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机理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论烧伤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与休克期过度不平稳有关还与烧伤创面感染、小儿烧伤后机体代谢能力较差有关,可延长使用雷尼替丁,使用胃粘膜保护剂,一旦发生溃疡出血,即使用强抗酸剂等治疗,绝大多数出血是可以控制的。

  • 标签: 《》 烧伤 应激性溃疡 治疗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应激性高血糖对临床预后转归的研究。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进行心脏手术的36例高龄患者,其中28例为冠脉搭桥,6例为瓣膜置换,2例为房间隔缺损修补。通过对血糖进行监测,对患者术后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预后转归及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文所选的36例心脏手术患者中,有30例患者通过对血糖进行监测、生长抑素以及胰岛素等药物治疗,血糖的控制效果较为满意,6例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术后出现了严重的代谢紊乱、应激性高血糖、多脏器衰竭死亡等并发症,死亡率达到16.67%。结论高龄患者进行心脏手术易出现应激性反应,表现为多脏器衰竭、代谢紊乱等,这些均会对患者的预后转归造成影响。

  • 标签: 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高龄心脏手术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应激性的胃粘膜病变在普通外科手术中有着较高的危险性,同时突发性极强,这不仅能够导致手术失败,严重时甚至能够危机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的中心主旨是要对普通外科手术中突发应激性粘膜病症的治疗以及预防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并且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

  • 标签: 普通外科 应激性粘膜病变 预防与治疗
  • 简介:作业负荷与应激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在体育运动、劳动卫生及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备受关注,对预防疲劳、提高作业能力及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常采用心电、脑电等生理指标,以及血液中乳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生化指标进行作业负荷及应激评估。由于唾液样品具有取材方便、无创和易被受试者接受等特点,近年来,唾液检测在作业负荷与应激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唾液 作业负荷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收集我院门诊2012年2月-2013年5月因外伤、龋坏或畸形中央尖导致牙髓或根尖周感染,牙根未能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患者110人,共计124例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根管感染及尖周炎症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对照组采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诱导,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拍片对比两者诱导牙根继续发育效果。结果根尖诱导3个月拍牙片复查实验组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尖诱导69例患牙中47例牙根基本发育,有效率68.12%,对照组氢氧化钙糊剂根尖诱导55例患牙中牙根基本发育32例,有效率5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诱导6个月拍牙片复查,实验组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尖诱导69例患牙中45例牙根发育完成,有效率65.22%,对照组氢氧化钙糊剂根尖诱导55例患牙中28例牙根发育完成,有效率5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年轻恒牙牙根未完全发育患者的根尖进行成形诱导时,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诱导药剂,不仅可以减少根尖病症的出现,同时还可以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因此,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是根尖诱导成形较为理想的药剂。

  • 标签: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 年轻恒牙 根尖诱导
  • 简介:目的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对烧伤深Ⅱ度创面和感染创面杀菌的作用。方法烧伤深Ⅱ度创面(A组)和烧伤感染创面(B组)各20例,EOW用于2组换药时的创面冲洗,A、B组分别选取同~患者相对部位、相同类型创面以生理盐水冲洗作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在创面处理前(T0)及处理后的第1、4及7天(T1,T4,T,)对创面进行涂抹采样,棉拭采样端接种实验细菌进行培养(37℃培养48h),计算各组创面菌落数,并比较处理后菌落数下降的幅度。结果处理后,各组烧伤创面菌落计数均明显减少(P〈O.01),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菌落数的差值逐渐增大(P〈0.01),呈时间依赖性;A、B组创面菌落数减少的幅度分别大于对照l、2组(P〈O.01)。结论EOW对烧伤深Ⅱ度创面和感染创面杀菌作用优于生理盐水。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烧伤深Ⅱ度 感染创面 菌落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细菌内毒素凝胶法试验,建立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中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凝胶法,即采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与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判断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结果鲎试剂灵敏度在0.5EU/ml时,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稀释到浓度1.4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测定无干扰。结论使用细菌内毒素凝胶法检测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中的污染内毒素是可行的,可以用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

