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传播性疾病,且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血吸虫的成年寄生虫存在于人体内而导致的传播性疾病,并且会表现为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症状,由于寄生虫对人体造成严重感染,则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南县包含了多个乡镇,然而由于钉螺控制容易反弹,导致在该区域出现了较多的吸虫病患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故需要加强对该区域内血吸虫病的传播控制和阻断,并要加强对其控制对策的分析,从而减少南县血吸虫病的传播

  • 标签: 南县血吸虫病 阻断地区 挑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与母婴阻断方法展开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7年1月所接收的HIV孕产妇,及时对实施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孕产妇实施艾滋病的咨询与检测,当然,必须要在孕产妇同意并签字的条件下实施。结果通过初次筛选之后,在HIV感染上,孕产妇呈现阳性的为38例,8例来自愿终止妊娠行为,剩余30例选择要生孩子。其中,孕期开始接受HIV母婴传播阻断药物治疗的有22例,产时开始接受HIV母婴传播阻断药物治疗的有8例,实施方法1)奈韦拉平+齐多夫定方+拉米夫定断,2)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克力芝。实施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为96.67%孕期开始接受HIV母婴传播阻断率100%。结论采取科学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具体阻断措施,这样在阻断效果上十分理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梅毒以及乙肝病毒在母婴之间传播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阶段,收集相关孕产妇及母婴结局信息,分析在此期间施行三病预防措施强化措施之后,三病传播情况。结果2012年1月起某地区全面推行三病强化预防措施,HIV、梅毒以及乙肝三病相关咨询人次共98492例,其中咨询人中孕妇共35708例次,约占36.25%,而35653例接受检测中34993率,检测率98.00%,包括HIV9820例(26.55)、梅毒7408例(21.17%)以及乙肝病毒17765(50.77%),经检测实际病例数分别为421例、348例以及732例;HIV、梅毒、乙肝三病高发人群以20-40岁群体最高,分别占到了290例,243例以及505例,初中及高中文化例数分别为314例、260例,515例,初婚人员例数317例、272例、520例;农民及民工例数分别为175例、109例以及255例;三病孕妇服药后成功分娩389例、339例以及728例,检出抗体内358例、322例、703例,检出阳性婴儿(满18个月)8例、6例、10例。结论在2012年-2016年期间,某地区预防HIV、梅毒以及乙肝病毒措施效果良好,远低于国内预防三病十二五规划目标,即<5%、5%、7%。

  • 标签: HIV 病毒 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本中心结核病门诊 2014.3~2015. 9接受治疗的 8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相关预防知识的认知现状。结果 男性与女性在结核病相关预防知识知晓率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X2=0.558、 P=0.455);不同文化程度者在结核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上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X2=6.986、 P=0.008)。结论 当前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总体较差,应不断加强对肺结核患者有关结核病预防知识的宣教力度。当前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来源主要为医务人员,其他获得途径仍需进一步强化。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病 预防传播知识 认知现状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改进护理在乙型肝炎( HBV)母婴传播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3年 6月 -2016年 6月在我院分娩的 HBV携带的孕妇 600例,根据时间顺序分为两组, 2013年 6月 -2014年 12月的 HBV携带的孕妇 300例为对照组, 2015年 1月 -2016年 6月的 HBV携带的孕妇 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改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母婴传播阻断率。结果 对照组的母婴传播阻断率为 83.3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 9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改进护理在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中应有效果较好,可增强新生儿机体中相应的保护性抗体,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 改进护理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预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潍坊地区献血人群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征。 方法 对潍坊地区 2011-2015年共 453412位献血员进行 HBV、 HCV、 HIV、抗 -TP 等感染标志物的检测,统计检测结果,分析其感染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2011-2015年潍坊地区献血人群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 0.36%、 0.31%、 0.19%、 0.55%,乙肝阳性率近几年呈逐渐下降趋势,梅毒、艾滋有增长趋势, 4种传染病各年阳性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各传染病阳性人群中性别、年龄的分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做好献血前筛查,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 了解本市献血人群的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的年龄、性别分布,可对献血人群高危献血者献血初筛时起到一定鉴别作用。

  • 标签: 献血人群 流行病学 潍坊市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学校9月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分析和探讨其流行因素,评价控制措施效果,为今后感染性腹泻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快速症状筛查后,再对初筛病例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对学校的基本情况、食堂卫生状况、饮用水供应、学生宿舍环境卫生进行调查,并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管网末梢水、地面及物表涂抹样等样品。粪便和肛拭子样品进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和腺病毒荧光PCR检测,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学指标和诺如病毒荧光PCR检测,涂抹样进行诺如病毒荧光PCR检测。结果79例病例,罹患率为11.60%,临床表现为腹泻(100%)、腹痛(81.01%)、头痛(29.11%)、食欲不振(13.92%)、发热(7.59%)、呕吐(7.59%);21例现患病例中的13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诺如病毒GII阳性;发病高峰在9月19日至9月24日,聚集在男生宿舍楼(78.48%),该校各学生宿舍楼内班级住宿学生罹患率无统计学差异;男生宿舍楼罹患率高于女生宿舍楼罹患率(Pearson?2=44.10,P<0.001);男生宿舍楼采光差、地面潮湿,学生在宿舍呕吐及通槽式公共卫生间可产生气溶胶。结论此次疫情为一起GII型诺如病毒腹泻暴发,结合疫情流行病学特征、饮食调查、卫生学和宿舍楼环境调查,认为此次疫情9月1日至9月18日主要传播途径可能为接触传播,9月19日-9月24日可能发生了男生宿舍楼内的气溶胶传播

