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学内,治病指的是预防与管理还未发生的疾病,属于中医保健、预防及管理理念。在实际中医治疗内,“未病”治疗主要是调节人体内阴阳机气,避免气血紊乱,本文研讨的是治病与中医康复,所得结论仅供参考。

  • 标签: 治末病 中医康复 意义 作用
  • 简介:目的通过平静呼吸吸气屏气(A组)与过度换气呼气屏气(B组)的比较,找出既能增加屏气时间,又能减少层面差异的方法.方法选胸腹部CT检查的病人(志愿者),进行呼吸训练,用秒表测量A组与B组的屏气时间;两组病例均做常规螺旋CT扫描,选取一定层面做一次扫描,记录其与螺旋CT扫描图像中相同层面的床位差为层面差.结果两组屏气时间男性有显著差异(P<0.001,t=6.317),女性亦有显著差异(P<0.001,t=12.98).层面差异测量,两组比较胸部有显著差异(P<0.001,t=5.662),上中腹部有显著差异(P<0.001,t=5.548).A组胸部和上中腹部之间无显著差异(P>0.2,t=1.073),B组胸部和上中腹部之间无显著差(P>05,t=0.4979).结论B组屏气时间比A组明显增加,两组屏气的时间男性大于女性,两组屏气时间增加率男性小于女性.同层扫描可重复性的呼吸控制方法,B组优于A组.

  • 标签: X线计算机 CT扫描 胸腹部 呼吸控制 过度换气
  • 简介:摘要:呼气正压通气是指临床辅助呼吸期间,予以呼吸道维持正压的一种通气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该种技术获得更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费用低以及无副作用等显著优点,在临床麻醉中应用较为广泛,其能够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对后续手术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本文就呼气正压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方面提供帮助。

  • 标签: 呼气末正压通气 临床麻醉 综述
  • 简介:摘要《伤寒论》是由汉代张仲景写的,专门治疗外感病的一本医学著作。全书10卷。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中医称外感为病邪,张仲景首开六经辨证,将病邪侵入六条不同的经脉,而怎么辨证,怎么用药计量写了出来。文中多次提及“和”,在《伤寒论》各篇可以见到,每一条症状中“和”其含义各有不同,大致分为有关病机、治法治则、辨证要点等多个方面。

  • 标签: 伤寒论 张仲景学术思想 病机 治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会阴侧切分三层缝合即:阴道内膜层、肌层、皮层。由于缝线等异物存在其中,易造成红肿、硬结、哆开等,需要5d拆线出院。给患者及医护人员造成诸多不便。我院自2005年3月~2005年8月采用改良内“8”缝合会阴侧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传统缝合 改良缝合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锁骨位置较特殊,骨折后畸形愈合率较高,会限制锁骨、肩胛骨活动,若治疗被耽误,会造成锁骨畸形、肩胛骨外翻等问题,因此本文分析8绷带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8月期间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120例学龄前及幼儿期儿童锁骨骨折患者,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3个月后日常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愈合率高达100%,骨折移位加重率3.3%,畸形愈合率3.3%,治疗方案更改率0%,日常活动能力评分(20.58±1.17)分,参照组的愈合率90%,骨折移位加重率85%,畸形愈合率60%,治疗方案更改率10%,日常活动能力评分(18.46±1.36)分,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8绷带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畸形愈合,促进骨折康复。

