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凝在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标准强度凝,对照组给予低强度凝。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脑卒中、消化道功能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低强度凝,标准强度的华法林治疗老年非瓣膜病慢性房颤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不同强度抗凝 老年 非瓣膜病慢性房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保守治疗运用到给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予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82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手术以后予以中医保守治疗,对照组41例手术以后予以常规类型的治疗,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骨折愈合状况、肩关节活动状况等。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的骨折愈合状况、肩关节活动状况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中医保守治疗运用到给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予以治疗期间具备十分良好的成效,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 中医保守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其健康生长既是家长的心愿,也是社会所广泛关注的。而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使不可或缺的,任何营养物质的缺失,都会导致儿童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其中维生素D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微量营养素,食用后在人体内转化为更具活性的维生素D,进而发挥其效用,有利于儿童的骨骼发育和钙磷代谢。因此,儿童一旦缺乏维生素D,则会导致发育不良。本文分析了维生素D的概况,以及儿童缺乏维生素D会产生的一系列疾病。

  • 标签: 维生素D 呼吸系统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磷脂综合征患者膜突蛋白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膜突蛋白抗体在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发生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例磷脂综合征患者(包括50例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患者和20例磷脂抗体相关性反复流产者)及10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膜突蛋白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制备鼠源性单克隆膜突蛋白抗体,加入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中,检测其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同时加入单克隆抗体和膜突蛋白,检测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在50例磷脂抗体相关性血栓患者和20例磷脂抗体相关性反复流产患者中,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和65%,显著高于其他自身抗体(C端膜突蛋白抗体、血小板抗体、心磷脂抗体、β2糖蛋白Ⅰ抗体)的阳性率。鼠源性单克隆N端膜突蛋白抗体有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该作用可被N端膜突蛋白抑制,但不能被二磷酸腺苷激活途径抑制物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四肽所抑制。结论:大部分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存在N端膜突蛋白抗体阳性,且该抗体的产生可能与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相关。膜突蛋白抗体在诊断和治疗磷脂综合征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膜突蛋白 自身抗体 抗磷脂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纵后牙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8,给予全部裂牙清除术后行体外再植粘结,术后14d实施全冠修复)和观察组(n=28,给予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第3个月和第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术后第12个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纵后牙患者运用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远期疗效相对常规治疗方案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全冠修复 粘接 纵折后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活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前牙冠的疗效。方法对冠露髓的年轻恒牙采取活髓摘除术保留根髓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79颗冠露髓的年轻恒前牙,经保髓治疗近期和远期成功率均较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活髓切断术处理年轻恒前牙冠露髓临床效果好。

  • 标签: 年轻恒前牙 冠折 活髓切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体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恒上前牙龈下牙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进行牙体牙髓正畸牵引修复;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去牙周修复断端。结果随访1-2年,统计术后康复情况,并计算治疗有效率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45.5%(P<0.01);观察组牙周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患者采用牙体牙髓正畸方式进行修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外形美观并且较为实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规范化凝治疗与双重血小板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及合作医院依从性较好的心房颤动患者共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100)和对照组(n=100)。治疗组采用华法林规范化凝治疗。对照组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天)和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1次/天)。所有的患者均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在死亡事件、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男性57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61±12.1岁,吸烟史有27名,高血压患者31名,冠心病患者14名。对照组男性60名,女性40名,平均年龄63±15.3岁,吸烟史29名,高血压病史33名,冠心病病史13名。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有2名患者发生死亡,3名患者发生栓塞事件,11名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对照组有1名患者发生死亡,11名患者发生栓塞事件,8名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栓塞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3)。而在死亡事件和栓塞事件中,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双重血小板治疗相比,规范化凝治疗有助于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高危患者的栓塞事件。

  • 标签: 抗凝 双重抗血小板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抑制联合凝综合疗法治疗磷脂综合征所致病态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磷脂综合征所致病态妊娠患者中选取70例再次妊娠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治疗,与此同时,联合给予观察组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和凝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免疫抑制联合凝综合疗法治疗磷脂综合征所致病态妊娠有较好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推荐使用。

