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PICC置管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需要开展PICC置管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患者中出现置管异位情况的有8例,其占总研究样本的10%,然后对这些患者进行纠正,并对患者出现置管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应的预防对策。结论对于PICC置管治疗方法,其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的评价,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其消除对PICC置管治疗的恐惧等负面情绪。在进行置管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规格,且置管之后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通过同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进行观察确保PICC置管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测量下颌角间宽与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角厚度,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在活体上通过测量下颌角间宽来推算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角厚度,为临床行颜面美容、外伤矫治及复合体的制作提供相关资料。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颜面骨正常的成人女性尸体50具。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下颌角间宽、颧弓深度与长度、下颌角厚度。结果颧弓深度、颧弓长度、下颌角厚度与下颌角间宽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颧弓深度r=0.688(P=0.0001);颧弓长度r=0.662(P=0.0001),下颌角厚度r=0.989(P=0.0001),颧弓深度长度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采用下颌角间宽来推算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角厚度具有一定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膝关节后外侧角(PLC)解剖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2016年5—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招募16名青年志愿者进行双膝关节MR检查,其中男9名、女7名,年龄22~30岁;两侧膝关节无手术史及外伤史,且体格检查正常.受试体位:仰卧、膝关节伸直并轻度外旋10°~15°;扫描序列:斜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T1WI、T2WI,冠状位、斜矢状位及轴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观察分析组成PLC的腓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豆腓韧带、弓状韧带的形态、止点、走行、信号强度及其与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果PDWI可以清晰显示呈低信号强度的正常PLC的特殊结构,主要包括腓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弓状韧带、豆腓韧带,显示率分别为100%(32/32,侧)、100%(32/32,侧)、87.5%(28/32,侧)、81.3%(26/32,侧)和37.5%(12/32,侧).腓侧副韧带、腘肌腱位置及走行固定.腓侧副韧带全长(50.88±4.72)mm,中点宽(4.72±0.33)mm、厚(2.55±0.40)mm;腘肌腱全长(45.31±1.66)mm,腘肌裂孔处宽(3.26±0.39)mm、厚(3.15±0.26)mm;腘腓韧带全长(11.66±0.78)mm,中点宽(3.24±0.32)mm、厚(1.24±0.11)mm;弓状韧带及豆腓韧带显示率不高、变异较多,韧带起止点、大小、形态因个体差异可有所不同.左右侧腓侧副韧带、腘肌腱、腘腓韧带的长度、宽度、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女性腓侧副韧带长度及厚度、腘肌腱长度及宽度比较,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熟悉PLC的正常解剖结构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该区域的细微异常改变,了解其正常及损伤的磁共振表现,提高放射科医师对PLC损伤的诊断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孕妇各个孕周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42例宫角妊娠孕妇,为足月组、破裂组及未破裂A组、未破裂B组。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病人出现宫角妊娠的的病症后,使用超声技术对其病症进行诊疗判断的要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文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1年1月到2016年6月之间因出现宫角妊娠病症而进行入院医治的10名病人,对该组病人的病理资料进行整体的分析。结果对于55天之内发现宫角妊娠的病症且在进行医治后14天逐步缓解为宫内妊娠的病人5人;经过手术进行医治和进行病情原理的检查病人为5名。百分之67.78为宫角妊娠的整体确认判断率,百分之41.21为通过腹部进行诊断的数值;百分之62.13为通过阴道进行诊断的数值;百分之98.72为采用两种方式并行诊断的数值,进行结合的方式的诊断其精准度相对较大,而通过阴道和腹部进行确诊的精确度相对较小。结论在病人停止月经后,通过密切观察且时间较早的宫角妊娠,采用适当的医治方式对其进行诊疗,可将病情有效的缓解并治愈部分病人;对于宫角妊娠病症产生后使用超声技术进行确诊是较为科学有效的方式,采用通过阴道检查和腹部相结合的形式对其病情确诊的精准度大幅提高,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4月龄C57BL/6J小鼠海马CA1区、CA3区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细胞数目及体积。方法雄性4月龄C57BL/6J小鼠12只。应用OpticalDisector方法观察海马CA1区、CA3区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细胞数目;Nucleator方法观察细胞平均体积;应用Cava-lieri方法计算CA1区、CA3区锥体细胞层及齿状回颗粒细胞层体积。结果4月龄雄性C57/6J小鼠海马CA1区锥体层体积为(577.6±45.15)×10^6μm^3;锥体细胞数目为(179.0±9.64)×10^3;锥体细胞平均体积为((1344.4±175.69)μm^3。海马CA3区锥体层体积为(471.1±29.01)×10^6μm^3;锥体细胞数目为(139.8±5.91)×10^3;锥体细胞平均体积为(1458.5±138.94)μm^3;海马DG区颗粒细胞层体积为(467.4±18.74)×10^6μm^3;颗粒细胞数目为(316.5±14.4)×10^3;颗粒细胞平均体积为(449.0±36.43)μm^3。结论本实验应用体视学技术及国际先进的体视学系统对C57BL/6J小鼠海马神经元数目与体积进行了无偏估计,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疑似宫角妊娠患者43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43例患者均经阴道与腹部彩超诊断宫角妊娠,符合率为93.02%,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1.8%;间质部妊娠中孕囊型4例,不典型孕囊型1例,破裂型4例;宫角妊娠孕囊型18例,不典型孕囊型7例,破裂型6例;在阴道彩超声表现上宫角妊娠100%相连于子宫内膜,而间质部妊娠仅9.1%,宫角妊娠肌层厚度9.0~12.0mm占80.6%,7.0~8.9mm占19.4%,高于间质部妊娠;而间质部妊娠肌层厚度2.0~6.9mm占88.9%,高于宫角妊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有效诊断与鉴别早期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