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中的乙醇、环己烷和甲苯3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以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3μm),氮气为载气,起始温度为40℃,维持10分钟,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至130℃,而后采用220℃后运行保持3分钟。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170℃。结果乙醇、甲苯、环己烷分别在7.7998~71.1982μg?ml-1(R2=0.9999),102.1666~919.4994μg?ml-1(R2=0.9990),77.5901~698.3109μg?ml-1(R2=0.9962)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三种残留溶剂的平均回收率的RSD值依次为0.56%、1.55%、4.18%。且采用本法测定三种残留溶剂的含量均未检出。结论本方法稳定、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 残留溶剂 顶空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制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提取技术决定着成药的质量。中药中含有种类丰富的有效成分,而不同的有效成分有其独特的理化性质,所以在提取不同的有效成分时,既要考虑到提取工艺的特点,又要考虑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尽量选择一种能够保证其生理活性和理化性质不变,而又有很高提取率的提取工艺,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提取分离新技术在中药制造行业的推广和使用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从而实现中药行业的现代化和持续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

  • 标签: 中药有效成分 分离 新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卒中的发病与颈动脉易损斑块密切相关,早期识别颈动脉血管形态和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成分对于评估脑卒中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图像是诊断颈动脉疾病的有力工具,而颈动脉血管中心线提取是观察血管形态和定量分析斑块成分的基础。本文针对磁共振黑血图像的特点,在管状结构滤波预处理和阈值分割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树枝搜索算法提取血管中心线,并在7套磁共振黑血图像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对于颈动脉血管大部分区域能够有效提取中心线。

  • 标签: 颈动脉 磁共振图像 树枝搜索 中心线提取
  • 简介:目的建立新型载药容器组件材料中添加剂(抗氧剂及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提取试验对可提取物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欧洲药典项下色谱条件,以甲苯为提取溶剂,利用HPLC法对载药容器的抗氧剂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提取,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载药容器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提取量测定,并对2种测量方法进行初步方法学验证。结果氟塑料药液桶和丁基橡胶瓶塞各3批样品均检出锌,3批丁基橡胶瓶塞均检出抗氧剂1076和某未知添加剂;确定该3种物质作为潜在浸出物进行迁移试验考察。结论本文建立的新型注射器载药容器中添加剂的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容器中添加剂的提取量检测和质量控制。

  • 标签: 载药容器 抗氧剂 金属元素 添加剂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响应面法,采用超声提取优化柚子皮中维生素C提取工艺。方法以柚子皮为研究对象,用维生素C提取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柚子皮中维生素c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筛选提取工艺。结果最佳的柚子皮维生素C超声提取工艺提取参数为超声时间30min,液料比1g9ml,超声温度30℃。模型的决定系数为R2=0.9896,该模型的预测性能良好。结论所优选的超声提取工艺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可用于柚子皮中维生素C的提取.

  • 标签: 柚子皮 维生素c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 总评归一值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乏力、纳差、尿黄20余天入院。因调理机体、护肝解毒而服用中草药口服液(厂家及生产批号不详)后,出现乏力、纳差、厌油,伴尿黄如浓茶水样,大便稍灰白。

  • 标签: 决明子 药物性肝损伤 案例分析 蒽醌 保肝作用
  • 简介:目的利用活化血小板诱导血小板刺激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coronaryarteryendothelialcells,HCAECs),建立离体氧化应激模型。探讨不同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extract,EGb)对细胞内NADPH氧化酶4(NOX4)及RhoA的表达及对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的产生所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内皮细胞培养基特供胎牛血清(加入内皮细胞生长添加剂)于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细胞,用第6代细胞进行实验。将HCAECs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活化血小板组,4、40、400μg/mlEGb实验组。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细胞用2×108/ml的活化血小板刺激12h后,实验组细胞再分别用不同剂量的EGb干预12h。用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产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细胞内NOX4和RhoA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活化血小板刺激HCAECs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ROS产生明显增加(P〈0.05);与活化血小板组相比,EGb对ROS产生的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活化血小板刺激HCAECs后,NOX4和RhoA的表达量增加(P〈0.05);与活化血小板组相比,EGb对NOX4表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P〈0.05),对RhoA表达有抑制作用(P〈0.05),但不呈剂量相关性。结论EGb能抑制体外培养的活化血小板诱导的HCAECs内ROS、NOX4和RhoA的表达,EGb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协同抑制NOX4和RhoA的表达,从而使ROS表达量减少,抑制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反应。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活化血小板 活性氧 NADPH氧化酶4 RHO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口服甲钴胺片,并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换用银杏提取物注射液静滴,给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于治疗前后检查两组患者纯音听阈提高幅度,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64.51%(P<0.05),试验组听力阈值提高34.50+-5.60dB,明显高于对照12.60+-10.05dB(P<0.05),说明银杏提取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提取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银杏提取物 鼠神经生长因子 突发性耳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随即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银杏叶提取物组。用TTC和FJB染色来检测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凋亡情况。7d后,与缺血再灌注组小鼠相比,可观察到银杏叶提取物组的小鼠的脑梗死体积减少,且神经行为学评分有一定的改善。

  • 标签: 缺血再灌注 银杏叶提取物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分别为52例。当中,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后的效果和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之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H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与治疗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