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位置性眩晕误诊特征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在我院或院外接受诊断且出现误诊的120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20例患者中,误诊情况后循环供血不足63例,颈椎病23例,原发性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8例,前庭神经炎6例,其他10例;确诊情况后半规管BPPV68例,前半规管BPPV26例,外半规管BPPV14例,混合型12例。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误诊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之间有直接关系,对于此类患者要常规行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检查,医生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减少误诊出现。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误诊 Dix-HallPike及滚转试验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增强护理,包括家庭护理干预、出院随访、头部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D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HDRS和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護理中,采取系统、持续的护理对策,能够取得更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护理效果 汉密顿抑郁量表 汉密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切口位置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老年白内障患者54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70例,观察组选择散光轴做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选择常规透明角膜切口,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切口修复以及上皮修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周、4周的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散光轴做切口的因矫正了或者部分矫正了角膜散光,术后视力较常规透明角膜切口恢复好。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散光轴 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进行病况分析,然后治疗,探究不同病况的治疗结果。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脊柱脊髓出现损伤,同时伴有多发伤的病人中随机选取90名进行本次实验,以病情为依据将其分为三组,同时进行治疗。结果不同程度损伤的病人对于治疗的要求各不相同,治疗结果之间也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病人的病况进行分析,可以使病人的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应该进行推广。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 损伤程度评估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护理问题。方法以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3例胰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各种并发症护理的经验。结果认为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胰腺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的损伤程度,分析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58例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患者临床诊治资料,术前进行诊断评估,采用ASIA总评分标准、ISS评分标准,分组时参照ISS评分标准,A组(7~24分)为不全截瘫合并多发创伤患者,B组(25~34分)为截瘫合并较严重多发创伤患者,C组(35分以上)为截瘫合并严重的多发创伤患者,对比3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数据。结果A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术后ASIA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C组,A组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照损伤控制原则评估脊柱脊髓损伤伴多发伤的损伤程度有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可对患者预后进行准确判定。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多发伤 损伤程度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9 年 05 月收治的 96 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传统一般护理措施 +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完成;就组间眩晕护理总有效率以及 HAMA 评分展开对比。 结果: 最终发现,护理前,实验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 HAMA 评分同比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 >0.05 );护理后,实验组 HAMA 评分低于比照组明显( P <0.05 )。 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于临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利于眩晕护理效果提升以及 HAMA 评分降低,最终促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疾病转归。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压豆、手法复位联合治疗急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治疗的64例急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实施耳穴压豆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93.7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压豆、手法复位联合治疗急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优越,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耳穴压豆 手法复位 急性良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以为后期临床研究做参考,尽量减少复发率,保证患者的健康。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试验法、对比法以及文献法等,针对我院的已经确诊并且进行复位治疗的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进行随机电话随访,然后将出现复发现象患者的双温试验结果以及高血压病、失眠症等进行对比,随后在利用二值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以探寻导致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失眠和糖尿病是BPPV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而颈椎病、高血脂症等与复发危险因素没有较大关联。结论导致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再次复发的因素与高血压、失眠症和糖尿病有关,可以作为依据供临床研究作为参考。

  • 标签: BPPV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误诊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提高诊断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误诊的1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结果及治疗方法、诊疗结果等进行分析整理。结果10例患者均被临床误诊为肩部软组织挫伤、肩周炎,均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疼痛、肌弱、上臂活动障碍等。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未见减轻或改善,对所有患者进一步MRI检查或关节造影检查等影像学辅助检查后均被诊断为肩袖损伤,临床给予对症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其中采用患肢外展牵引制动+口服止痛药+痛点封闭理疗+康复锻炼保守治疗3例,2例无效后转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含保守治疗无效后转手术2例)9例,其中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进行肩袖修复5例,行关节镜下清理术2例,行单一肩袖组织缝合术1例,行开放手术1例。上述治疗后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的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出现肩袖损伤的患者一定要做到影像学检查与临床实际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尤其是对于陈旧性损伤患者,建议最好使用肩关节造影检查(以双重对比造影效果最佳),有效降低此类疾病的误诊发生率,切实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肩袖损伤 临床误诊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损伤患者的术前护理。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5例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经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手术均获得成功,患者排尿异常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主诉不适感消失或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得到缓解,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术后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到97.1%(34/35)。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能够提高输尿管损伤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及焦虑心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损伤 术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将生化检验运用于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伴肝损伤以及心肌损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伴有肝损伤、心肌损伤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60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60例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生化检验对两组儿童的血沉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相关的肝功能以及心功能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血沉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中患儿的肝功能指标以及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比对照组健康儿童要高(P<0.05)。结论临床上在支原体肺炎伴肝损伤、心肌损伤患儿中实施生化检验能够明确获得有效的诊断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肝损伤 心肌损伤 支原体肺炎 儿童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改良Semont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采用Semont法进行复位治疗,评价本组患者治疗后1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4例患者治疗1周后,治愈26例,占59.09%;有效15例,占34.09%;无效3例,占6.82%;总有效率为93.18%(41/44)。本组44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22例,占50.00%;有效15例,占34.09%;无效5例,占11.36%;总有效率为88.64%(39/44)。结论改良Semont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半规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脑干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干损伤患者护理时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脑干损伤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应用于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干损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取正常普通护理;研究组施行护理及相关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压疮、消化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脑干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与痊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脑干损伤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干损伤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干损伤患者52例,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对症护理可以有效地解除或缓和疼痛。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经过对脑干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各项身体功能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改善,39例显效,11例有效,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同时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较短。结论开展有效及时的护理能够很好地促进脑干损伤患者疾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干损伤 患者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损伤的多种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6例肝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56例中手术治疗37例,非手术治疗19例。其中治愈51例,死亡5例。结论部分轻度肝脏损伤非手术治疗是有效可行的;采用熟练、干扰小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重度肝脏损伤大出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肝损伤 治疗方法 探讨
  • 简介:摘要腹部闭合性损伤常发生在生产、交通事故、生活不良事故中。病人的预后是否良好决定于有无合并其它内脏部位损伤,腹部闭合性损伤常会合并伴有其他部位伤,如脑外伤、胸外伤、骨折等,掩盖了原病史和临床体征,而使其诊断不易明确,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病人常会因为某些表现轻微的身体部位损伤,造成病人腹部内脏器损伤。因此,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反复影像学及其它检查,妥善进行有效处理,以免延误最佳诊断和治疗。本文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研究进展,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 标签: 腹部 闭合性损伤 研究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