  • 标签: 儿童锁骨骨折骨折 8字绷带 小夹板外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甘遂贴敷神阙穴联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病理诊断的43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腹腔留置抽液及口服呋塞米、螺内酯利尿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甘遂贴敷神阙穴联合口服加味六君子汤,比较治疗后患者腹水消退情况、Karnofsky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77.3%和47.6%,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受益率(CR+PR+NC)分别为95.5%和71.4%,经χ2检验,两组间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甘遂贴敷神阙穴联合加味六君子汤口服治疗癌性腹水方法简便,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癌性腹水 甘遂末 加味六君子汤 神阙穴 中医外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麻醉期间检测呼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110例全麻患者资料,随机分组,观察组60例,监测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PETCO2变化;对照组50例,常规监测,分析观察组患者麻醉期间PaCO2、PETCO2指标变化及两组通气不足、呼吸暂停、导管移位等异常情况发现时间。结果:观察组60例全麻患者麻醉后,PETCO2指标趋于稳定,麻醉120min时,PaCO2指标达到峰值,与麻醉前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通气不足发现时间(3.08±0.62)s、呼吸暂停发现时间(1.62±0.71)s、导管移位发现时间(5.77±1.08)s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进入麻醉复苏室0.5-1h内,拔管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期间,监测PETCO2指标可尽早发现通气不足、呼吸暂停、导管移位等异常变化,灵敏度高,还可缩短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具备广价值。

  • 标签: 监测PETCO2 临床麻醉 应用价值
  • 简介:一.概况西安市红十会医院正在扩建当中,沿用地自北向南发展,依据规划建筑方案所形成的空间划分为两块较大的广场。急创中心、二期工程与友谊路之间,采用建筑退后形成了扩大城市空间的院前广场,该广场东西长约210米,南北3040米。

  • 标签: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大城市 建筑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呼气一氧化氮测定(FeNO)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中的应用情况,探讨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完成该项检查过程中的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进行呼气一氧化氮测定的患者104例。结果:13.46%患者均表现为咳嗽、喘息、鼻塞、喷嚏和流涕;19.23%患者表现为其中4项症状;29.81%患者表现为其中3项症状;其余(35.58%)为1-2项症状;45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非嗜酸性气道炎症,2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混合型气道炎症,31例患者检测结果为嗜酸性气道炎症。结论:呼气一氧化氮测定对咳嗽、喘息等症状的患者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确定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完成呼气一氧化氮测定检查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指导和测定。

  • 标签: 呼气末一氧化氮 门诊患者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冷冻保存方法对前十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探讨冷冻保存前十韧带的最佳方法。方法:新西兰白兔膝关节80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新鲜对照组,二步冷冻保存组,-80℃冷冻保存组,-196℃保存组,后三组保存2周后于37℃水浴快速复温,随即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各组间拉伸刚度,最大拉伸强度,断裂功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新鲜对照组与二步冷冻保存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新鲜对照组与二步冷冻保存组明显高于其它二组(P<0.01,P<0.05),-196℃冷冻保存组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二步冷冻保存法可以较好地维持十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

  • 标签: 冷冻保存 十字韧带 生物力学 生物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骨针钢丝环扎加髌前“8”结扎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均来自我院2010年7月-2014年10月期间的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为15岁-59岁,平均年龄约为37.4岁左右。车祸外伤者38例、跌落伤者22例;左侧髌骨骨折28例,右侧髌骨骨折32例;横形或斜行骨折42例,粉碎性骨折18例。通过对这选取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选用胸骨针钢丝环扎加髌前“8”结扎手术内固定治疗,进而观察骨折断端的愈合情况,包括骨折愈合时间的观察;髌骨关节面的平整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的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通过随访1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0天,其中优35例、良2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到96.7%。结论胸骨针钢丝环扎加髌前“8”结扎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能够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符合生物力学水平、起到了坚强内固定的要求,同时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对髌骨周围的软组织及血运破坏较小,对损伤的软组织的修复及骨折愈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膝关节的功能活动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骨针钢丝 环扎 髌骨骨折
  • 简介:近年来我们观察到,传统的手术方法因切除纤维囊而出现皮下积血、皮瓣坏死和术后瘢痕挛缩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新的处理纤维囊的方法——“井”切开纤维囊,避免了皮下血肿和皮瓣坏死,皮下瘢痕挛缩明显减轻。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瘢痕挛缩 皮瓣修复 扩张皮肤 包膜 皮瓣坏死 纤维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