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和”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伤寒论》中的“和”字

黄琼谢雪姣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伤寒论》是由汉代张仲景写的,专门治疗外感病的一本医学著作。全书10卷。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中医称外感为病邪,张仲景首开六经辨证,将病邪侵入六条不同的经脉,而怎么辨证,怎么用药计量写了出来。文中多次提及“和”字,在《伤寒论》各篇可以见到,每一条症状中“和”字其含义各有不同,大致分为有关病机、治法治则、辨证要点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伤寒论;和;张仲景学术思想;病机;治法

在如今的《伤寒论》中,以记录论述伤寒为基础,本文对文中出现的“和”字以及其相关的语词进行归纳分析,因为“和”字在同一条文不同词条,句中的含义就大不相同。“和”解即是以调和的办法来解除病邪,例如半表半里、肠胃不和、肝脾不和等,

一、关于伤寒论“和”在病机的简述

《伤寒论》中以病机所提及到的“和”字,共有十五处之多,主要是阐述伤寒论的“整体观”的思想,我们的人体属于有机整体,若失“和”那令人病起。关于文章中的“和”字的提及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伤寒论》中第49条:误下自愈;“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主要讲虚弱患者不可强制发汗。患者正气损伤之后,可以不必着急治疗,等一等,患者的正气恢复,是可以自愈的!

(二)《伤寒论》中第53条

营卫不和宜桂枝汤;“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主要讲让患者发发汗,使他的荣气和卫气“和”谐了,病就好了!方剂适合用桂枝汤!

(三)《伤寒论》中第58条: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主要讲的是自愈的原理,即阴阳平衡者即可自愈。

(四)《伤寒论》中第93条:“汗下后自愈证”;

(五)《伤寒论》中第152条:“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六)《伤寒论》中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以上的简要提及到的“和”字,主要是涉及到人体病机上的,有人体机能“协调”的含义。

二、关于伤寒论“和”治法的简述

在《伤寒论》条文中,“和法”是中医八法之一,成无己是注解《伤寒论》的著名医家,他在《注解伤寒论》中提到:“太阳转入少阳,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成无己在注解文中,不仅把“和”作为一个具体的治法,并用特定的术语诠释了“和解”这一定义,将“和”发挥为“和解”,并作为小柴胡汤之定法。固有“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也”。张仲景《伤寒论》提到的“和”与“和法”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伤寒论》中第96条:小柴胡汤证;文中虽未提及“和”字但其所论小柴胡汤已被公认为《伤寒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可和解表里、清泄少阳、宣发气机、达邪外出的病症。

(二)《伤寒论》中第70条:汗后变证的虚实判断;“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其大意讲此症状是中医常说的胃热,胃热就要清热,也就是调和胃气,要给他调胃承气汤。

(三)《伤寒论》中第71条:五苓散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文中主要讲的是胃热的轻证,胃热津伤也会渴,也要喝水,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给病者稍微喝点水,不要喝太多,然后胃气就会自己恢复,病即可愈。

(四)《伤寒论》中第208条:“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以上简要提到的“和”,讲其定义为动词,主要是解释文中“和法”的含义,有“调和、缓和”之意。

三、关于《伤寒论》的“辩证”理念

透过《伤寒论》了解到先辨证后论治的过程。在《伤寒论》原文第七条这样说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其实就是在辨别疾病阴阳属性的总纲。所谓“辩证”,疾病发生的机制是人体内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由此出现了偏胜偏衰的结果。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最后涉及到正邪两个方面。在中医医学领域中认为,人体的抗病功能(正气)与致病因素(邪气)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情况,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在《伤寒论》中以寒热的表现来辨别外感疾病的阴阳属性,从而达到辩证的效果。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同样道理。

四、关于《伤寒论》的“和”的理解与设想

我们人类人体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人与自然环境、人体的整体稳定的系统,人体内部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及其机能活动,都要保持相对的平衡才能是我们自身健康的保证。中医立世千年自有其亘古不变的道理,正所谓“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其实讲的就是阴阳。

自古以来,中医没有为任何特定的病菌或者癌细胞发明过任何药物。反而无论是针灸还是中药都是为了增强或减弱某一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具备一些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体的各脏腑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癌细胞,健康的人可以通过身体的调节很快把它们排出去或者杀死,脏腑功能不全的人或者处于病态的人,癌细胞就会在某一脏腑驻留,日久天长,越积越多,量变转化为质变,就会生病,就有可能危及生命。中医的治疗方向就是恢复身体的正常循环,并且不影响其它脏腑的功能,或许在大多数“路人”看来就是中医重调养、副作用小的体现吧!

结束语

“和”是中国传统思想的至高追求,中医学术中的基本理论与理法方药皆与“和”存在的和谐相关。“和”不仅体现了在人与自然的相统一,也体现了人体内部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它不能重视事物外部的变化性,也重视事物内在的协调性。“和”具有宏观性,不存在界限的限制,“和”乃“至真之道”,是万物之本源也。《伤寒论》只是一个论述的源头,作为治疗原则的“和”,是一切治法之所归;从这一观点来看,一切治疗措施及方药、调剂运用都是以调理阴阳之平衡而致和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闫玉慧,张养生.浅谈《伤寒论》中的和谐观[J].河南中医,2013(03):12-13.

[2].王庆国.伤寒论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3].潘光明.试论和法的含义与运用范围[J].国医论坛,2002(06):11-13.

[4].何德昭.论“和”是张仲景学术思想的核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

[5].柴瑞震.《伤寒论》与“和谐观”[J].光明中医,2008,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