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眶蜂窝织炎患者在院期间的护理,总结。 方法 : 回顾总结 2 018 年 1月至今本院 23 例眼眶蜂窝织炎患者的病例及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用药护理及饮食护理等。 结论 : 眼眶蜂窝织炎由多种原因引起,并且极易向颅内发展,危及生命。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扩散是本病的治疗重点。护理重点在于住院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监测体温变化,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准确的执行用药医嘱,做好患者的心理、饮食、生活及眼部护理,协助医生进行治疗。

  • 标签: 眼眶蜂窝织炎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术后行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以23例喉癌术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例,设为研究组,对其开展综合护理,以23例同期收治的23例喉癌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开展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吞咽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心理状态评分均比对照组少(P<0.05),满意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总概率是4.35%,对照组是21.74%(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的不良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缩短住院的时间。

  • 标签: 喉癌 气管切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肺心病心衰的治疗建议积极地处理原发病症,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急性加重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要扩张气管解痉,并且对心衰进行治疗,降低血管的压力和心脏的负荷。乌拉地尔是一种新型的α-受体阻滞剂,具有外周和中枢双重作用,在外周阻断突触后α1-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通过激活中枢与5-羟色胺-1A受体,使延髓心血管中枢的交感反馈的调节作用降低,其扩张血管的同时不引起反射性心跳加速。临床上在抗感染、平喘、祛痰、利尿的基础上,加用乌拉地尔疗效较好,作用迅速且较安全。

  • 标签: 肺心病心衰 抗感染 平喘祛痰 乌拉地尔 疗效分析
  • 简介:背景:骨样骨瘤为临床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发生在关节内的骨样骨瘤,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尤其是髋部骨样骨瘤,由于并发症较多,容易与其他髋部疾病相混淆,临床误诊率较高。目的:探讨髋部骨样骨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为准确诊疗髋部骨样骨瘤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髋部骨样骨瘤患者23例,男21例,女2例;年龄为5~30岁,平均(14.9±7.9)岁。术前收集患者外院的诊疗资料,完善X线片及CT检查。对比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及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2例曾被误诊,误诊为滑膜炎9次,股骨头坏死4次,骨髓炎、关节内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3次,髋关节发育不良、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结核、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各2次,扁平髋、股骨头囊肿、骨梗死、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各1次。从发病到确诊需4d~36个月不等,确诊时间平均为(11.3±8.0)个月。11例出现股骨颈增粗,8例出现股骨头肥大,13例出现骨盆倾斜,5例出现膝部放射痛。16例X线片可见瘤巢,23例CT检查示瘤巢。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8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9.2±24.4)个月,患者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7.0±0.9)分降到术后48h的(1.9±1.3)分,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96.3±2.2)分,较术前(65.1±17.2)分明显提高(P<0.01),关节功能优良率达100.0%。结论:对髋部骨样骨瘤认识不够、选择错误的检查方法以及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薄层CT能够准确诊断及定位髋部骨样骨瘤。

  • 标签: 髋部 骨样骨瘤 临床特征 关节畸形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病员在记录出入量时存在的问题 ,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使出入量记录准确无误 , 为临床治万、病情观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从我科 2018年 9~ 11月份中的有医嘱需要记录出入量的 40名病员进行有关出入量的问卷调查 , 总结其中的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出入量记录准确的只有 5例 , 占 12.5%,不了解记录出入量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有 25例 ,占 62.5%,记录的出入量只是液体的总量为 33例 ,占 82.5%,所有的病员都对于汗湿的衣物 ,固体食物 ,大便以及呼吸 ,呕吐物忽略不计。结论 只有加强护士责任心 , 加强病员的宣教 ,使用标准量具 , 争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 才能为临床提供正确的出入量。

  • 标签: 出入量 记录 问题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80岁以上AML(非M3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仅接受支持治疗和接受减低剂量化疗和或地西他滨治疗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时间。结果:24例患者FAB分型M2型10例(41.7%),M4型7例(29.2%),M5型4例(16.7%),未分型3例(12.5%)。22例(91.0%)患者合并基础疾病。13例接受减低剂量化疗和或地西他滨治疗的患者中8例(61.5%)获得PR及以上的缓解。接受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周,显著高于支持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周)(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WBC≥50×10^9/L、ECOG评分≥2和接受支持治疗为生存期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80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个体化治疗的患者半数以上获得PR及以上的疗效,且较支持治疗有更长的生存期。