  • 标签: 诺如病毒 暴发 现场流行病学 气溶胶传播 接触传播
  • 简介: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军事基地的分散性,边疆地区一直是我国的军事重镇。但由于边疆地区远离内陆,人烟稀少,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尤其是医疗资源极其匮乏,这就导致了部队看病难、看病远、大病重病难以治愈等问题逐渐暴露,官兵身体素质得不到保障,军事实力就根本无从说起,因此基于军事综合新新网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构建就显得迫在眉睫。

  • 标签: 远程医疗 基层服务 卫生医疗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联合检测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妇科、皮肤科和泌尿外科等就诊的疑有性传播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实时定量PCR(FQ-PCR)方法,对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以及16/18型四种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并与定性PCR结果比较。结果100例标本均对四种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进行FQ-PCR检测,结果按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UU(36.00%)、HPV6/11(23.00%)、HPV16/18(13.00%)和TP(10.00%);随机抽取50例标本,并对其分别进行FQ-PCR与PCR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对于四种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的阳性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联合检测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具有快速便捷以及高效的优点,对监测、预防和控制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式反应 性传播疾病病原微生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婴幼儿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按母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所产婴儿分为阳性组(双阳、单阳)和阴性组,按 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 10μ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阳性组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 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首针接种后 7个月和 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 2.0mL检测乙肝标志物。 结果:阴性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未发现感染现象,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282.38和 73.72IU/L;阳性组实施母婴阻断后,其中,单阳组感染率为 1.12%,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129.57和 57.77IU/L;双阳组感染率为 5.56%, 7月龄、 12月龄 GMC分别为 40.18和 32.71IU/L;首针疫苗接种后 7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92.98%( 225/242)、 86.52%(77/89)和 72.22%( 26/36);首针疫苗接种后 12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 HBsAb阳转率分别为 83.54%( 198/237)、 80.49%(66/82)和 77.14%( 27/35)。阳性组母婴阻断保护率为 97.33%,其中双阳组阻断保护率 93.82%,单阳组阻断保护率 98.76%,两组间阻断保护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 重组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具有良好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乙肝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同月龄和母亲乙肝感染状况有一定关系,在全程接种后的 1~ 2个月后应检测乙肝“两对半”,若为无应答现象,应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母婴阻断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各家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上,建设转诊病人信息平台,实现医院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方法系统采用WebService接口技术实现。结果平台可以实现双向转诊、病历资料、检查检验查询等功能。结论该平台可以将病人的在院或者门诊资料信息共享,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 标签: 分级转诊信息平台 网络专线 Web Service 数据共享
  • 简介: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传统的医院设备管理模式已经满足需要。为了大幅度的将医院管理水平的目标实现,医院能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动改革进程,帮助医院管理模式改革不断前行。文中将重点从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入手,具体分析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应用过程。

  • 标签: 医疗设备 信息化 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改革已成为社会的重点和热点话题,加强卫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将从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出发,探讨促进卫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方法,为促进我国卫生管理信息化,深化医疗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 标签: 卫生管理 信息化建设 必要性 现状 对策
  • 简介:由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全国学科排名位居前10位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王骏主编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影像信息学》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978~7—5659—0991—7)。该书以数字图像为基础,介绍了利用各种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提取医学影像相关信息,阐述网络技术的存储、传输和查阅,并对如何利用各类搜索引擎短时、精准查阅所需的医学影像相关信息进行了分析,是多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晶。该书适合医学影像、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医学类在校学生及同行使用。

  • 标签: 医学影像信息学 出版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 高等医学院校 生物医学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采用实际营销实验对新信息时代下的重要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参与调查的实验实例是“汤包”中药,对这种中药的产品销量以及时间上的相关规律进行了探究,并以此作为解决滋补类中药效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参考。结果研究的结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汤包”中药的销售额呈现出冬秋多,春夏少的特点,季节时令会对药品的销售数量产生较大影响。2)此类中药的主要消费人群主要分布在中年人群上,老年人以及青年儿童的购买力显然不如中年群体。3)对产品的营销模式以及配方进行创新扩展,可以让销售额业绩得到提升。结论中药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抓住药品在这些方面呈现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措施使用,增加中药的销售数量,拓宽市场。

  • 标签: 新信息时代 中药营销 模式探索
  • 简介:摘要军事训练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机械性的训练已经不能再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全能型的人才,因此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部队训练管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信息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提出要求。本文浅析了信息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部队训练在向管理信息系统转变的几点要求。

  • 标签: 军事运用 管理 信息系统 部队
  • 简介:摘要如今社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医院中信息系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容易受到病毒、黑客攻击等影响,导致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威胁。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分析,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级保护能够使信息安全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方法,将其应用到医院中能够有效的维护信息数据安全,改善医院的信息安全。本文以二级医院为例,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实践进行分析。

  • 标签: 医院 信息安全等级 保护建设 实践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