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改进肠吻合技术并探讨预防瘘的术式.方法:16例头癌根治切除术后,改进消化道重建方法,术后经胆道T管逆行造影,观察肠吻合肠襻的影像特征.结果:16例无瘘并发症.术后T管造影显示,快速注药可见肠吻合肠襻及吻合口显影.结论:改进肠吻合的缝合技巧及减轻肠吻合肠襻张力的术式有助于预防瘘.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瘘 术后 术式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胆胰液分流预防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瘘的价值.方法:对91例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胆、胃消化道重建时分别采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总胆管放置T型引流管和管内放置引流管3种胆胰液分流术治疗,同时用未行胆胰液分流术45例作对照.结果: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胆胰液分流术91例的瘘发生率为2.2%(2/91),未行胆胰液分流术45例的瘘发生率为15.5%(7/45)(P=0.00065).应用改良Roux-en-Y吻合术6例,管内放置引流管26例,无1例出现瘘;总胆管放置T型引流管59例,2例出现瘘.结论:胆胰液分流是预防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瘘发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胰液分流术 胰腺瘘 预防 术后 并发症
  • 简介:源性腹水是指非恶性胰腺疾病引起的渗出性腹水,其特点是腹水中淀粉水平很高,常超过1000IU/L,并且蛋白质大于300g/L.源性腹水发病率低,1953年Smith[1]首次报道了两例慢性胰腺炎引起的腹水.源性腹水形成的常见原因为胰腺假性囊肿漏且假性囊肿常与破裂的管相交通,占43%~80%,约10%由于管破裂而没有假性囊肿,另有10%腹水起因不明确.在慢性胰腺炎,管周围的炎症后纤维组织很脆,很容易断裂.除胰液外,腹水的形成似乎存在其他渗出性成分[2].

  • 标签: 胰源性腹水 淀粉酶 保守治疗 内镜下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严重创(烧)伤、失血性休克、广泛肠切除、小肠移植、长期全肠外营养以及肿瘤的放化疗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其功能的可逆或不可逆丧失.临床上从代谢支持和调理的角度出发,应用多种特殊营养物、生长激素和多肽类生长因子等,在维护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物质的作用都缺乏肠道特异性.近期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多肽类胃肠激素能够促进损伤肠黏膜生长修复,即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peptide2,GLP-2),其作用具有高度肠道特异性.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 肠道保护 多肽类生长因子 上皮细胞损伤 peptide 失血性休克
  • 简介:严律南教授:头病变术前、术中确诊确有一定困难,近年我院采用术中针刺活检,解决了部分病例的诊断问题,但仍有部分病例无法获得病理确诊.笔者曾遇1例:男,52岁,术前发现无痛性黄疸2周,无胆道病史;术前B超、CT示胆道扩张,胆道下端梗阻,未见头肿块.

  • 标签: 胰头病变 确诊率 胰腺疾病 诊断 穿刺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2D,3D-MRCP检查的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CP能清晰显示正常的胆管结构,对胆管梗阻的部位、形态能直观显示,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高.结论MRCP在胆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胆管 胰管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保留幽门的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十二指肠切除术(PD)相比,保留了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病人术后的营养状态较接受PD术者明显改善.近年PPPD较快地得以普及,其适应证不断扩大,以PPPD治疗头癌的报告亦逐渐增多.经观察,两种术式对壶腹部癌、胆管下段癌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对头癌采用何种术式尚存争议.PPPD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胃排空延迟,但具有自限性,通常在一个月左右自然恢复.

  • 标签: 胰腺疾病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幽门保留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降低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的措施。方法将单层吻合技术应用于35例十二指肠切除术肠重建,6例施行保留幽门的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全组病例出现并发症的有上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感染2例,无瘘胆瘘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单层吻合技术应用于十二指肠切除肠重建以及保留幽门的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发生率 肠切除术后 上消化道出血 吻合技术 保留幽门
  • 简介:介绍保留头的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历史、现状、解剖基础、适应证,复习文献报告的65例,介绍具体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手术注意点,并简单介绍了作者完成的3例PSD手术.PSD手术文献报告的65例手术出现并发症11例,主要并发症为漏,尚有胃排空延迟、出血等,死亡2例;作者完成的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漏1例、吻合口漏1例,均治愈,术后仍存活.PSD手术方法比PD手术简单、损伤较少、恢复较快,对适应的病例应采用PSD手术而不应采用PD手术治疗.

  • 标签: 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 PSD 手术方法 适应证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实施联合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必要性和方法.方法总结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17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5例横结肠癌患者(0.3%)行联合PD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癌联合PD术的5例患者(其中1例加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吻合)均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并发瘘和切口感染,但均康复出院.3例术后半年因肿瘤复发死亡,2例随访至今45个月和72个月仍无瘤生存.结论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较少见.结肠癌联合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是安全的,能为部分患者提供长期生存的机会.

