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伤人行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2017年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攻击性量表,冲动行为量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冲动伤人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无统计学意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攻击性量表中身体攻击性,指向自我攻击性评分与没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攻击性量表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冲动行为量表中行动分量表与没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冲动行为量表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伤人行与患者的疾病状态,年龄,性别无显著关系,主要与患者的冲动性人格,攻击性人格有直接的关系,临床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评估,做好相应的预防,降低伤人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住院精神分裂症 冲动伤人行为 相关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作用。方法对250例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观察,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结果2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术后痛苦,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是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人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护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对3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人行机械取栓术治疗,加强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对其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人均取栓成功,取栓后即刻造影显示大脑中动脉再通25例(83.3%),部分开通5例(16.7%),3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3周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人行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应在临床得到推广。

  • 标签: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机械取栓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围术期进行相关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6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存活患者为55例,其中存活患者经过长期护理后,恢复良好患者为40例,轻度残疾患者为5例,重度残疾患者仅有5例,植物状态患者为5例,死亡患者为1例,自动出院患者为4例。结论对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效率,手术如果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治疗效果,仍需要在术后护理上努力,提高患者的身体水平。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市三家医院不同岗位手术室护士早餐情况,为开展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并比较110名手术室巡回和洗手两种岗位护士的早餐行为、早餐营养成分及对早餐营养知识认知情况等差异。结果50%手术室护士每天摄入早餐,且摄入种类不够齐全,优质蛋白及能量摄入不足,两组早餐频率、早餐膳食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岗位的手术室护士对早餐营养知识掌握不够,尤其以洗手护士突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膳食指导,保证各种营养素均衡摄入,促进身体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早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士对燕尾帽佩戴情况的态度,分析脱帽行为的优缺点与整改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及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在职的1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护士对燕尾帽佩戴情况的态度,同时抽取本院五个科室进行试点,随时发现脱帽后的优缺点,并列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78.3%的护士认为燕尾帽的作用是职业象征,67.5%的护士认为燕尾帽易脱落,经常脱落构成比为46.7%,58.3%的护士因燕尾帽固定不牢而脱落,16.7%的护士因长时间佩戴燕尾帽导致脱发,52.5%的护士认为没必要佩戴燕尾帽,90.0%的护士支持燕尾帽脱帽行为。结论大多数护士认为没必要佩戴燕尾帽且支持脱帽行为,但是脱帽后存在护士发型有散乱现象、对护士着装与发型要求更严格等困难,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 标签: 护士 燕尾帽 脱帽行为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行为干预对防止酒依赖者复饮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定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在除问题解决维度外,FAD其他各维度得分和SAS与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消除酒依赖患者发病的心理因素,降低复发率,提高酒依赖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酒精依赖 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干预
  • 简介:为了更深入地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促进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我们于2004—05对顺义区南法信镇居民进行了健康状况、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的调查,报告如下。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状况 卫生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心理焦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0例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后,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均达到较满意疗效,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实施有效的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恐慌心理,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减少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方法采用调查方法对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自身的精神症状和护患关系,是否是自愿住院,病友和家庭闹矛盾,病房环境影响,护理人员态度,药物不良反应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有效防范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攻击行为

  • 标签: 住院精神病患者 攻击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2例)及该基础上的行为干预(观察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2%)与对照组患者(84.6%)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有效提升先兆流产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先兆流产 护理干预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感染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个人的防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工作的医护人员共计40名作为研究样本,以问卷调查法对40名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内容调查与评估。结果本组40名手术室工作人员,24人存在过医用锐器损伤的情况,32名工作人员正确掌握医用锐器损伤以后的处理措施;个人防护方面,在激光手术和放射手术中佩戴防护用具的情况较好,但职业病防护意识相对较低。结论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在感染相关知识和个人防护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还需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改善,以提升手术室工作人员对于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能够具备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

  • 标签: 手术室 感染 防护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中进行共同注意训练治疗的临床表现,归纳并总结出孤独症儿童治疗的应用方法及原则。方法在临床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应用共同注意力从一级到五级差别强化训练,观察并记录孤独症儿童的临床表现,将其结果进行汇总归纳分析。结果共同注意训练在临床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上有着良好的疗效。结论共同注意训练在孤独症行为上疗效确切,根据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级别的不同,在临床上应灵活应用共同注意力训练。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行为干预 共同注意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认知行为对于焦虑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31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并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的评定,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选择问卷调查和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进行评定。结果对本研究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17例患者获得痊愈,显著进步患者5例,还有8例患者进步,1例患者无效。治疗结束以后对患者进行HAMA评分,患者较治疗之前下降,而且患者的社会功能、LSR以及GAF总分和之前明显提升,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认知行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社会的功能,并且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使患者在具体生活过程当中获得较为满意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等不良生活质量,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2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观察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母婴皮肤的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1小时内以及第5~6小时啼哭的次数以及时间;同时对产妇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果观察组新生儿1小时内、5~6小时内的啼哭次数、持续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3.87%;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啼哭次数以及时间,产妇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大大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母婴 早期皮肤接触 新生儿 行为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先兆流产护理中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对象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行为干预护理,最终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结束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采取行为干预护理,能够提高其对医院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情绪,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持其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行为干预 先兆流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样本来源于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登记的数据库,共选取AD患者129例。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所有被试者精神症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定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生活功能状况。依据MMSE评分将被试者分为轻度(MMSE≥20,46例)、中度(MMSE=11~19,59例)和重度(MMSE≤10,24例)3组。采用因子分析了解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特征,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差异。结果①对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因子分析,得到3个症状群,分别为精神病性症状、额叶释放症状和情感症状。②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相关因素NPI精神病性症状因子、额叶释放症状因子评分与ADAS-Cog记忆、语言、操作能力和注意力等因子分及ADL评分与呈正相关(r=0.28~0.47,P<0.05),NPI情感症状因子分与ADAS-Cog语言和操作能力因子分呈正相关(r=0.19,0.24;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以精神病性、额叶损害和情感症状为主要特征,随疾病进展而加重。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差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更严重。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因子分析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士离职倾向、沉默行为及工作疏离感的现状,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离职倾向问卷、员工沉默行为量表和护士工作疏离感问卷对长沙市4所三甲医院的120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离职倾向条目得分为(3.37±0.34)分,沉默行为条目得分为(3.45±0.51)分,工作疏离感条目得分为(3.12±0.52)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离职倾向与沉默行为、工作疏离感正性相关,沉默行为与工作疏离感正性相关(P<0.01),工作疏离感在离职倾向与沉默行为中起中介作用。结论在职护士普遍存在离职倾向,沉默行为、工作疏离感对离职倾向产生影响。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离职倾向,通过构建良好组织氛围,减少护士沉默行为,降低工作疏离感从而降低离职率。

  • 标签: 护士 离职倾向 沉默行为 工作疏离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行为干预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收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中选择106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据医嘱用药比例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81.13%,定时回院复诊比例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13%,P<0.05。结论在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中加强心理护理是促使患者依据医嘱用药和定时回院复诊的有措施,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淋巴瘤 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