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透光旋切术与传统分段剥脱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研究组53例静脉曲张患者(78条患肢),采用Trivex系统透光旋切术治疗曲张血管;对照组53例(76条患肢)采用分段剥脱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数、切口长度、皮下血肿、感觉异常或麻木发生率、残留曲张静脉、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数、切口长度及残留曲张静脉分别为(53.7±2.3)mm,(26.8±0.7)h,(4.1±0.2)个,(6.2±0.2)cm,对照组分别为(74.6±2.6)min,(42.3±0.9)h,(5.2±0.2)个,(10.4±0.2)cm,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残留曲张静脉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P〈0.05)。两组皮下血肿、感觉异常或麻木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随访13.9个月(2个月~2年),研究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5例(6.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Trivex系统透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美观、恢复快、治疗彻底、不易复发且简单安全等优点。

  • 标签: 静脉曲张 曲张静脉切除术 下肢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术中下肢曲张静脉的最佳旋切残留率及其对术后微创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460例(460条下肢),随机均分为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旋切残留率60%组(A组)、50%组(B组)、40%组(C组)、30%组(D组),每组均为115例患者(115条下肢)。于术中计算四组皮下创面率,并于术后5天、20天、120天及360天时分别观察四组患者的下肢皮肤瘀血率、皮肤坏死率、疼痛率、麻木率、皮肤感染率、皮肤色素减退率及浅静脉曲张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术后5天:皮肤瘀血率、疼痛率、麻木率及皮肤坏死率A组和B组显著低于C组和D组(P<0.05),皮肤感染率四组均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天:皮肤色素减退率A组均较其余各组低(P<0.05);术后120天:疼痛率、麻木率A、B两组均较C、D两组稍低(P<0.05);术后360天:A组6例出现浅静脉曲张复发,其余各组均未发生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术中旋切残留率为50%时可较好达到治疗目的和微创要求。

  • 标签: 下肢 静脉 残留率 微创效应
  • 简介:目的总结腔内射频闭合术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应用腔内射频闭合术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治疗的39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13条患肢),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指导以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早期适当的下肢活动及功能锻炼是腔内射频闭合术联合透光直视旋切术护理成功、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静脉曲张 腔内射频闭合术 透光直视旋切术 护理
  • 简介: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抗癌药物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诞生,给很多过去“被判死刑”的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提高了生存质量,部分患者还可能实现正常寿命。但新型抗癌药物通常价格昂贵,大多数尚未纳入我国的公共保障体系,药物可及受到很大限制。本文梳理了我国癌症患者值抗癌药物的可及现状,分析了影响其可及的因素,为提高我国值抗癌药物可及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恶性肿瘤 高值抗癌药物 可及性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6年 1月~ 2017年 1月收治的 8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将其分成 A组与 B组,每组 40例, B组行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治疗, A组行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结果 :A组 VCSS评分明显低于 B组,且 CIVIQ评分明显高于 B组,且 A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 B组( P<0.05)。结论 :应用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剂 透光静脉旋切术 并发症
  • 简介:人体血清磷浓度主要由肾脏、骨和肠道调节,维持正常的血磷对于正常骨代谢和细胞功能十分重要。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特别是维持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证据表明,CKD时长期磷血症除了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尚可引起心肌、心脏瓣膜、血管、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高磷血症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代谢异常 慢性肾脏病 血清磷浓度
  • 简介:目的评价透光旋切术(TIPP)联合激光、射频及内翻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81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别采用腔内激光+TIPP,内翻剥脱+TIPP,腔内射频+TIPP联合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每条肢体透光旋切时间为18~35(平均24)min;手术切口2~6(平均3.5)个;术后住院时间3~11(平均4.8)d。术后皮下血肿54例(1.9%),皮肤感觉异常1128例(40%),蜂窝织炎48例(1.7%),皮肤穿孔14例(0.5%),残留静脉62例(2.2%)。术后15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个月至7年,平均3.5年,随访复发23例(1.5%)。结论TIP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理想术式。

  • 标签: 透光旋切术 腔内激光术 腔内射频术 内翻剥脱术 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而磷血症就是其中之一,而此症若不及时予以治疗,将引起其他严重病症,最终加剧患者的病情,并影响原发疾病治疗效果。因此,强化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磷血症的治疗意义重大。本文将针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此病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磷血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绒促素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生命体征稳定的血β-HCG≥4000mIU/mL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设同期血β-HCG<4000mIU/mL的患者以相同方法治疗作对照组。观察生命体征、血β-HCG、盆腔包块、盆腔积液变化、是否治疗失败改行手术及治疗后生育情况,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用药总量及疗程、病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宫内受孕率无明显差别。结论生命体征稳定的绒促素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效果肯定,成功率,但疗程长,风险大,若患者知情同意,可实行保守治疗观察。

