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氧化砷联合沙利度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4例,分为参照组沙利度治疗和联合组在参照组上联合氧化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用药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P<0.05);用药后联合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情况相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采用氧化砷联合沙利度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有效改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沙利度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钴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方法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6例叉神经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是否给予甲钴联合卡马西平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实验组在卡马西平治疗基础上联合甲钴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远期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叉神经痛患者给予甲钴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有效缓解个体症状,远期疗效好。

  • 标签: 甲钴胺 卡马西平 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联合乙醇乳膏在保留灌肠防治直肠癌术后放疗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中的应用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1例于2016年4月~2018年1月至本院行直肠癌Dixon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1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研究组沙利度联合乙醇乳膏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则仅仅应用乙醇乳膏保留灌肠治疗。就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同期放化疗耐受性以及睡眠、饮食、体重变化和KPS评分等临床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级别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饮食、体重以及KPS评分的改善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放疗中断率与总疗程均低于对照组,但化疗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联合乙醇乳膏保留灌肠的治疗方式更为安全有效,有利于降低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在放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沙利度胺 三乙醇胺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 简介:碘普罗,商品名优维显,是一种低渗透压非离子型造影剂.广泛用于各种造影,尤其是心血管造影.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碘海醇/类似物和衍生物 碘海醇/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丙戊酸钠与左拉西坦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左拉西坦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值得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疏导与足里注射甲氧氯普联合治疗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消化道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给予心理疏导和甲氧路普安10mg双侧足里注射;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10mg肌肉注射,注射后30分钟评价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防治恶心的有效率分别为85%、60%,防治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80%、70%,结论足里具有调节气机,增加胃肠功能的作用,心理疏导与足里注射甲氧氯普联合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效果显著优于肌肉注射,并且方法简单、经济,不良反应小,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容易被接受。

  • 标签: 心理疏导 足三里 甲氧氯普胺
  • 简介: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长期血透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方法:收集2003年5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者共99例,调查其血透史及输血史,检查其血清HBV标志物(HBV-M)和HCV抗体(抗-HCV)情况,并与患者初始血透治疗前该指标比较,分析血透中HBV、HCV感染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①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Bs阳性51例,HBV-M全阴性者48例;2003年5月51例抗-HBs阳性者仍保持不变,但48例HBV-M全阴性者中13例各HBV相关抗体出现,占27.1%,其余35例HBV-M仍为全阴性;13例出现HBV抗体的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5年,9例有输血史,与35例仍为HBV-M全阴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②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CV阳性2例,抗-HCV阴性者97例;2003年5月上述患者中新增抗-HCV阳性51例,新增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相比,血透治疗的时间显著较长(P<0.01),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血透患者中存在着较高的HCV感染率,可能与HCV有较大的变异性导致对传染源的诊断遗漏以及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有关.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丙型肝炎 病毒感染 原因分析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均为36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常规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未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未增加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整体效果较为理想,推广性较好。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脑卒中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左拉西坦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6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左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91%(30/33)与对照组84.85%(2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9.09%(3/33)与对照组12.12%(4/3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癫痫患儿治疗中,左拉西坦、丙戊酸钠应用下均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有效控制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脑卒中后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晚期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及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辽河油田总医院2011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28例,中位年龄41(24-80)岁,均为病理确诊为TNBC,使用一定疗程的希罗达化疗后出现耐药或者副反应不耐受的患者给予替吉奥治疗。结果随访显示,17例TNBC患者停用希罗达后应用替吉奥治疗有比较良好的近期疗效。HFS等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而胃肠道反应、肝功异常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结论在TNBC治疗上替吉奥和希罗达未见明显交叉耐药性,替吉奥可作为TNBC患者线化疗的新选择。

