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司酮和索前列醇片配伍用于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非司酮结合卡孕栓进行流产,研究组使用非司酮联合索前列醇片进行流产,比较两组流产效果。结果研究组宫缩开始时间(27.86±7.91)min、排胎时间(9.60±6.82)h、子宫出血时间(10.62±2.15)d、排胎后2h出血量(91.75±22.68)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司酮联合索前列醇片的流产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流产时间,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药物流产 米索前列醇片 米非司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体会,为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提供更多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的心脏骤停的患者27例,收集整理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过程,观察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的27例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在及时的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后,21例抢救成功,挽救了生命,成功率达78%。结论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抢救的关键一步,应做好心脏复苏的护理工作。有利于心脏复苏抢救的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的质量。

  • 标签: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共40例患者,使用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氟西汀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第一周和第八周,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3%和70%,对照组是18%和8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接受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见效快、有效率高,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临床效果 抑郁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非司酮与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药物流产的产妇90例,所有产妇均使用非司酮和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其中45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5例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药物流产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司酮配合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妊娠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12日至2016年12月21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74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编号法将7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7例,应用非司酮配合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治疗)。研究对比两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阴道流血量、流产效果及妊娠物排出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完全流产率(78.38%)、不完全流产率(21.62%)和对照组(81.08%、18.92%)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阴道流血量(80.12±2.87)ml及妊娠物排出时间(5.62±1.74)h和对照组(79.01±2.95)ml、(4.98±1.98)h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司酮配合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和常规引产较相似,安全可靠。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瘢痕子宫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共80例,现按照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的降低,并且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拉塞与呋塞在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6年6月~2017年5月,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例)与观察组(n=2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呋塞治疗,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托拉塞治疗。观察比较治疗2个星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脱水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而言,采用静脉滴注托拉塞方式治疗,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托拉塞米 呋塞米 脑出血 急性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肿瘤PICC置管术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干预组则对出院患者行延续性护理,而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持满意态度为6例,较满意4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中出现感染人数为0例,导管脱出1例,导管破损2例,发生堵塞1例,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为36%,较对照组82%相比略有降低,组间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延续性护理对行肿瘤PICC置管术且出院患者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肿瘤PICC置管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围生期处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320例。结果全部32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中,23例患者并发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7.2%;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剖宫产史、流产次数超过2次、前次分娩存在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显著高于未植入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子宫颈部位膨大、剖宫产史。保守治疗选择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治疗的成功率非常高。结论如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存在多次流产史、剖宫产史或胎盘粘连并产后出血史,则应警惕胎盘植入的可能;医护人员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综合风险评估,完善应急抢救措施;对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子宫下段连续环形或间断缝扎联合宫腔碘仿纱条填塞的保守治疗较为理想;如患者存在剖宫产史,术中发现子宫颈部位膨大,出血不易及时控制,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以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 标签: 中央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高危因素 围生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妊娠期胎漏、胎动不安等症状的临床治疗现状,对联合治疗方案(寿胎丸+胶汤)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胎漏、胎动不安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寿胎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寿胎丸基础上,联合胶汤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孕囊大小、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经过(寿胎丸+胶汤)联合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经过寿胎丸治疗,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寿胎丸单独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方案(寿胎丸+胶汤)的安胎效果更佳,保障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 标签: 寿胎丸 胶艾汤 胎动不安 胎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前用非司酮、索前列醇的效果,为人工流产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治疗的90例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术前行利多卡因凝胶局麻,观察组术前应用非司酮及索前列醇。对比2组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患者宫颈软化程度以及疼痛情况、相关手术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患者宫颈软化程度、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宫腔组织残留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前应用非司酮、索前列醇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

  • 标签: 瘢痕子宫 人工流产术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宫颈扩张程度
  • 简介:非司酮配伍索前列醇用于孕10~20周中期引产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但是仍有少数患者痛苦增加,产程延长甚至造成引产失败。我们尝试用乙烯雌酚分次口服法用于引产失败后.以及产程延长时,效果显著.引产全部成功,且产程缩短。现对2例分析如下。

  • 标签: 引产/方法 乙底酚/治疗应用 治疗失败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终止10-14周妊娠应用大剂量非司酮结合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孕10-14周终止妊娠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非司酮与索前列醇行妊娠终止,研究组使用大剂量非司酮和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比较两组流产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流产成功率93.33%,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排胎时间(4.63±1.34)h、阴道出血时间(10.51±2.53)d、月经恢复时间(32.41±8.93)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索前列醇结合大剂量非司酮终止16~24周妊娠,能减短流产时间,提升流产成功率。

  • 标签: 米非司酮 大剂量 米索前列醇 终止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产前子痫患者临床治疗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产前子痫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地西泮、冬眠药物的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前子痫患者采用硫酸镁、地西泮、冬眠药物的综合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减少,子痫症状消失,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前子痫 临床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胆结石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胆结石 手术 综合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选择的20例病例给予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至少2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塞那肽,观察期3个月,观察期间监测FPG、P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HbA1c、FBG、2hPBG和体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不增高(P>0.05)。结论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HbA1c,使治疗达标,减少低血糖风险,减轻体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艾塞那肽 2型糖尿病 临床
  • 简介: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在静脉推注沐舒坦和呋塞时,两组药混合后管内出现淡白色浑浊絮状物。我科患者常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临床应用时将沐舒坦和呋塞前后进行静脉推注,头皮针管内即出现淡白色浑浊絮状物,立即停止静脉推注。重新更换头皮针后液体澄清透明,患者无不适感。对此进行了实验观察,按照临床实际方法配制:用5ml注射器分别抽取沐舒坦和呋塞,注射器中立即出现淡白色浑浊现象。

  • 标签: 氨溴索/药理学 呋塞米/药理学 药物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糜烂应用阿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68例,记为A组,应用阿希治疗,另选择本院同期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70例,记为B组,应用复方甲硝唑治疗,均治疗7d,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糜烂应用阿希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 标签: 阿希米 宫颈糜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81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对其均采用超声检查方式进行诊断。结果经诊断后,发现病症为宫外孕的患者数量为28例,先兆流产的患者10例,黄体囊肿破裂的患者1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4例,急性盆腔炎的患者12例,葡萄胎的患者5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1.36%。结论采用超声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判别患者病症,有利于及时针对患者病症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妇产科 急腹症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治疗中司洛尔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司洛尔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硝苯地平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1%VS82.3%),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VS5.9%),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中给予司洛尔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艾司洛尔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