  • 标签: 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病人 地西他滨
  • 简介:摘要类癌是一类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近60%类癌发生在消化道,直肠类癌发病率约占消化道类癌20%~55%,占类癌总发病率10%~17%[1-3]。直肠类癌组织分化与良性肿瘤相似,病理组织学表现却与恶性肿瘤相似,具有强烈恶变倾向及容易复发和发生转移等特点,加之发病缓慢、起病隐匿,在临床上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4]。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直肠类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5],尤其是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内镜技术的兴起,直肠类癌的内镜下治疗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对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通过超声内镜诊断并经ESD治疗的类癌患者23例进行临床分析,进一步评价超声内镜联合ESD治疗在直肠类癌诊疗中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

  • 标签: 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 剥离术 直肠癌
  • 简介:摘要主题提高24小时内尿常规标本送检率。结果2018年1月-2月神经外科24H尿标本送检率为50%,圈成员利用品管工具,找出如下真因,即病房无提醒标识、无标本留取示意图、宣教不到位。利用5W2H法,制定以下措施制作病房标本提示卡;改进尿标本留取示意图;制作宣教彩页,并结合微视频指导宣教;制作尿标本留取规范。结果改善后24H尿常规标本送检率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期品管圈活动,使得24H尿常规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现已将本期活动的有效对策、流程制度标准化作业书,进行医院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尿标本 标本送检
  • 简介:【摘要】主题 提高 24小时内尿常规标本送检率。结果: 2018年 1月 -2月神经外科 24H尿标本送检率为 50%,圈成员利用品管工具,找出如下真因,即:病房无提醒标识、无标本留取示意图、宣教不到位。利用 5W2H法,制定以下措施: 制作病房标本提示卡;改进尿标本留取示意图;制作宣教彩页,并结合微视频指导宣教;制作尿标本留取规范。结果: 改善后 24H尿常规标本送检率为 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本期品管圈活动,使得 24H尿常规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现已将本期活动的有效对策、流程制度标准化作业书,进行医院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尿标本 标本送检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PDCA循环提高老年患者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并分析其作用效果。方法建立PDCA循环改进小组,选取本科室178位患者送检标本,收集检验科回示的42例24小时尿标本留取不合格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尿标本留取过程中护士宣教、病患及陪护人员理解、送检流程方面进行质量改进。结果老年患者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从76.40%提高到9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杯混淆、时间不合规范、尿标本重量忘记称量为主要原因,PDCA循环方法能显著提高24小时尿标本留取的合格率,所制定的对策为有效解决方案。

  • 标签: PDCA循环 老年患者 24h尿 合格率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硼替佐米为主联合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3例的具体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2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3例患者均采取硼替佐米联合多种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持续随访25个月,中位12个月。23例患者均存活,未有患者死亡,1例患者患者治疗总体治疗成功率95.65%(22/23)。其中5例患者在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后即获得缓解/完全缓解的疗效,12例患者在接受3个疗程内即获得缓解/完全缓解的疗效。结论利用硼替佐米联合多种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获取较高的治疗缓解率,并且可利用硼替佐米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处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化疗方案 硼替佐米 预处理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便携式集尿装置在24小时尿标本采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尿液对尿液标本合格率的影响。方法依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在我院就诊需进行24h尿液检测的就诊人员100例分为50例对照组与50例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采集24h尿液标本方法进行采集标本,观察组就诊人员使用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24h尿液标本,比较对照组尿液标本与观察组尿液标本合格率情况。结果对照组采集尿液标本不合格率为8%,明显高于观察组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4%,且二者进行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时防腐型精密计尿器采集尿液能有效降低采集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患者中血清成纤维细胞因子-23(fibroblastfactor-23,FGF-23)浓度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患者82例(男性50例,女性32例),将受试者分为2组,分别为T2DM伴有DN组(A1组)和T2DM不伴有DN(A2组)。测定血液FGF-23浓度、25-羟基-VD(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HCT)、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生化常规等一般生化指标,测定尿液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行双侧颈动脉、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组间循环中FGF23浓度、临床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比较各组颈部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相关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X2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A1组患者血清FGF23浓度明显高于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3,P<0.05);A1组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BUN)、血清磷(P)、C反应蛋白(CRP)、HbA1c、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PTH、均高于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4、-2.237、2.737、-2.949、-2.143、-2.769、-2.645、,P<0.05);A1组患者的白蛋白(Alb)、25-OH-D3均低于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3、0.819,P<0.05)。2、A1组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55%)高于A2组(25.7%)(χ2=4.717,P<0.05);A1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75.0%)也高于A2组(45.7%)(χ2=4.438,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有DN患者血清中的FGF23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不伴有DN患者,且循环中的FGF23浓度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正相关性。

  • 标签: (3~5个)FGF-23 糖尿病肾病 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