  • 标签: 三阴乳腺癌 替吉奥 维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1月16日至2017年5月20日我院64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4例患儿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左拉西坦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丙戊酸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认知功能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半年后癫痫发作频率(1.74±0.56)次/个月相比对照组(2.98±0.72)次/个月明显更少,P<0.05,且治疗半年后认知功能评分(28.74±1.23)分相比对照组(25.45±2.65)分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0.63%)相比对照组(62.5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和对照组(21.8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具有较佳的效果,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次数。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儿童 癫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实施治疗和应用左拉西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总共60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随机划分为应用丙戊酸钠实施治疗的观察组和应用左拉西坦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7%。由此可知,观察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略优于应用左拉西坦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和左拉西坦实施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癫痫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特征。方法选择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CTA)50份,作为CT扫描数据,了解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状窦后入路开颅价值。结果AC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4.9-54.9mm,平均(45.2±3.8)mm,95%CI经测定为43.4-45.9mm;AB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3.8-54.7mm,平均(44.3±4.7)mm,95%CI经测定为43.3-45.2mm;BC长度范围为2.7-14.7mm,平均(6.2±2.0)mm,95%CI经测定为5.7-6.6mm。对安全跟离测量,即AC与颈静脉孔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1.2-12.9mm,平均(5.4±2.0)mm,95%CI经测定为4.9-5.7mm。结论在行状窦后入路开颅时,应用颅骨表面标志与CT重建联合定位,具较高准确性,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颅骨表面标志 CT重建 乙状窦后入路开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离子凝聚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常规盐水检验法,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低离子凝聚技术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配血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低离子凝聚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临床输血检验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d,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脏平均复律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4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及心脏复率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胺碘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张压为(89.87±5.42)、收缩压为(139.31±6.48)、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张压为(74.76±6.16)mmHg、收缩压为(115.87±5.76)mmHg、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酮能够有效的治疗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胺碘酮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泛影葡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采用120例的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使用泛影葡药物治疗的是实验组,而使用传统治疗(石蜡油润肠)的是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泛影葡患者的病理行为评分表评分,以及患者的治疗感受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患者整体感受满意程度的评价分析上,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34%,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为66.67%,说明实验组的患者整体感受及满意度更高。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泛影葡药物的治疗方式,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奇效,患者反馈情况较好,有助于患者早日重回正常的生活状态,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泛影葡胺药物 肠梗阻 治疗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接受长程血透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使得血透患者感染HBV、HCV和HIV的感染率进一步降低。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底我院收治的426例接受半年以上的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经过半年调查一次患者HBV-M、抗HCV和抗HIV情况;从2012年1月开始,把抗HCV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和HBsAg阳性患者进行严格分区分机透析。将各患者的HBV-M、抗HCV和抗HIV种抗体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区分机前后的两组患者感染HBV和HCV的情况同时做对比。结果2012年初到2017年初维持性血透患者HBeAg抗原阳转率为0;后两年比前年的抗HCV阳转率有大幅度下降(P<0.001);426例患者均未发生抗HIV阳性;未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比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低(P<0.001)。结论促红素广泛应用之后减少输血,血透患者的HBV和HCV感染率明显降低,进一步对分区分机的两类HBV和HCV感染患者进行隔离血透治疗,发现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血透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诊断鉴别子宫腔内病变维超声与维超声检查的不同价值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10至2015-10我院收治的存在子宫腔内病变并行经阴道维、维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抽取72例,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以经阴道维超声检查作为参照组,将经阴道维超声作为探究组,对比两者临床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此次研究中,经病理检查确诊,72例患者中3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9例为子宫内膜恶变。探究组将3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6.77%),将20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90.91%),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90.00%),7例为子宫内膜恶变(77.78%),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6例(91.67%),出现漏诊误诊6例(8.33%),参照组将26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3.87%),将18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81.8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70.00%),5例为子宫内膜恶变(55.56%),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6例(77.78%),出现漏诊误诊16例(22.22%),在维超声上各种病变均有其形态、子宫内膜受累情况、病变位置以及血流信号的特异性,两组的病变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维超声相比于维超声,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结果比较 子宫腔内病变 阴道二维 三维超声 诊断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