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线内瘘治疗在血液透析治疗内瘘手臂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治疗内瘘手臂疼痛的56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透析时行远红外线内瘘治疗照射治疗,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内瘘手臂疼痛感、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者内瘘手臂疼痛感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0.031,P<0.05);干预后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5,χ2=9.195,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内瘘手臂疼痛患者采用远红外线内瘘治疗照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疼痛感,还可以使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升。

  • 标签: 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 血液透析 内瘘手臂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通过使用红外线理疗灯对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将我院的98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与灯照组两组。针灸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治疗方式,灯照组采用红外线理疗灯照射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研究。结果经过2-7个月的临床治疗,及为期1年的随访,发现针灸组与灯照组患者都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但相比较而言,灯照组的治疗效果更佳,治愈率与有效率相加为100%,没有无效患者;而针灸组有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无效,即5名患者没有恢复面部功能或者出现了复发的情况。结论在临床治疗面神经炎的过程中,针灸和红外线照射都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运用红外线理疗灯照射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红外线理疗灯,面神经炎,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联合α-硫辛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一共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红外线进行治疗,持续12d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震动感觉阈值。结果在本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震动感觉阈值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红外线联合α-硫辛酸治疗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震动感觉阈值也有明显的改善,因而可以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 标签: 红外线 &alpha -硫辛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慢性咳嗽使用远红外止咳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咳嗽患儿(106例),选取时间-2015年2月10日至2016年2月11日,将慢性咳嗽患儿(106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53例患儿实施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照组,(53例患儿实施远红外止咳贴于每日肺经循环时间凌晨3点至5点实施远红外止咳贴敷贴治疗大椎、肺腧、膻中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将两组慢性咳嗽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总有效率90.57%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咳嗽症状评分(0.56±0.29)分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联合治疗(远红外止咳贴于每日肺经循环时间凌晨3点至5点实施远红外止咳贴敷贴治疗大椎、肺腧、膻中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小儿慢性咳嗽 远红外止咳贴 布地奈德雾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外线治疗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作两组,43例予以常规治疗者作对照组,47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紫外线治疗治疗者作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是97.87%,比对照组的79.0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消失、溃疡缩小1/2、溃疡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Ⅲ度、Ⅳ度溃疡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治疗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溃疡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值得选用。

  • 标签: 紫外线治疗仪 白血病 化疗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柔肝方联合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肝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肝将酶及抗病毒治疗;联合组在対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柔肝方及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肝功能(ALT、AST、ALB、TBI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活血化瘀柔肝方联合肝病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肝病患治疗效果,加快患肝功能恢复速度,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活血化瘀柔肝方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 慢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银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寻常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复方甘草酸苷药物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AS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银屑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 复方甘草酸苷 银屑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疾病的使用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的胆管梗阻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选取105例患者,使用低MRI及MRCP检查,经病理学诊断,探讨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低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是95.2%,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安全性非常高。结论胆管梗阻可以选择低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临床中和患者的病理检查符合度高,诊断的有效性高,能够减少诊断费用,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胆管梗阻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新的检测技术不断涌现,红外及近红外波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红外及近红外波谱技术,是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快速,方便,样品用量少,不损坏样品等优点,在分析样品光谱之前要确保光谱准确、清晰。本文主要介绍了红外及近红外波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检验中的应用状况,并简要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分析检验领域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红外及近红外光波谱技术 食品分析检验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将49例符合条件的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NB-UVB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NB-UVB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B-UVB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白癜风/治疗 紫外线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超微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乳腺肿瘤患者39例作为样本。分别采用病理、超微血管成像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方法诊断。观察3种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提示,乳腺肿瘤患者良性率25.64%、恶性率74.36%;超微血管成像结果提示,乳腺肿瘤患者良性率23.08%、恶性率74.36%;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结果提示,乳腺肿瘤患者良性率23.08%、恶性率71.79%。结论超微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方面,检出率均较高,两者具有互补性。临床可视患者需求,对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超微血管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乳腺肿瘤
  • 作者: 辛天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7-22
  • 出处:《医药卫生》2022年6月
  • 机构:安新县医院检验科,河北 安新071600
  • 简介:目的:在对血糖进行临床检验的研究过程中,探究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的检测结果。方法:本文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血糖检测的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80例,之后通过患者入院后所选择的不同检测方式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4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生化进行检测,另外一组研究组实施快速血糖检测;待所有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统计评估,并根据所得数据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在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过程中,同时对比了干预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以及检测时间。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在统计评估各组之间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实际情况后得出,两组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又对各组的检测时间进行了数据整理与评估后得出,研究组的检测时间比常规组要短很多(P<0.05);最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汇总评估得出,研究组使用快速血糖检测的临床效果更好。结论:本文通过对血糖检测患者采取了不同方式进行检测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快速血糖检测血糖,能够缩短检测所需时间,可显著提升检测效率。