  • 标签: 免疫抑制 抗凝 抗磷脂综合征 病态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患者9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钢丝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等均比对照组短,手术费用比对照组低。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病患,都予血小板药物治疗,按照用药的差异把病患分成治疗组A与治疗组B各42例,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A的总有效率是76.2%,治疗组B是92.9%,治疗组B比治疗组A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B病患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降低幅度均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义(P<0.05);治疗组A的不良反应诱发率是9.5%,治疗组B是2.4%,治疗组B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且不良反应诱发率低,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 普拉格雷
  • 简介:摘要凝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凝药物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决定新型口服凝药物的不断出现,新型口服凝药物具有起效快,消除快,凝效果具有可预测性,无需常规监测等优点,本文对新型口服凝药物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 简介:摘要在现今社会中,心血管性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血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三类药物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其分别为凝药、血小板药以及溶栓药,虽然这些药物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血栓的疗效,但是他们的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极大的空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中药有着多靶向、多途径、低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是抗血栓中药的作用机制还难以完全掌握,所以活血化瘀中药的开发及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本文概述了血栓形成机制和,介绍了传统凝药物、血小板药物以及溶栓药的作用机制及不足,并指出了从中草药中寻找抗血栓成分的方向,以供抗血栓药物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人士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血栓 凝血系统 血小板聚集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是否对纤维桩粘结强度产生交替影响做详细探究。研究方法分别将24颗脱落的同一位置磨牙进行根管治疗,然后将其任意分为两组,第一组为A组,第二组为B组,第一组采用丁香酚类封闭剂Endofil,第二组采用树脂类封闭剂AH-plus,然后在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将每一组进行细分,每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为a1、a2、a3、和b1、b2、b3,每一个小组四颗牙齿。将a1和b1用相同的清洗剂进行清洗(1%的氯化钠溶液);a2和b2采用另一种清洗剂进行清洗(15%乙二胺四乙酸+4.5%氯酸钠+1%的氯化钠溶液);a3和b3在a2和b2的基础上再加超声清洗。用树脂粘结剂固定纤维桩五天后,做成薄片,利用新型电子显微镜对每一组根管内壁的形态进行观察,得出的结果为纤维桩粘结强度a1组7.3兆帕,a2组9.2兆帕,a3组18兆帕,b1组10兆帕,b2组13兆帕,b3组19兆帕。利用三因素方差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不同根管封闭剂和清洗方法对纤维桩粘结强度产生相互影响,对每组数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溶液对根管进行清洗时,使用树脂类封闭剂的纤维桩粘结强度比使用丁香酚类封闭剂的高;超声波介入清洗根管时,两种封闭剂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根管封闭剂 清洗剂 纤维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肝素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收治2016-8至2017-8共84例无肝素凝连续肾脏替代患者。应用无肝素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指标变化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肝素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肾脏功能,延长生存期,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无肝素抗凝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修复使用不同修复材料的摩擦性能差异性,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牙齿修复患者来分析,共有108颗需要修复治疗的牙齿,共分成3组,均有36例患者,分别为患者使用金属材料进行修复、采陶瓷组用陶瓷材料修复、树脂组采用树脂材料修复。对比分析三组的牙齿修复效果。结果经过修复治疗6个月后,金属和树脂组的成功率是94.4%,陶瓷组的成功率是91.7%,修复治疗12个月后,树脂组的成功率是91.7%,金属组和陶瓷组的成功率是88.9%,三组的成功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金属、树脂、陶瓷三种口腔修复材料的摩擦性能无显著差异性,均可以应用于口腔修复治疗,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可视情况选择使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修复材料 抗摩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咳嗽(未威胁生命的急性咳嗽)导致胸痛与患者本人体育锻炼强度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全科门诊就诊的急性咳嗽患者100例,咳嗽严重,临床诊断上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分为胸痛组和对照组,结合后期随访,排除除上述两种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患者,获得有效病例56人,胸痛组10人,对照组46人,所有病人同时填写“体育锻炼等级量表”。结果统计学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乏体育锻炼的严重急性咳嗽患者更容易表现为胸痛。

  • 标签: 急性咳嗽 胸痛 体育锻炼等级
  • 简介:摘要妇科疾病愈发普遍化的现在,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来应对此类疾病。本文就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综合介绍,包括这一技术的原理以及发展,以及这一技术应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瘤、慢性宫颈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和妇产科其他疾病临床效果。此外,就目前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进行展望。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妇科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给予肺结核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5例。研究组采取新型的肺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传统组采取传统的肺结核药物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传统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32例(91.43%),传统组的治疗有效率22例(62.86%),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研究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以及胸痛消失时间均优于传统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采取新型的肺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胸痛等一系列症状,同时,还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肺结核患者 抗肺结核药物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