  • 标签: 结肠癌 联合手术 外科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根治性整块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腹水中乳酸脱氢(LDH)和乳酸脱氢/白细胞比值测定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乳酸法检测73例患者不同性质胸腹水中的LDH和LDH/WBC比值,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标本LDH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组(P〈0.05);恶性肿瘤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的LDH/WBC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性肿瘤组和其他组的LDH/WBC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LDH和LDH/WBC比值对鉴别胸腹水的性质无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胸水 腹水 乳酸脱氢酶 白细胞
  • 简介:尽管壶腹和头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但只有不足20%的病人能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大多数病人只能进行姑息性治疗。现将我们近年处理晚期壶腹和头癌98例的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胰腺肿瘤 手术治疗 姑息性
  • 简介:<正>很多头癌病人在发现癌肿时已错失根治手术的机会,肿瘤多已侵犯了胰腺周围的大血管。自从1973年区域性头癌根治切除术的提出,日本的外科医生们便致力于更积极的根治头癌手术。我们以前曾报道过不同口径静脉间所进行的“血管插入吻合术”,并将其应用至肝门部门静脉重建术中。然而,将门静脉吻合至小口径的肠系膜上静脉是极之困难的。近

  • 标签: 肠系膜上静脉 门静脉造影 新技术 胰头癌 根治手术 根治切除术
  • 简介:本期选择胆肠结合部疾病外科治疗作为讨论重点.1997年西安会议期间,有关人士讨论第八届全国胆道外科会议的选题及选址时,笔者建议将胆肠结合部疾病纳入胆道外科的研究范畴.此后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胆道外科会议上,胆肠结合部疾病成为主要议题之一.

  • 标签: 外科 胆胰肠结合部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通过对人尸体胰腺尾部血供状态的研究,探讨交通支血管对移植胰腺的影响.方法:按供体胰腺的切取方法切取40例新鲜尸,然后用墨汁灌注法和动脉造影法对脾动脉在体尾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统计分析其染色和造影分布特点以及造影剂含量等.结果:每例尾均存在有部分浅染现象,与深染区比较,浅染区组织中墨汁颗粒计数和造影含量明显减少,P<0.01,并通过X线摄片证实,其中8例有明显的造影剂缺失区.结论:离体胰腺尾部血供有所减少,部分影响严重,可能参与术后急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影响了供体胰腺的长期存活.

  • 标签: 离体胰尾 血供状态 胰腺 排斥反应
  • 简介:目的应用GlyPro法自动分析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探讨GSP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价genzymeGlyProGSP检测试剂盒的不精密度、分析范围、参考值与干扰实验。对50例正常健康个体、88例胰岛索抵抗(IR),17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以及47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进行GSP检测,并对1275人进行了社区健康调查。结果GlyPro法GSP检测试剂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批内、天间的不精密度分别为1.66%,2.38%(低值),1.42%,3.35%(高值)。GSP正常参考范围(204.32±35.41)μmol/L,95%可信区间为194.25~214.38μmol/L,线性检测范围至836.6μmol/L,能抵抗溶血及黄疸,24h内平均变异为10.49%:(1)胰岛素抵抗组,糖尿病组的GSP水平分别为(260.55±66.91)μmol/L,(393.74±154.84)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水平(P〈0.01),且IR与DM两者之间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血糖控制不佳的DM患者在平均16.6d治疗后,GSP由(407.65±137.48)μmol/L降至(314.72±83.56)μmol/L,GSP平均下降了20.4%(P〈0.01),它与FPG,2hPG的相关性达r=0.43I(P=0.005),r=0.515(P=0.001),同比HbAlC,GSP的下降更快、更直观,也更经济;(2)对某社区1275人进行的健康调查中有47例代谢综合征及65例DM患者,分别占总人群的3.69%与5.10%,将他们的性别、年龄、FPG、2hPG、BMI、腹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TG、CHO、HDL—C、LDL-C及GSP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性别、年龄与HDL.C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均存在显著差别,其中MS组与DM组的GSP浓度分别为(359.98±138.67)μmol/L,(392.63±153.76)μmol/L,(P〈0.05),单独比较MS组与DM组,以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SP与FPG,2hPG,TG,收缩压,舒张压,CHO显著相关,r依次为0.817,0.801,0�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GSP) 糖尿病(DM)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血清中存在能凝集木瓜、菠萝处理过的红细胞抗体,可凝集自身及同型人的红细胞,干扰介质配血.笔者在采用木瓜常规配血时,发现1例患者血清与多名ABO、Rh同型供者红细胞交叉配血不合.经反复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唯”抗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血型为B型.一年前行子宫癌手术.1998年8月1日因腹胀、乏力、浮肿、腰痛来院就诊.化验结果:WBC3.4×109/L,Hb68g/L,PLT89×109/L.

  • 标签: 抗体 红细胞 血清 交叉配血不合 患者 木瓜酶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从血浆中提取高纯度浓缩的抗凝血Ⅲ(ATⅢ)的工艺:通过低温乙醇处理血浆,得到的沉淀经肝素-琼脂糖两次亲和吸附,并透析,浓缩,用此方法提纯的ATⅢ经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分析,显示所提取的ATⅢ为单一成分,等电点为5.2,从血浆开始计算的ATⅢ回收率为8.5%。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肝素-琼脂糖 乙醇分级 分离 提纯 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