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GlyPro自动分析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探讨GSP的临床应用。方法评价genzymeGlyProGSP检测试剂盒的不精密度、分析范围、参考值与干扰实验。对50例正常健康个体、88例胰岛索抵抗(IR),176例2型糖尿病(DM)患者以及47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进行GSP检测,并对1275人进行了社区健康调查。结果GlyProGSP检测试剂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批内、天间的不精密度分别为1.66%,2.38%(低值),1.42%,3.35%(高值)。GSP正常参考范围(204.32±35.41)μmol/L,95%可信区间为194.25~214.38μmol/L,线性检测范围至836.6μmol/L,能抵抗溶血及黄疸,24h内平均变异为10.49%:(1)胰岛素抵抗组,糖尿病组的GSP水平分别为(260.55±66.91)μmol/L,(393.74±154.84)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水平(P〈0.01),且IR与DM两者之间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血糖控制不佳的DM患者在平均16.6d治疗后,GSP由(407.65±137.48)μmol/L降至(314.72±83.56)μmol/L,GSP平均下降了20.4%(P〈0.01),它与FPG,2hPG的相关性达r=0.43I(P=0.005),r=0.515(P=0.001),同比HbAlC,GSP的下降更快、更直观,也更经济;(2)对某社区1275人进行的健康调查中有47例代谢综合征及65例DM患者,分别占总人群的3.69%与5.10%,将他们的性别、年龄、FPG、2hPG、BMI、腹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TG、CHO、HDL—C、LDL-C及GSP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性别、年龄与HDL.C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均存在显著差别,其中MS组与DM组的GSP浓度分别为(359.98±138.67)μmol/L,(392.63±153.76)μmol/L,(P〈0.05),单独比较MS组与DM组,以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GSP与FPG,2hPG,TG,收缩压,舒张压,CHO显著相关,r依次为0.817,0.801,0�

  • 标签: 糖化血清蛋白(GSP) 糖尿病(DM)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长期以来,血站系统对ALT的检测以酮体酚和赖氏为主,随着全自动检测设备的使用,许多血站以替代赖氏检测ALT,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现分析如下.

  • 标签: ALT 赖氏法 献血者 酶法 血站系统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吸毒人员的HCV检测胶体金的对比。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国家哨点DUS监测的吸毒人员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胶体金检测,后者采用检测,对比两组吸毒人员的检测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吸毒人员的HCV检测中,采用的准确率更高,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 标签: 吸毒人员 HCV检测 胶体金法 酶法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测定胸水中腺苷脱氨(ADA)、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LDH)含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日立760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胸水中ADA、CRP、LDH的含量,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LDH含量测定,其中ADA采用速率检测,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检测,LDH采用乳酸底物法测定。结果结核性胸ADA数值明显高于炎性胸和癌性胸,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性胸水中LDH含量明显高于结核性胸和其他炎症性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炎症性胸CRP数值明显高于结核性胸和癌性胸,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测定胸水中ADA、CRP、LDH的含量,有助于判断胸水性质,利于针对性治疗。

  • 标签: 胸水 ADA CRP LDH
  • 简介:目的探讨用与直接离子电极检测血清钾钠氯离子。方法用真空促凝集试管采集静脉血液,离心机分离血清,取混合血清分别用和离子电极,对比重复检测20次,观察仪器及试剂的重复结果。取230例不同患者血清,包括30例有黄疸、溶血和高三酰甘油等血清,其中胆红素最高在45.8μmol/L以内,三酰甘油在6.0mmol/L以内,观察两种方法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与超范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方法用混合血清样本重复20次比较,钾钠氯各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0份随机样本,包括黄疸、溶血和脂血等血清等样本,两种方法钾钠氯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呈直线相关。结论两种方法检测钾钠氯均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相关性,非重度黄疸、溶血和乳糜血乳糜等血清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钾钠氯 酶法与离子电极法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健脾逐联合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水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比肺癌恶性胸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健脾逐联合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水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对近期疗效未见明显提高。

  • 标签: 益气健脾逐水法 胸腔灌注治疗 恶性胸水
  • 简介:摘要简要叙述常用中药材(饮片)真伪的试鉴别方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适合基层药品稽查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中应用。

  • 标签: 水试法 鉴别 中药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联免疫与金标检测梅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术前和输血前抽取的血清标本2327例,均行联免疫和金标进行初步筛查,再行梅毒螺旋体胶体试验进行确证。观察检测结果。结果ELIEA和金标梅毒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07%和0.73%,差异不显著(p>0.05),且ELIEA检测梅毒的准确度为96%,显著高于金标(p<0.01)。结论ELIEA检测梅毒的准确度较高,且具有自动化的优势,在术前和输血前血清样本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而金标具有检测迅速的优势,在大量血清样本初筛中的适用性较强。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法 金标法 梅毒螺旋体胶体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联免疫和胶体金检测病毒性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344例血清标本并分别采用胶体金联免疫进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检测,随后以化学发光进行确证。对两种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两种检验方法共筛选出48例阳性及可疑血清标本。其中胶体金筛选45例阳性,化学检验确证43例,3例可疑标本经确证为阴性;联免疫筛选46例阳性,化学检验确证42例,2例可疑标本,1例经确证为阳性,1例经确证为阴性。胶体金联免疫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0%、97.72%;特异性分别为71.43%、55.56%。结论胶体金联免疫法相比更为灵敏,能够有效减少漏检现象,并具有操作便捷、价格低廉、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对S/CO较低的标本进行检测应慎重,如有必要可采用化学发光进行确证,对假阳性进行排除。