  • 标签: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
  • 简介: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肠道缺血再灌注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阻断组、DMSO组和ATRA组,每组8只。采用血管钳钳夹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使血液复流120rain的方法制备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钳夹。ATRA组大鼠术前5d以15μg/gATRA每日灌胃1次,开腹前6h再予ATRA处理1次;DMSO组则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的DMSO液灌胃处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术前5h的血浆ATRA浓度。HE染色观察回肠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对肠黏膜组织行Chiu氏评分;比色法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回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blot检测回肠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蛋白表达量。组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ATRA组大鼠血浆ATRA浓度为(827±276)μg/L,高于假手术组、阻断组和DMSO组的(48±12)μg/L、(55±15)μg/L和(63±20)μg/L(t=11.242,11.138,11.013,P〈0.05)。假手术组大鼠回肠黏膜形态正常;阻断组和DMSO组大鼠回肠黏膜结构破坏严重;ATRA组大鼠回肠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阻断组、DMSO组和ATRA组大鼠回肠黏膜Chiu氏评分分别为(3.83±0.77)分、(3.92±0.87)分和(2.42±0.75)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O.37±0.28)分(t=9.803,10.040,5.793,P〈0.05),而ATRA组评分明显低于阻断组和DMSO组(t=4.009,4.247,P〈0.05)。阻断组、DMSO组和ATRA组大鼠血清DAO水平分别为(26.3±4.4)U/L、(25.1±4.3)U/L、(20.8±3.8)U/L,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14.2±1.9)U/L(t=6.493,5.835,3.534,P〈0.05);但与阻断组及DMSO组比较,ATRA组血清DAO水平明显降低(t=2.959,2.301,P�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道 抗氧化剂 全反式维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心衰模型,观察加味参附颗粒对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模成功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心肌线粒体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组、加味参附颗粒低剂量组、加味参附颗粒高剂量组及参附汤组各1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衰模型。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结果加味参附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心衰大鼠心肌SOD、CAT活性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结论加味参附颗粒能够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发挥其抗氧化损伤的作用,进而发挥改善心衰临床症状的作用。

  • 标签: 心力衰竭,加味参附颗粒,过氧化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内毒素水平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抗氧化能力差别,探讨乳果糖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7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内毒素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体内抗氧化水平;并随机分为乳果糖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清抗氧化能力、血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内毒素血症阴性患者(内毒素水平〈45ng/L)与内毒素血症阳性患者(内毒素水平≥45ng/L)比较.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7、-3.47,P均〈0.05),而-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内毒素水平与MDA水平呈正相关(r=0.57,P〈0.05),内毒素水平与SOD和NOS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0.62、-0.30.P均〈0.05)。乳果糖治疗组治疗后血中SOD水平和NOS水平明显升高,MDA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8、-3.12、4.69、3.74,P均〈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SOD水平升高,内毒素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8、3.19,P均〈0.05),但两组治疗后MDA和N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63、-1.54,P均〉0.05)。结论乳果糖能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氧化系统损伤,可能与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有关。

  • 标签: 乳果糖 抗氧化 慢性病毒性肝炎 内毒素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多次单采血浆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口2-糖蛋白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β2-GPI/ox—LDL)复合物的水平,并分析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易感性。方法分别检测60例连续多次单采血浆者和60例初次血浆单采者的OX—LDL、p2一GPI/ox—LDL复合物的水平,同时分析其LDL氧化易感性的变化。结果与初次血浆单采者相比,连续多次单采血浆者的血浆OX—LDL、β2-GPI/ox—LDL复合物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LDL氧化延滞时间延长、氧化速率及总氧化值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多次的血浆单采对体内OX—LDL、β2-GPI/ox—LDL复合物的水平以及LDL氧化易感性均无明显影响,不会增加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标签: 单采血浆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是生物体内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一种重要金属酶,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维持机体内氧自由基的动态平衡[1]。测定SOD酶活性水平,可以了解患者体内自由基的活动情况[2]。细胞生物免疫疗法是从癌症患者外周血中分离提取自身免疫细胞,在体外经细胞因子诱导,

  • 标签: 癌症 细胞生物治疗 超氧化物歧化酶 细胞培养
  • 简介:目的探讨NO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血管收缩反应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特别是NO与RhoA/ROCK通路问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大鼠(正常对照组,5只)、CCl4诱导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实验对照组,6只)和经L-NAME处理的门静脉高压症大鼠(L-NAME处理组,6只)外周血和肠系膜动脉NO含量;利用血管灌流系统测定上述3组大鼠肠系膜微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Westernblot分别检测3组大鼠肠系膜动脉NO-cGMP-PKG通路和RhoA/ROCK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肠系膜微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性的变化通过量.效曲线表示,运用非线性回归法,计算出EC50值。结果(1)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L-NAME处理组大鼠平均门静脉压力分别为(6.2±0.9)mmHg(1mmHg=0.133kPa)、(13.9±1.7)mmHg和(16.6±1.3)mmH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4,P〈0.05)。(2)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L-NAME处理组大鼠平均血清NO浓度分别为(43±5)μmol/L、(82±16)μmol/L和(45±9)μ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77,P〈0.05);L-NAME处理组大鼠平均NO浓度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3)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L-NAME处理组大鼠肠系膜动脉平均NO含量分别为(236±41)μmol/g、(407±82)μmol/g和(216±42)μmol/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9,P〈0.05);L-NAME处理组大鼠肠系膜动脉平均NO含量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4)与实验对照组大鼠比较,L-NAME处理组大鼠的离体肠系膜微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反应曲线左移,但未达到正常对照组大鼠反应曲线水平,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L-NAME处理组大鼠EC50分别为6.458×10-7mol、9.546×10-7mol和7.494×1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