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元化术前宣教应用于圆孔封堵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02月-2017年03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内科的86名圆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自愿接受本研究,按照入院的奇偶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奇数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宣教,偶数顺序作为研究组,实施多元化术前宣教,然后对两组患者术前宣教前后焦虑评分、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教育前焦虑评分分析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教育后焦虑评分分析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析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对比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元化术前宣教应用在圆孔封堵术患者中,除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尿潴留的发生率。

  • 标签: 多元化术前宣教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满意度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疗效观察。方法 符合统计学要求,纳入 84例患者,对照组 37例,研究组 47例,均为 2014年 5月 -2019年 9月入院患者,让对照组接受消炎痛,将其作为本次研究中的空白对照,让研究组接受布洛芬治疗,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样本,安排不同的药物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用药前后的尿量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一天的尿量均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后第二天以及第三天,研究组的尿量较对照组多;研究组与对照组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研究组的肌酐、尿氮素、Na+、 K+、血小板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无差异;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治疗安全性较差,(卡方值 =2.0925, P> 0.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产儿动脉导管接受消炎痛以及布洛芬治疗,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对比,布洛芬治疗安全性更高,且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洛芬治疗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病人数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着人们健康,而一旦患慢病,患者将面临着长期治疗,甚至威胁生命,造成个人、家庭的极大的经济及生活负担。因此现有医疗模式正在由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中医治病的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也将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根据我院治病中心10余年工作经验积累,探讨怎样将中医治病思想与健康管理更好的结合起来,实行中医四诊、体质辨识、经络评测、治病干预、回访等于一体的中医治病健康管理模式,使之更具有中医医院优势特色,为解决目前医疗问题摸索出一条道路。

  • 标签: 中医 治未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取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收诊的90例无痛取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体动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体动及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取中进行麻醉,麻醉效果好,患者体动和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取卵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型胸腔式引流、普通胸腔式引流对自发性气胸病患的影响。方法在2015.02-2017.06时间段外科自发性气胸病患中选择100例进行手术观察。根据所用手术方式将病患划分成普通组(50例)和改良组(50例),其中普通组病患采取普通胸腔式引流术进行治疗,而改良组病患则采取改良型胸腔式引流术进行治疗,研究2组病患的VAS评估、疗效和并发症总出现几率。结果普通组病患手术总效率74%,改良组病患手术总效率92%,改良组病患手术疗效高于普通组,在VAS评估和并发症总出现几率方面,改良组同样优于普通组,2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病患行改良型胸腔式引流,疼痛感轻,并发症总出现几率低,效果显著。

  • 标签: 改良型胸腔闭式引流 自发性气胸 手术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胎妊娠B超下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的护理体会。方法给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1例单双胎合并单胎妊娠患者实施选择性减胎术,介绍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该患者一次减胎成功,术后无感染及流产,足月分娩。结论发生多胎妊娠时早期选择性减胎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单卵双胎 多胎妊娠 选择性减胎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对中医“治病”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详细阐述,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各种疾病患者提供可靠参考。

  • 标签: 中医 治未病 健康教育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病”理论在临床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诊患者共600例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300例,分别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和中医“治病”理论指导下急诊护理,比较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医护间配合度、疾病漏诊误诊率、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运用中医“治病”理论指导急诊患者的护理治疗工作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及满意度。

  • 标签: 治未病 急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期待疗法对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收治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1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分组依据为患者破膜时孕周情况的不同;对观察组(59例)以及对照组(56例)患者临床全部选择期待疗法实施疾病治疗,完成治疗后对两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在期待治疗时间方面,两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出现宫内感染情况以及出现产褥感染情况方面,两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新生儿结局方面,两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分娩方式方面,两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临床选择期待疗法实施疾病治疗,针对患者胎肺成熟可以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将出现围生期感染率有效降低,将出现围产儿死亡率显著降低。

  • 标签: 期待疗法 未足月胎膜早破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孔神经阻滞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股沟径路孔神经阻滞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手术类型为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6例研究组和24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照组接受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尝试次数、大腿内收肌阻滞前及阻滞后20min的力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前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阻滞尝试次数、阻滞后20min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孔神经阻滞穿刺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于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