  • 标签: 丙型肝炎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分析比较自体血注入和胶原注入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方法的优缺点,为以后的相关脑出血研究提供资料。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免疫和金标免疫在乙肝五项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在取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在我院检验科随机选取 2016年 1月到 2017年 4月的血样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和金标免疫来检测乙肝五项,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检测结束后比较这两种检测方法对确诊乙肝有无异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成功率是否有差别。结果 结果可发现,免疫和金标免疫在乙肝五项的检测中具有高度一致性,免疫和金标免疫大三阳检出率一样,小三阳检出率较金标免疫的效果好,免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金标免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免疫和金标免疫对乙肝五项检测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且免疫较金标免疫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都很理想,可以运用于临床。

  • 标签: 酶免疫法 乙肝五项检测 金标免疫法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对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防止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选取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或凝血时间延长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PICC置管后,试验组采取凝血压迫,对照组采取压迫,观察穿刺点出血持续时间。实验组平均出血时间为8.2h,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为14.6h,比较后差别有显著意义(T=20521,P<0.05).采取凝血压迫明显缩短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时间。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止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检测血清 AFP时使用化学发光免疫联免疫检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80例患者的血清样本,数字进行随机抽取,各抽 40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用化学发光免疫的为研究组,用联免疫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检测回收率和批内批间的灵敏度 CV值。结果:研究组回收率比对照组好( P< 0.05),灵敏度 CV值比对照组优( P< 0.05)。结论:检测血清 AFP时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回收率较高,灵敏度高,准确性更好,相对于联免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血清 AFP 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 回收率 灵敏度 CV值
  • 简介:本站1999年引进自动加样系统及温控酶标仪用于ALT的测定,由于酶标仪测定ALT影响因素较多,因此笔者对酶标仪初筛ALT升高的标本用赖氏复查对照,现将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ALT升高 赖氏法 酶标仪 速率法 初筛 加样系统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胶体金标检测(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检出率对比。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分别对536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HBsAg、HBeAg、HBeAb、HBcAg、HBsAb五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将HBsAg、HBcAb2份质控血清作不同倍数的稀释,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TRFI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ELISA检测。结论 GICA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的特异度较好,但其灵敏度有限;乙肝病毒五项血清学标志物ELISA检测更适合于临床诊治的应用,临床乙肝早期诊断和疗效的观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肝病毒 胶体金标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免疫与胶体金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我院检验科收集的200例患者血液标本(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分别采用联免疫、胶体金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采用联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13份,阳性率为6.63%;采用胶体金检测结果呈阳性14份,阳性率为6.65%。两种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2.联免疫与胶体金检测乙肝表面抗共有4份标本结果不一致,经过采用电化学发光进行复测之后,其结果与联免疫一致,胶体金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0.25%、0.68%.联免疫检测结果的敏感性高于胶体金((P<0.05)。讨论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可靠方法主要包括有联免疫与胶体金两种,临床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便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二者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乙肝表面抗原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艾滋病抗体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以及免疫完成检测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的4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诊断研究;依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化学发光组以及免疫组;两组均针对48例患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以及免疫完成抗体检测;就获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完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后,阳性患者47例,疾病检出率为97.92%;对48例艾滋病患者完成免疫检测后,阳性患者39例,疾病检出率为81.25%;化学发光组疾病检出率高于免疫组(P

  • 标签: 艾滋病抗体 酶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化学发光联免疫对于乙肝病毒血清的检测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乙肝病毒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位患者,根据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100例,选用联免疫;实验组100例,采用化学发光。观察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和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经过两组患者的血清检查结果得出,选用化学发光的患者的血清阳性检出率高于采用联免疫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化学发光的灵敏度同样优于参照组的联免疫,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联免疫对比,化学发光血清阳性检出率更高,灵敏度也更强,可提高确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乙肝 病毒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胶体金联免疫在血站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中心血站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集的梅毒抗体阳性样本100份,阴性样本100份,所有样品均进行免疫胶体法金检测和联免疫检测,考察两组检测的阳性率、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结果 采用免疫胶体金用于献血者初筛检验,联免疫用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放行,梅毒检测的准确率更高,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免疫胶体金联免疫在梅毒检测中的联合应用可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和梅毒检测阳性率,提升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和血液成本,推荐在血站中应用。

  • 标签: 免疫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