  • 标签: 血糖检验;快速血糖仪;常规生化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采用补骨脂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白癜风患者,根据患者先后入院顺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29例,对照组患者行单一的补骨脂酊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接受补骨脂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是72%和86.2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疾病治疗期间,采用单一的补骨脂酊治疗可改善瘙痒及白斑等症状,但是伴有光毒反应,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光毒反应和光敏性,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效果的恶提高,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白癜风 窄谱中波紫外线 补骨脂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短波紫外线照射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细菌清除率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换药时间小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短波紫外线照射辅助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增强细菌清除效率,并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短波紫外线照射 烧伤后残余创面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诊断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头颅CT、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基础上进行DWI和MRA联合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果1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和41例急性脑梗死,DWI上均可显示相应部位脑实质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在MRA中,8例正常,46例发现血管异常,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其中12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及其分支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表现为脑血管局限性轻中度狭窄、分支稀疏,呈枯枝状,并伴有主血管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联合应用DWI和MRA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出早期脑梗死范围及供血动脉血管情况,为脑梗死的分型、早期溶栓及介入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资料。

  • 标签: 急性期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诊断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头颅CT、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基础上进行DWI和MRA联合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果1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和41例急性脑梗死,DWI上均可显示相应部位脑实质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在MRA中,8例正常,46例发现血管异常,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其中12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及其分支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表现为脑血管局限性轻中度狭窄、分支稀疏,呈枯枝状,并伴有主血管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联合应用DWI和MRA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出早期脑梗死范围及供血动脉血管情况,为脑梗死的分型、早期溶栓及介入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资料。

  • 标签: 急性期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readoutsegmentationoflongvariableecho-trainsdiffusionweightedimaging,RESOLVE-DWI)颅脑MRI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其对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测量的影响,并与常规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进行比较。方法:采用SiemensMAGNETOMAera1.5T超导MRI扫描,分别采集43例因头痛、头晕接受头颅MRI检查者的头颅RESOLVE-DWI和常规DWI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共分为5级,客观评价为测量脑组织的信噪比及ADC值,比较2组结果。结果:对于43例受检者,RESOLVE-DWI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明显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SOLVEDWI组脑实质的平均信噪比值明显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图像所测得的脑实质平均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OLVE技术应用于扩散加权成像序列能改善图像质量,提高信噪比,对脑白质ADC值的测量没有影响,可常规用于头颅扫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高分辨率 信噪比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目的:总结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腺分裂的诊断价值和影像表现.方法:回顾108例行MRCP病例,分析总结胰腺分裂MRCP的表现.结果:108例中12例(11.1%)诊断为胰腺分裂,包括5例不完全性胰腺分裂.其中1例因胰腺分裂合并有反复发作性腹痛,1例合并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结论: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MRCP对胰腺分裂可作出明确诊断,对胰腺分裂合并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性腹痛或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病例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胰腺分裂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影像表现 诊断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40例良恶性椎体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采用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0.00%,高于采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进行诊断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加权成像的漏诊率及误诊低于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骨折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降低临床误诊及漏诊率,值得研究。

  • 标签: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良恶性椎体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