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已应用在各大领域当中,为了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提高医院的计算技术水平,加强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从而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而这就需要医院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通过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来提高医院的计算信息化水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医院计算信息化的建设加以分析,提出可取的一件,从而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 计算机 信息化建设 综合管理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半肩置换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上肢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入MaterialiseMimics10.01软件,三维重建双上肢骨骼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GeomagicStudio11.0软件,在三维上确定肱骨的内外髁连线及肱骨头轴线,根据连线测量肱骨头高度及后倾角度,设计与结节间沟和假体近端解剖形态一致的导航模板,借助3D打印技术制作出实物模板,术中通过模板确定最佳假体高度及后倾角度,最后行肩袖修复。术后定时行患肢X线片检查,动态观察大小结节均愈合及假体位置变化情况,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得10~3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12例患者(12肩)大小结节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4个月,平均为3.4个月。末次随访肩关节Neer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通过将3D打印技术和计算辅助设计相结合设计个体化导航模板,可大大提高半肩置换中假体高度及后倾角度的精确性,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活动功能,为半肩置换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半肩置换术 骨折 打印 三维
  • 简介:目的研究计算辅助股骨粗隆部肿瘤或肿瘤样变精确切除和保髋重建的新方法,评价计算辅助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部肿瘤或肿瘤样变的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10例股骨粗隆部肿瘤或类肿瘤样变患者,年龄为18~53岁,其中男7例,女3例,1例骨巨细胞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巨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骨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骨软骨瘤,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术前均采用CT或MRI扫描获取肿瘤及肿瘤周围组织的二维图像数据,输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双下肢骨骼解剖模型及股骨粗隆部肿瘤模型,根据肿瘤性质借助Imageware软件三维匹配、分析确定肿瘤切除边界,术前用Imageware、UG-NX软件设计个性化手术辅助模板,并采用计算仿真模拟股骨粗隆部肿瘤精确切除、重建过程。最后按术前预设方案精确实施股骨粗隆部肿瘤精确切除、异体骨+内固定重建术。结果10例均精确切除肿瘤或肿瘤样变,且保髋重建修复满意。7例病灶局限于粗隆部者采用大段异体骨、自体髂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例肿瘤累及股骨粗隆下采用异体骨、自体髂骨+股骨重建钉固定,术后X线片显示骨缺损区域结构重建效果好,恢复了骨缺损区域解剖结构,均于术后3~6个月恢复行走功能。术后随访6个月~3年,1例恶性淋巴瘤复发并全身转移,余9例未见复发。结论计算辅助技术可以在保留最大范围正常骨骼的情况下精确切除肿瘤和保髋重建股骨粗隆部骨缺损区域。计算辅助技术使股骨粗隆部肿瘤切除手术更精确,疗效更佳。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骨肿瘤 股骨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校医院药剂科工作中计算信息化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高校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人员60例为研究对象,以2011年-2012年的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以2012年-2013年的计算信息化管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处方评价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计算信息化运用在高校医院药剂科工作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还能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促进高校医院的长远发展.关键词高校医院;药剂科;计算信息化;运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4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我国对儿童保健教育的重视度,强调儿童保健教育中普及营养知识的重要性,增强我国儿童的平均体质。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50例患有健康疾病的儿童,将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儿,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上对实验组患儿给予基础的治疗、护理措施时,注重对儿童家长就儿童保健教育中的普及营养知识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健康的正确认识;针对对照组,临床上则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措施,不重视儿童营养知识的普及。结果实验组有20例患儿营养状况良好(80%),3例患者身体好转(12%),2例患者营养状况较差(8%);对照组有9例患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36%),2例患儿身体好转(8%),14例患儿的应用状况较差(56%),所以实验组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长对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进行教育时,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能够增强儿童的体质,减少营养不良状况的出现几率,让儿童更加健康的茁壮成长。

  • 标签: 儿童保健教育 普及营养知识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