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总结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8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10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100%。术后2例发生血肿,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经治疗和护理均痊愈。结论围术期的正确护理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 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我院作为卫勤保障应急机动医院,在平时的卫勤训练和现场伤病员的急救过程中,经常需要在搬运过程中对伤病员进行急救输液,但现有的野战担架均无输液支架,全部都以人手为临时输液支架(见图1、2),给伤病员的搬运带来了许多不便,也浪费了野战现场救护的人力资源。为了解决这一缺陷,我们通过对多种野战担架的研究探索,根据各种担架自身的结构特点,在这些担架上配置了输液支架

  • 标签: 野战担架 输液支架 配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道支架置放患者的护理。方法调取我院2017年5月起收治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定位下进行的食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手术的15例患者资料,对患者施以食道自膨式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的治疗,均采用食道钡餐进行检查,采用内镜检查以及镜下活检的方法进行证实。结果患者的食道吞咽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成功率达到93.33%。结论食道支架置放患者的护理工作,有效提升了患者的食道恢复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树立治疗信心,在临床上可以予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食道支架置放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狭窄支架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6年8月收治84例肺动脉狭窄行支架治疗的患者资料,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肺动脉狭窄患者经支架等相关治疗结合护理干预,62例显效,16例见效,总有效率为92.9%,均未发生并发症,76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达9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肺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动脉 支架 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实行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施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9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 Logistic多因素对其进行逐步的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再狭窄的发生和患者吸烟与否、是否患有糖尿病、在进行第二次的冠脉介入治疗之前 LDL-C的水平有关系,即正相关,与之相对应的危险度是 12.45、 11.45及 5.62,同时与支架是否为药物涂层成负相关,其危险度为 0.02。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极其容易发生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症状,为避免或减少该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支架。对 LDL-C的水平进行控制并戒烟是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避免支架内再狭窄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再狭窄; 危险因素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stent restenosis after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Methods: 9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ngiography after coronary artery stent implant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Logistic was used to analyze these factors step by step. Results: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restenosi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moking, diabetes, LDL-C levels before the second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risk was 12.45, 11.45 and 5.62. The risk of restenosi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rug-eluting stents, with a risk of 0.02. Conclusion: Diabetic patients are extremely prone to restenosis after stenting after surgery. Drug-eluting stents can be used to avoid or reduce the symptoms. Controlling the level of LDL-C and quitting smoking are the key factors to avoid in-stent restenosis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 标签:
  • 简介:个体化导航模板(individualnavigationtemplates)主要是通过逆向工程结合快速成型技术制得。临床上通过对不同患者需要建模型的硬组织结构进行cT或MR扫描,将获得的连续扫描数据导入三维结构重建软件,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制作生成三维数字模型并转换成快速成形机可以接受的数据源格式,最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成精确的三维实物模型、反向模版。在治疗过程中,显露相应的硬组织结构后就可以利用反向模板植入相关的植入物。

  • 标签: 模板 导航 个体 快速成型技术 三维结构重建 三维数字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采用单支架植入及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冠状动脉分叉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以治疗方法不同分别为2组,其中29例采用双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而26例采用单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的例数明显较少,比较差异P<0.05;术后1年,实验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比较差异P<0.05;术后1年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分支血管残余狭窄>50%的例数明显较少,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采用双支架植入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单支架植入 双支架植入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graphy,PTA)包括球囊成形术、支架植入术、斑块旋切术等,已成为AS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支架植入术长期受限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金属裸支架(baremetalstent,BMS)植入术后20%~30%的患者会发生ISR,成为介入治疗面临的重要问题[1]。

  • 标签: 药物涂层支架 支架植入术 STENT 金属裸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RESTENOSI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对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Pubmed、Ovid、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至2015-10。收集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比的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指标中,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再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方面,涂层支架明显优于金属裸支架(P<0.05)。结论PCI植入涂层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在再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方面明显优于金属裸支架,而无证据显示其在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方面优于金属裸支架

  • 标签: 涂层支架 金属裸支架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1例经气管支架植入术移位后再次行气管支架外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此患者由于气管切开后导致气道内黏膜损伤,引发肉芽组织增生,产生瘢痕,反复出现气管狭窄,给予气管支架植入术后继发气管支架移位,再次行气管支架外固定术,根据此患者的病情特点,重点做好感染控制,心理护理和伤口护理,经过几周的反复治疗护理,患者症状缓解出院。

  • 标签: 气管支架,移位,外固定,伤口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冷冻干燥仿生矿化的方法制备COL-HA。结果本实验在王晓敏,林晓艳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胶原-羟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并对部分材料进行交联处理,比较两种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进一步利用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

  • 标签: 组织工程 犬骨髓干细胞 牙周再生 胶原羟磷灰石支架材料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69例98处骨折,均采用手法或切开复位,微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指骨钻孔使用克氏针钻孔.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随访3~12月,骨折无移位,无断钉,外固定稳固,关节稳定,活动范围佳,无感染.其中1例病理性骨折大块骨移植用支架固定,疗效满意.结论固定器具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无螺纹的克氏针钻孔对软组织损伤轻微,避免了用螺纹钻头钻孔时对肌腱、神经等的缠绕损伤,对指远端血运干扰小,针孔无感染,利于支架下护理及早期功能训练,术后关节功能佳.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 治疗 指骨骨折 掌骨骨折 克氏针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