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母乳喂养已逐渐成为新生儿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全面掌握母乳的营养分及其作用对新生儿健康成长发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次研究现对母乳营养分及其营养作用进行探究。

  • 标签: 母乳 营养成分 作用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常规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男性献血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本站100例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男性)为研究对象,包括首次捐献组(50例)和重复捐献组(50例)。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铁蛋白(SF)浓度,Ferene法检测血清(SI)含量,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首次捐献组和重复捐献组血清铁蛋白浓度分别为(119.49±26.8)ng/ml、(75.7±18.9)ng/ml;血清含量分别为(33.4±4.8)μmol/L、(28.5±7.3)μmol/L。重复捐献组血清铁蛋白浓度明显低于首次捐献组(P<0.01);两组血清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重复捐献血小板者的血清铁蛋白浓度低于首次捐献者,但仍然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因而常规捐献血小板不会导致隐性缺甚至缺铁性贫血。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饮食指导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营养性缺贫血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儿科自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选取的20例小儿营养性缺贫血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10)与实验组(n=10),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将实行饮食指导以及对对症护理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比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经对症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评分(98.25±5.23)分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护理总有效率40.00%、护理满意度评分(72.35±5.11)分,P<0.05且组间对比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结论将饮食指导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营养性缺贫血患儿中疗效显著,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营养性缺铁贫血 饮食指导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不良儿童血清锌、铜、钙元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儿童2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血清中微量元素进行检验,对于诱发营养不良的病因进行纠正;结果观察组患儿中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瘦小,发育迟缓,体质差患儿的微量元素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经过治疗后该组患儿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病情得到了缓解;结论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其血清锌、钙水平存在着异常,对其测量,这对评估儿童营养不良的程度以及诊治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说明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应该补充锌剂和钙剂,不需要补充铜制剂。

  • 标签: 营养不良儿童 微量元素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营养干预联合生血宁治疗孕晚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行常规产检的孕晚期缺铁性贫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妊娠贴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血宁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膳食摄入量、Hb、HCT、S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晚期缺铁性贫血患者施行营养干预联合生血宁治疗,可有效改善孕晚期摄入量,贫血治疗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铁营养干预 生血宁片 孕晚期缺铁性贫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乳营养分分析异常对新生儿体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间120例新生儿,其中60例通过母乳营养分异常的母乳喂养,余下60例为母乳营养分正常的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母乳营养分指标含量(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含水量、密度);新生儿的喂养满意度;新生儿的体质量。结果:异常组中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含水量、密度和正常组中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含水量、密度比较,除密度比较,其他六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的喂养满意率为76.7%(46/60),正常组的喂养满意度为98.3%(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新生儿的体质量为(2.03±0.16)kg,正常组新生儿的体质量为(3.11±0.27)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母乳营养分分析结果异常的母乳喂养新生儿,会明显影响新生儿的营养各成分指标,且会降低喂养满意率,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母乳营养成分 异常 新生儿体质量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母乳营养分分析异常对新生儿体质量等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间120例新生儿,其中60例通过母乳营养分异常的母乳喂养,余下60例为母乳营养分正常的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母乳营养分指标含量(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含水量、密度);新生儿的喂养满意度;新生儿的体质量。结果:异常组中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含水量、密度和正常组中脂肪、蛋白质、乳糖、能量、矿物质、含水量、密度比较,除密度比较,其他六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的喂养满意率为76.7%(46/60),正常组的喂养满意度为98.3%(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新生儿的体质量为(2.03±0.16)kg,正常组新生儿的体质量为(3.11±0.27)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母乳营养分分析结果异常的母乳喂养新生儿,会明显影响新生儿的营养各成分指标,且会降低喂养满意率,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母乳营养成分 异常 新生儿体质量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在生产的过程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本身性质的影响,容易发霉或者感染其他细菌,给中成药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辐射法灭菌在生产中方便,且容易实施,对中成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主要研究辐射法灭菌对药物成份的分析,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 标签: 辐射法灭菌 药物成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中采用小剂量的进行补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自愿参加本研究的854例4个月~2岁的婴幼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7例,其中对照组对婴幼儿的饮食采用常规的膳食指导,干预组婴幼儿在常规膳食指导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的定期剂给予,经过同疗程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缺铁性贫血疾病发生率。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干预组婴幼儿的贫血发生率为8.9%,对照组患儿的贫血发生率为14.8%,干预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贫血病发病率逐渐下降,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两岁以内的婴幼儿进行小剂量剂补充能够有效改善婴幼儿的缺铁性贫血的疾病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铁剂 预防 婴幼儿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7-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郴州地区结石成份分析状况,为预防结石提供相应饮食指导。方法对560例泌尿系统结石通过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法进行物理方法分析,为结石预防提供饮食指导。结果560例泌尿系统结石分析草酸钙结石92例(占16.4%),碳酸磷灰结石65例(占11.6%),尿酸结石48例(占8.6%),六水磷酸胺镁32例(占5.7%),胱氨酸结石18例(占3.2%),混合性结石305例(占54.5%),混合性结石高于单一性结石。结论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法能精准分析结石成因,为结石病患者饮食生活习惯提出针对性的调整方案,为预防结石复发提供重要临床指导。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结石成份分析 饮食指导
  • 简介: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选择内科系统住院患者398例,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做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质量指数(BMI)〈18.5kg/m2并结合临床一般情况差判定为营养不足。同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情况。结果398例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4.1%和33.7%;营养不足发生率居前两位的是消化内科(19.6%)和肿瘤内科(16.9%);免疫科(8.6%)发生率低。营养风险发生率占前3位的是肿瘤内科(47.5%),消化内科(42.9%)和神经内科(41.7%),内分泌科(21.4%),免疫科(13.8%)发生率低。398例患者中,31例应用肠内营养(EN),92例应用肠外营养(PN),8例同时应用肠内肠外营养,PN∶EN=3∶1;有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为70.9%,无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为13.6%;有营养不足患者营养支持率为96.4%,无营养不足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2.5%。结论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营养不足或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建议重视肠内营养支持,提高肠内营养应用比例。