  • 标签: 高绒促性素 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场强磁共振诊断肝脑病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疑似肝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场强磁共振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观察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并对场强磁共振中T1WI、T2WI、T2FLAIR、DWI、SWI序列上的信号变化进行分析。结果:70例疑似肝脑病患者中,经病理诊断检查确诊45例,占比64.29%;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均是场强磁共振疾病诊断效能更加理想,由于检测样本量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确诊病例中,有40例患者T1WI显示双侧豆状核、丘脑、双侧中脑大脑脚信号;10例患者T2WI、T2FLAIR、DWI显示豆状核、丘脑和放射冠白质信号,12例患者T2WI、T2FLAIR、DWI显示豆状核低信号,其余未见异常信号;44例患者SWI显示双侧豆状核、尾状核、丘脑和中脑大脑脚显著低信号。结论:在肝脑病诊断中,采取场强磁共振检验方式效果更佳,其诊断效能更高,尤其是SWI的低信号表现,更加利于患者疾病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场强磁共振 诊断 肝性脑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吸烟对气道反应患者的肺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门诊的吸烟伴气道反应患者28例,同时选择不吸烟伴气道反应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23例进行肺功能检测,记录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EV1/FVC%)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存在气道反应的吸烟组和不吸烟组FEV1/FVC%、MEF、MEF50、MEF25均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与气道反应不吸烟患者相比,吸烟患者MEF、MEF25均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吸烟指数与MEF、MEF25、MEF50、FEV1/FVC%、FEV1呈负相关(r=-0.30、0.32、-0.28、-0.28、-0.32,P=0.03、0.02、0.04、0.04、0.02)(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吸烟导致肺功能损害,在气道反应增高患者,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异常加重,可通过肺功能进行辅助判断。

  • 标签: 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 吸烟 哮喘 烟雾暴露
  • 简介:摘要:目前,在我国变异药物( HVD)的生物等效 (BE)研究工作是现阶段进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评价工作中的难点。变异药物以为个体内的变异很大,同时等效风险很高,给研究工作的开展加大了难度。本文将针对变异药物生物等效试验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研究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给我国研究变异药物奠定基础。

  • 标签: 高变异药物 试验设计 样本量计算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眼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 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 40 mmHg以上,即持续眼压)和对照组( 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 40 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50.0%)明显高于对照组( 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眼压青光眼。  

  • 标签:    [ ] 持续性高眼压 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眼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份至2020年1月份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青光眼患者,按照其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正常眼压水平青光眼16例)与观察组(持续眼压青光眼14例),对两组患者均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方案,并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对持续眼压患者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具有确切效果,但这类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合并并发症,所以,选择适宜的手术时间、做好降眼压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 正常眼压水平青光眼 抗青光眼手术 治疗总有效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碳酸镧在腹膜透析患者顽固磷血症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对其安全进行评价。方法择取2010年5月至2005年6月在我科室接受治疗的60例腹膜透析顽固磷血症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依照每位患者磷血症情况的不同分别令其三餐服用500-750mg不等的碳酸镧咀嚼片。对比分析每位患者治疗前及用药8周后血磷水平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0例腹膜透析顽固磷血症患者在服用碳酸镧8周后血磷水平由治疗前的(2.98±0.76)mmol/L明显下降至(1.91±0.35)mmol/L,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

  • 标签: 腹膜透析 高磷血症 顽固性 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98-01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CVI)患者血小板对单核细胞跨内皮迁移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PCVI患者和正常人群,提取两组受试者不同体位时下肢静脉血液并分离其洗涤血小板悬液,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层的transwell膜,根据洗涤血小板来源分成空白对照组、PCVI患者站立30min组、正常人站立30min组、PCVI患者晨起平卧位组及正常人晨起平卧位组,各组transwell上室中注入200μl单核细胞悬液(单核细胞浓度为5×105个/ml)和对应的洗涤血小板悬液200μl共同培养,分别在2、4、8、24h后计数并比较各组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结果在接种共同培养2h和4h后,各组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自8h后和24h后,PCVI患者站立30min时较其他组别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transwell下室中单核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压力变化引起的血小板活性异常是导致PCVI患者静脉管壁单核细胞异常增多的重要原因,可能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静脉高压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血小板高敏性 单核细胞 跨内皮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