  • 标签: 超声 引导 神经阻滞 腹股沟径路闭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选择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角型青光眼患者,均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并为患者提供妥善的护理。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所有82例患者经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8±1.1)d,出院时眼压为(14.9±1.5)mmHg,前房深度为(3.26±0.31)mm,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在急性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患者住院时间、眼压水平、前房深度等指标均比较理想,患者预后情况较好。

  • 标签: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经阴道无齿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出血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缩宫素并圆钳钳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及子宫按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分娩2h、2~24h出血量,产后1d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两组患者输血人数及输血量的结果,同时对患者产后2h止血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经阴道无齿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操作方便、安全,产妇不易发生感染,在术后无并发症等优点。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无齿卵圆钳 钳夹术 观察
  • 简介:对大量输注异型血液引起输血反应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3岁。2010-11-23因外伤、失血性休克入院进行抢救。术中先后输注A型600ml全血和A型200ml红细胞悬液,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输血/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病”理念在体检中心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接受体检的亚健康人群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人员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病”理念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人员护理后亚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恢复率70%,对照组患者恢复率16%;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6%,(X2=16.611,P=0.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病”理念应用于综合护理中,能有效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提升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ldquo 治末病&rdquo 理念 综合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夹止血联合DSA下介入栓塞术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观察我科近几年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先行急诊胃镜下探查及夹止血,术后立即行DSA下介入栓塞止血。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止血,远期均无复发再次出血。结论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急诊行胃镜下探查夹止血联合DSA下介入栓塞术,可成功进行止血,复发率低,避免行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胃镜下夹闭止血 DSA 介入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负压式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创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的清创固定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局部换药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负压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住院费用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换药次数、住院费用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式引流可以有效的促进骨创伤患者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负压闭式引流 骨创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孔神经阻滞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腹股沟径路孔神经阻滞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手术类型为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6例研究组和24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照组接受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尝试次数、大腿内收肌阻滞前及阻滞后20min的力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前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阻滞尝试次数、阻滞后20min大腿内收肌力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径路孔神经阻滞穿刺成功率高,阻滞效果好于传统耻骨结节法神经阻滞。

  • 标签: 超声 引导 神经阻滞 腹股沟径路闭孔
  • 简介:摘要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慢病高危人群的防治逐渐深入人心。“治病”强调人们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预防疾病发生。慢性病大都有一段较长的疾病前期,此期可在中医“治病”理论的指导下,适当的干预,可阻断或延缓慢病高危人群转变为慢性病的进程,从而减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本文汇总了糖尿病前期、中风、高血压、肿瘤、高血脂等慢病发生病因、高危人群的防治现状。中医“治病”理论应用于慢性高危人群,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气血调和,实现“治病”思想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

  • 标签: 治未病 慢病高危人群 防治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三名交感性眼炎(因眼球穿孔伤治疗所致)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措施予以分析,并做以讨论。方法在我院于2016年7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交感性眼炎患者当中择取三名因眼球穿孔伤未得治疗所致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三名患者当中有一名接受眼球摘除手术,另外两名患者炎症得以有效控制,眼球得以保留。结论临床中,对于受到眼球穿孔伤的患者,及时对其行以伤眼处理,能够有效降低交感性眼炎的发作隐患;如果是已经发生症状的患者,那么就在治疗过程当中尽可能早的行以大剂量皮质类固醇进行治疗干预,必要情况下才选择眼球摘除手术,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眼球穿孔伤 交感性眼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中医治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影响,本文选取160例亚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奇偶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80例亚健康人群。对对照组亚健康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试验组亚健康人群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病综合干预措施,在干预6个月之后观察两组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情况,包括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差异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6.78±1.80),对照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3.76±1.2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心理领域评分为(15.36±1.48),对照组人群心理领域评分为(13.78±1.9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6.72±1.59),对照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4.77±1.2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亚健康人群,采取有效的中医治病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生命质量,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治未病 亚健康人群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