  • 标签: 营养调查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住院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法对中药地黄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依据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清蒸-九蒸九晒法将生地黄制取成不同批次的地黄炮制品,并利用HPLC法对各批次的地黄炮制品的主要化学成分环烯醚萜类、毛蕊花糖苷以及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益母草苷和梓醇的含量随着蒸晒次数增加而呈现下降;而地黄苷A和D却与之相反,随着蒸晒次数增加而呈现升高;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随着蒸晒次数增加而呈现下降;然而5-HMF含量随着蒸晒次数增加而呈现升高。结论对于地黄采取不同炮制方法后,其化学成分会发生显著变化并因此而影响药效,因此临床上需要针对不同使用途径而应用相应的炮制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地黄 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成份益肾养心颗粒对血液透析病人焦虑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将50例血液透析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抗焦虑;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全成份益肾养心颗粒口服。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成份益肾养心颗粒能显著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焦虑状态,且无明显高钾及心衰表现。

  • 标签: 焦虑症 血液透析 全成份益肾养心颗粒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各种理念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而在医学上对胃肠肿瘤患者来说,采用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仍旧需要考虑好患者的承受能力以及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使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效果发挥到最大。对胃肠肿瘤患者采用合理营养支持治疗方式,有助于减少手术等等并发症,增加患者治疗耐受性,从而有利于增强抗肿瘤疗效的作用,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提高胃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本文主要从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问题需要注意的点以及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与营养问题分析,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胰腺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腺内酶原群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和坏死,并波及周围器官和组织,但其确切发病机理还未完全清楚.致病因素包括胆结石、胆道寄生虫、酗酒、药物、外伤等,约15%的患者无任何诱因.胰腺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急性胰腺炎又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前者病情较轻,后者病情凶险,但在发病初期难以判别其严重性.

  • 标签: 胰腺炎 营养治疗 病情 出血坏死 慢性 胆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从我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中选取早产儿4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营养供给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单纯肠外营养)、研究组24例(肠外营养+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在不同营养供给方式下,出生后一周及两周体格发育情况(身长、头围、体重)。结果:两组出生后一周身长、头围、体重等体格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出生后两周对照组上述3指标均劣于研究组,且各指标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 标签: 早产儿营养状况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