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基于某院的财务报表数据,探讨2013-2018年间固定资产的增长、技术进步及劳动投入的增长对医疗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索洛函数对某院的经济运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技术进步和劳动投入对医疗收入的影响分别为10.50%坏和10.34%,固定资产投入对医疗收入增长的影响最小,为5.47%。结论技术进步和劳动投入是医疗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不够突出,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科室人才培养,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发挥技术进步优势,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

  • 标签: [] 索洛函数 医疗收入 经济效益
  • 简介:目的探究心动周期内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瞬态行为。方法基于1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个性患者的CT扫描图像逆向重构得到主动脉夹层三维几何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进行了血液流动数值仿真,得到壁面压强、壁面剪切应力、血流速度、TAWSS和OS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在整个心动周期内,血液动力学参数在心脏收缩期会展现出大幅度的波动特征;真腔流道的下游狭窄处会出现较高的壁面剪切应力分布,可能诱发下游血管的二次破口;尽管假腔内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总体上要小于真腔,但假腔受交变方向的剪应力更加剧烈。结论基于个性化主动脉夹层的研究成果可为临床医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 标签: 个性化主动脉夹层 计算流体动力学 血液动力学特征
  • 简介:国标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有关章节中明确指出。1.书写百分数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范围为5~10%的数据,不能写成5~10%,因为前者实质为0.05~0.10,而后者的实质却为5~0.10.2.书写百分数偏差时,前一个数据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偏差为60.7%±0.4%的数据.

  • 标签: 规范书写 数值 偏差 长度 出版物 省略
  • 简介:国标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有关章节中明确指出。1.书写百分数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范围为5~10%的数据,不能写成5~10%,因为前者实质为0.05~0.10,而后者的实质却为5~0.10.

  • 标签: 规范书写 数值 长度 偏差 出版物
  • 简介:国标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有关章节中明确指出。1.书写百分数的范围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范围为5%~10%的数据,不能写成5-10%,因为前者实质为0.05~0.10,而后者的实质却为5~0.10.2.书写百分数偏差时,前一个数据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偏差为60.7%±0.4%的数据,虽然也可以写成(60.7±0.4)%,但是,绝不能写成60.7±0.4%,也不能写成60.7%±0.4.3.

  • 标签: 长度单位 规范书写 数字的
  • 简介:摘要:以乳制品食品安全监测数据为样本,研究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食品安全预警方法,对食品安全日常监测数据进行筛选简化,选择与食品安全最为密切的检测项目,以此建立数据样本建立神经网络输入层,隐含层并建立输出层的食品安全预警神经网络模型,用数据样本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食品安全预警方法能有效识别、记忆食品危险特征,对输入数据进行预测,有助于丰富食品安全数据处理方法及完善相关预警技术手段。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全麻患者拔管前预先使用小剂量芬太尼对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血糖、脑电双频指数、呼吸及意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00例,年龄38-79岁,男63例、女37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50)和对照组(C组n=50),两组均于关腹前30min停用麻醉剂,F组腹膜关闭后,静注芬太尼1μg/kg;C组予以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术毕所有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后拔管,观察围拔管期BIS值、血流动力学、血糖、意识状态及呛咳、SPO2下降的发生情况。结果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芬太尼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BIS值两组无差异(P〉0.05),苏醒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麻末期小剂量芬太尼可减轻拔管时应激反应,而不影响苏醒质量。

  • 标签: 麻醉 静脉 插管法 气管内 芬太尼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无细菌感染与细菌感染组水平变化的差异,探究两者是否可用于判断AECOPD患者的感染状态和感染病原菌的类型。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AECOPD患者组和健康人50人作为对照组。通过痰细菌培养,将70例AECOPD患者组分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组(A组)15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B组)38例,无细菌感染组(C组)17例;对照组(D组)5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ECOPD组的血浆HBP、IL-6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肝素结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6 AECOPD  痰细菌培养
  • 简介:目的: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及其周围腺体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个浸润性导管癌和23个纤维腺瘤的DWI图像,测量瘤区(G1)、近瘤区(G2)、远瘤区(G3)及对侧正常腺体区(G4)ADC值,比较不同区域的分布及差异。结果41个浸润性导管癌DWI为高信号,平均ADC值(1.13±0.16)×10-3mm2/s,而23例纤维腺瘤DWI为等或略高信号为主,平均ADC值(1.69±0.18)×10-3mm2/s,两者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P<0.05)。浸润性导管癌自G1区至G4区ADC值逐渐升高,其中G1与G4区、G2与G4区、G1与G2区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与G4区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腺瘤各区与对侧正常腺体G4区之间及G1与G2区之间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在浸润性导管癌内部及周围区域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对近瘤区ADC值测量,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是否周围浸润及为保乳手术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纤维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