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检验诊断良性49例,恶性33例,可疑恶性2例,涂层不满意10例。通过手术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判断诊断准确率为95.24%,计算得针穿刺诊断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4.3%。结论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能够准确的分析患者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检验准确率高,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
  • 简介: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诊疗措施的广泛应用,使临床假酵母菌感染发生率日益增高.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较差,易产生假酵母菌(念珠菌)医院感染.为了解老年患者假酵母菌医院感染的现状,统计了本院近3年来老年患者感染中分离的假酵母菌菌株并进行了耐药性分析.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医院感染 现状 调查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9例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肺泡癌临床及CT资料进行总结,寻找出相对特征性表现。结果结节型,毛刺征20例,空泡征8例,支气管征13例,磨砂玻璃样伴晕征21例;弥漫型,空泡征15例;炎症型,磨玻璃影像9例,支气管充气征5例,蜂房征6例。结论BAC的临床和CT诊断比较复杂多样性,需要详细分析进行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 标签: CT诊断 BAC 临床价值
  • 简介:弥漫性泛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由于炎症弥漫性分布并累及呼吸性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DPB。该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因素、有害气体吸入等原因有关。临床上.DPB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较多脓痰和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故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相混淆。DPB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小结节影.需与众多的弥漫性肺疾病相鉴别,误诊率较高。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DPB的认知度是早期诊治的关键。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术(FNAC)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于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FNAC治疗的64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6.25%,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13%、21.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25.3±1.5),对照组SAS评分为(40.8±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FNAC治疗中结合综合护理,可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方法收取我院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0月1日直至2016年12月10日,并将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患者实施触诊穿刺活检),观察组(51例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将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阴性患者有2例、阳性患者有49例、检出率96.0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特异性88.24%、敏感性90.20%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可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活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肠内营养支持是满足人体生理需求的重要方式,该种方式的效果较好,操作也非常简单,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就我院实际操作情况,来探讨经鼻胃镜导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消化内科 胃空肠管置入 鼻胃镜
  • 简介:弥漫性泛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弥漫存在于两肺支气管和呼吸性支气管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病变呈弥漫性地分布并累及支气管和呼吸性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弥漫性泛支气管炎.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帕金森患者应用多巴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照组和对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多巴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多巴肼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显著,相比于单用多巴肼,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巴丝肼 普拉克索 帕金森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部CT对弥漫性泛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患有弥漫性泛支气管炎的60例患者,选取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这60例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观察患者CT图像的表现,并进行诊断。结果弥漫性泛支气管炎根据胸部CT可表现为以下几点(1)支气管粘液栓;(2)双肺弥漫分布的小叶中心性栗粒状结节影并见树芽征;(3)炎性斑片状渗出病灶;(4)远端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双轨状”轻度支扩(5)肺间质性改变及纤维化。结论针对患有弥漫性泛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胸部CT进行检查,根据CT图像可明显观察到病变的特征性表现,可作为临床诊断弥漫性泛支气管炎的临床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胸部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肼结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80例帕金森患者分组。对照组只用多巴肼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肼+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帕金森转归率;时间概念、表达能力、记忆力、阅读与理解指标;干预前后患者MMSE评分、UPDR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帕金森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时间概念、表达能力、记忆力、阅读与理解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MSE评分、UPDRS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UPD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多巴肼结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多巴丝肼 普拉克索 帕金森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实施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后患者病情的检出几率。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5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此次试验的研究比较,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等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对患者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进行诊断,实验组则对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进行诊断。结果在本次研究干预之后,甲状腺结节患者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的检出率为59.25%,甲状腺结节患者单独应用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的检出率为77.78%,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弹性成像的检出率。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实施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诊断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检出率,进而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由此可知,超声引导下针穿刺活检诊断的方式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甲状腺结节患者 临床价值
  • 简介:针穿刺(fineneedleaspiration,FNA)细胞学检查由于经济、微创、操作简便、报告快速等优点,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已被普遍使用,然而,由于样本或观察经验等因素影响,FNA诊断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在甲状腺癌的类型判别方面也存在一些陷阱。本文报道一例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FNA涂片被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FFC)的病例,通过对照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复习FNA涂片,分析误诊原因,旨在加强认识,以提高FNA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髓样癌 细针穿刺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使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趋于标准化以及制度化,帮助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以及护理质量,增强专业发展的活力,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质控小组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昏迷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经气管内留置导引导吸痰治疗后的疗效及愈后。方法将拒绝气管插管的昏迷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106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人治疗方案为气管内留置导引导吸痰促进痰液引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充分抗菌药物治疗;B组53人治疗方案为常规吸痰管吸痰引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充分抗菌药物治疗。观察A组和B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愈后。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支持及抗菌药物治疗后氧合均得到明显改善。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6)d,明显少于B组的(26±7)d;A组的死亡率为25%,明显低于B组的死亡率37%,结论对于拒绝气管插管的昏迷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气管内留置导吸痰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 标签: 气管内留置导丝 昏迷 肺部感染 吸痰
  • 简介:摘要重金属铅污染是危及到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中的铅污染会导致人体出现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现象。基于此,本文中将对食品中重金属铅污染状况及检测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食品 重金属铅污染 状况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需要口腔修复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纤维桩组和金属桩组,每组48例。金属桩组患者采用铸造金属桩进行口腔修复,纤维桩组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纤维桩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金属桩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桩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金属桩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金属桩比较,采用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鼻套取器在鼻胆管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9例因胆总管结石行鼻胆管引流术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口鼻套取器组(n=50)和导介入法组(n=49),比较两组的一次性套取成功率、套取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一次性套取成功率口鼻套取器组高于导介入法组(P<0.05);口鼻套取器组套取时间比导介入法组短(P<0.05);传统导组咽喉部粘膜损伤率高于口鼻套取器组(P<0.05);鼻出血,引流管打折及脱出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口鼻套取器在鼻胆管引流术中不仅提高了一次套取成功率,还缩短了套取时间,使器械护士(操作者)可以更加简单、便捷的进行此项操作,同时减少患者的咽喉部粘膜损伤,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口鼻套取器 胆总管结石 鼻胆管引流术 逆行性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使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进行牙体缺损的修复,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存在牙体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患者100例(包括患牙132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根据患者使用的桩核类型分成玻璃纤维桩组(58例,共76颗)和金属桩核组(42例,共56颗),两组患者在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桩组使用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树脂堆塑进行桩核修复,金属桩核组使用铸造金属桩核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玻璃纤维桩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金属桩核组14.75%,P<0.05,优势明显;统计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评分,玻璃纤维桩组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P<0.05。结论对存在牙体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病例,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对修复后效果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前景巨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下金属肽夹治疗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入选的对象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过内镜下金属肽夹治疗的患者43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围术期护理。观察比较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3例患者都达到止血目的,止血成功率100%;在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为内镜下金属肽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提供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能够确保手术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预后。

  • 标签: 消化内镜 金属肽夹 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