,36岁,因骨折史2年、肢体无力1年余、加重伴骨痛2个月就诊。辅助检查提示缺铁性贫血,血钙、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影像学提示存在典型骨软化症表现,结合患者数年前行Roux-en-Y旁路减重手术,考虑为减重术后营养吸收障碍所致骨软化症。给予较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钙剂、普通维生素D补充,患者逐渐恢复正常体力活动,骨代谢指标明显改善,骨密度增加。

  • 标签: 维生素D缺乏 骨软化症 胃旁路术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Roux-en-Y旁路(laparoscopicRoux-en-Ygastricbypass,LRYGB)与腹腔镜袖状胃切除(laparoscopicsleevegastrectomy,LSG)对肥胖患者术后肺功能及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30例26~48岁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按式分为LRYGB组与LSG组,每组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抽取患者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midexpiratoryflowcurve,MMF)等肺功能指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动脉血气、肺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aO2、FVC、FEV1及MMF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pH、PaCO2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4h、48h,LRYGB组PaO2、FVC、FEV1及MMF明显低于LSG组(P〈0.05);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RYGB相比,LSG对肥胖患者肺功能、氧合影响较小,术后肺功能恢复快。

  • 标签: 肥胖症 胃旁路术 袖状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呼吸功能试验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由于肥胖本身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导致肥胖症的诊疗方法个体化差异较大。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采用行为疗法以及使用已经批准的减肥药物治疗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可以实现5%~10%的体质量减轻,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通过这些非手术的治疗手段获益。与药物治疗相比,减重代谢手术有更高的2型糖尿病缓解率和更低的血管并发症病死率并且可以长期持续减轻体质量。近些年来,随着精准医学在外科治疗中的发展,减重外科医生对腹腔镜Roux-en-Y旁路手术的核心理念也发生了改变。手术目的从强调短期体质量大幅下降转变为安全有效地长期控制患者的体质量和并发症。在腹腔镜Roux-en-Y旁路手术中,精准减重代谢外科理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术前的精准评估、中的精细操作和术后的综合管理。为患者制定精准、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专科数据的标准化是精准腹腔镜Roux-en-Y旁路手术和减重代谢外科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 标签: 精准医疗 肥胖代谢外科 Roux-en-Y胃旁路术 减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